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周易”釋名
《周易》為什么叫“周易”?弄明白這本書的書名含義,有利于我們解讀其義理。然而,關于《周易》的命名含義,古人對此莫衷一是。
一 “周”有四義
(一)周代。據《周禮·太卜》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鄭玄在《易贊》中說:“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
(二)周地。唐代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云:“連山、歸藏并是代名,則周易稱周取岐陽地名。”《毛詩》中云:“‘周原羑里’是也。”“周”地到底在哪里?一種說法是在岐陽,就是現在陜西省岐山縣;另一種說法是在羑里,在河南省湯陰縣。這兩個地方都與周文王有關,前者是他做官的地方,后者是他坐牢的地方。
(三)周遍。鄭玄在《易贊》中說:“《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周普”就是“周遍、周備、無所不備”,它涵蓋了天地萬物所有的一切。
(四)周期。即周而復始,循環往復。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中,不僅構成每一卦的六爻構成一個事態的發展周期,而且六十四卦從乾坤開始,到既濟、未濟結束,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運動周期。
二 “易”有三義
鄭玄在《易贊》及《易論》中說:“易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
首先是易簡。為什么說它易簡?因為它用陰、陽統攝了天地間的一切萬物,只論陰陽,而天地萬物都已包含其中。高屋建瓴,提綱挈領,執簡馭繁。
其次是變易。就是變化,體現了宇宙萬物永恒的運動本質。有人說“易”是象形字,是蜥蜴的“蜴”的古字,就是變色龍,變色龍的最大特點就是變。有人說“易”是日月易,用日月周而復始的、永不停息的運行特點來體現運動變化的規律。所謂“易之為書,變動不居”。
最后是不易。不易就是不變。事物是運動的、變化的,但使之運動變化的總根源和總規律是不變的。比如一年內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天之內朝晝夕夜的變化,這是運動變化,但引起這種變化的根源和規律是不變的,這個規律就是春夏秋冬、朝晝夕夜依次循環往復,周而復始,這是不會變的。
上述“周”有四義,我們主張取其第三和第四個義項;“易”有三義,我們主張取其第二和第三個義項。如此來講,《周易》就是講一切事物周而復始的運動變化規律的一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