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核心觀點與基本構思

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其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邏輯有兩個相互聯系的構成,即:對“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對“西方中心主義”的實踐批判。這是由作為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馬克思,其所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本性決定的。所謂“理論批判”是指:側重從方法論角度,對作為種族主義(和自然地理環境主義)、歷史觀和政治立場、思維方式和話語系統的“西方中心主義”的科學批判,其所涉及的主要論題包括:西方社會與東方社會及其相互關系、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系(殖民主義的作用)、世界歷史及其發展趨勢等。其主要內容有:拒斥德國“中心主義”;在“拒斥”中構建“新的哲學”;對“西方中心主義”的結構性分析,與超越“亞洲停滯”說和“歐洲獨特”說;對英國殖民主義作用的評價及其符合“批判邏輯”的變化;對世界歷史認識的拓展和深化,等等。所謂“實踐批判”是指:側重從具體社會發展道路的角度,對作為種族主義、歷史觀、價值觀和政治立場、思維方式和話語系統的“西方中心主義”的科學批判。其所涉及的主要論題包括:資本主義及其與社會主義的關系、資本主義類型國家與非資本主義類型國家的關系、東西方國家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特點、俄國農村公社和整個俄國在資本主義世界歷史時代中發展的特點及其未來命運等。其主要內容有: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認識模式及其兩種形態間的關系;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關系研究范式的發展;非資本主義落后國家在資本主義世界歷史中的發展動向;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俄國農村公社和整個俄國縮短向社會主義發展過程的可能性,等等。當然,在馬克思那里,“理論批判”與“實踐批判”又是交融在一起的。這就是說,“理論批判”不是無實踐指向的、純粹哲學意義上的“拷問”和“建構”,“實踐批判”也不是缺少理論形態和哲學蘊含的、似乎與對“西方中心主義”批判無關的社會發展道路研究。要言之,“實踐批判”是“理論批判”的基礎和目的,“理論批判”是“實踐批判”的導向和指南。“理論批判”理念只有體現在“實踐批判”中,才是真正確定的或明確的;“實踐批判”理念只有獲得了“理論批判”的支持,才能形成強大的思想引導力量,對現實的人和社會的解放產生積極的、深遠的影響。基于“實踐批判”的“理論批判”與“實踐批判”的這種辯證關系,就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邏輯,亦即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對“西方中心主義”科學批判的邏輯。可以認為,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邏輯,集中地體現了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乃至整個馬克思學說的主旨,即:基于現實、改造現實和構建現實,從而為人和社會的徹底解放指明方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種種原因,長期以來,學界忽略了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實踐批判”,抑或說,沒有將它納入“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邏輯”中來理解,故對其所包含的主要論題和內容,或用“西方中心主義”的思維范式和話語系統來詮釋,或用“西方中心主義”框架中的“反西方中心主義”來詮釋,從而把世界歷史的整體與部分、世界歷史的普遍與特殊完全割裂開來;或在其間“擺來擺去”“不得要領”。這也說明,忽略或撇開“實踐批判”,對“理論批判”就不可能正確把握。進而言之,在馬克思那里,“理論批判”的徹底性,歸根結底來源于“實踐批判”。當然,“理論批判”與“實踐批判”是互動的。

不過,我們也應當看到,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邏輯,只是開辟了對“西方中心主義”科學批判的路徑,并完成了他那個時代賦予其的對“西方中心主義”科學批判的使命,而不是終結了“西方中心主義”以及對它的科學批判。但遺憾的是,由于忽略了“實踐批判”,從而把“理論批判”孤立化,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歷史唯物主義研究,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或多或少地偏離了這一路徑,以至于出現了這一種“怪象”,即:對歷史唯物主義的辯護和正面闡釋與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曲解和誹謗,都來自“西方中心主義”的思維范式和話語系統。因此,擺在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者面前的一個重大使命就是:基于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邏輯,構建歷史唯物主義超越“西方中心主義”邏輯的當代形態,亦即當代歷史唯物主義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邏輯。“西方中心主義”也會隨著人們所面臨問題的變化,而不斷改變自己的存在形式,從而在思想文化領域繼續傳播和蔓延,所以,在今天,我們必須繼承,但不能簡單延續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邏輯。

鑒于以上原因,筆者用全書三篇中的兩篇(共八章),專門分別闡釋當代歷史唯物主義,其對“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和實踐批判,以構建歷史唯物主義超越“西方中心主義”邏輯的當代形態。當然,如上所述,在馬克思那里,歷史唯物主義對“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和實踐批判,是交融在一起的,當代歷史唯物主義對“西方中心主義”的理論批判和實踐批判亦如此。但考慮到“當代歷史唯物主義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邏輯”,屬于“初建”,其中有些重要環節需要增添,有些重要環節需要厘清和重構,故把“理論批判”和“實踐批判”分別加以闡釋,是必要的。“當代歷史唯物主義對‘西方中心主義’理論批判”(中篇),其主要內容有:關于對“西方中心主義”的本體論批判,關于對“后殖民主義”語境中“西方中心主義”批判的批判,關于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主客體構成及其相互關系,關于超越中國哲學的話語危機的方法和路徑。“當代歷史唯物主義對‘西方中心主義’實踐批判”(下篇),其主要內容有:關于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社會發展道路”論,關于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全球發展路徑”論,關于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全球治理”論。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當代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批判”和“實踐批判”,其內容涵蓋面是很寬廣的,故遠不僅是以上所述,但這些內容卻是“歷史唯物主義超越‘西方中心主義’邏輯的當代形態”的“核心內容”。當然,僅此還不足以完成歷史唯物主義超越“西方中心主義”邏輯當代形態的構建,但卻由此確立了其最基礎的環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哈密市| 锡林浩特市| 成都市| 汽车| 全州县| 营口市| 雷波县| 翼城县| 延安市| 高雄市| 满城县| 翼城县| 寿宁县| 宁津县| 蒙山县| 绥江县| 临沂市| 湖州市| 恩平市| 白玉县| 昆山市| 黔江区| 双流县| 通江县| 定结县| 白沙| 西丰县| 故城县| 旬邑县| 丽江市| 上饶县| 余干县| 佳木斯市| 莎车县| 柳林县| 独山县| 株洲市| 阿拉善盟| 大安市|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