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洛扎縣基層社會治理的歷史考察

社會治理是政權、組織實施的一項基本活動,不同的社會形態中、不同的社會制度下,社會治理的水平和能力差別極大。2013年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在此背景下,對于西藏的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社會治理,進行個案性的縱向分析考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章所要考察的對象是洛扎縣,所談的基層社會治理時間上限為西藏和平解放。

洛扎縣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的一個邊境縣,地處喜馬拉雅山脈腹心區,海拔高度在2310—7538米之間,縣城洛扎鎮(或稱嘎波鎮)海拔高度為3800米。全縣面積50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萬畝,草場面積333萬畝,森林面積135萬畝。2013年年底,全縣6305戶2萬多人,下轄洛扎鎮、拉康鎮、色鄉、扎日鄉、邊巴鄉、生格鄉、拉郊鄉2鎮5鄉,設有26個村(居)委會。洛扎縣與不丹王國接壤,邊境線長240公里,傳統通外山口8個,控制薄弱地區1個(拉郊鄉白玉地區),因為中國與不丹國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3處傳統性的邊貿市場,都是民間性的,其中只有1處有一定的市場規模、相對規范運作的邊貿市場,沒有設立對外貿易口岸。

吐蕃王朝時期的西藏實行準軍事化的社會管理,以“茹”(翼)為大的設置單位,洛扎地方就是其中“約茹”下轄的一個千戶地。吐蕃王朝解體后,西藏地區進入地方勢力割據的時期,一直持續到薩迦地方政權歸順元朝時期。元朝在衛(所謂前藏)藏(所謂后藏)劃分了十三個萬戶,其中前藏設立有六個萬戶,后藏設立有六個萬戶,前后藏之間設立了羊卓萬戶,洛扎地方則屬于羊卓萬戶府管轄。帕竹地方政權時期,在西藏的核心地帶推廣實行宗谿制度,洛扎一帶出現了多宗、生格、拉康、達瑪等宗谿[1],一直延續下來。20世紀初期,西藏地方政府陸續設立大體相當于現在的行政公署的機構,這時,洛扎一帶的三個宗谿屬于洛卡(山南)基巧管理。這種管理架構一直延續到西藏和平解放。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石河子市| 潢川县| 剑川县| 青阳县| 祁东县| 松阳县| 永济市| 奉节县| 汉寿县| 黄骅市| 宝鸡市| 嵊泗县| 攀枝花市| 青州市| 大石桥市| 页游| 宁乡县| 绍兴市| 吉安县| 罗江县| 桦川县| 东源县| 武乡县| 濉溪县| 龙口市| 阳原县| 永兴县| 吴旗县| 大宁县| 依兰县| 柏乡县| 上高县| 上虞市| 富民县| 两当县| 延川县| 太原市| 北票市| 大宁县| 汉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