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混沌未分的存在形態

先秦時代文學處于混沌未分的狀態,實際上包含著兩個層面的含義。首先是文學的觀念混沌未分。《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在先秦時代,盡管“文學”這一名詞已經產生,但在很長的時期內,人們所說的文學,主要是指文章博學,或儒家學說。列為孔門四科,即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子游、子夏為文學科代表。至于文章博學,含義更為廣泛,多與周代“禮樂之文”的制度文章相關聯。經過春秋戰國的發展,謀臣策士在以語言為工具作翻手成云、覆手為雨的縱橫之文,來游說諸侯王公時,語言在其工具效用之外,開始展現音韻形式本身的藝術魅力。似乎可以這么說,文學的自覺是伴隨著對語言文字本身的形式美的發現與肯定逐漸完成的。從屈原開始,人們在繼續利用語言文字吟詠性情以諷其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通過遣詞造句有意識地展現語言文字本身的音韻與形式之美。之后經過漢賦的鋪采摛文、體物寫志,語言文字本身的音韻形式之美在人們自覺的追求中得到充分的展現與發展,追求詩賦的華麗,成為一種共識。在這樣的背景下,曾為孔門四科之一的文學,才從具有綜合性特征的文章博學的混沌狀態中區分出來,具有了與儒學、玄學、史學相區別的獨立的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們把魏晉時代視為文學自覺的時代是有道理的。盡管有學者從文學創作的實踐入手,把文學自覺的時代推前至漢代甚至先秦,但是,從“文學”觀念嬗變的歷史來看,在魏晉時代之前,尤其是在先秦時代,文學觀念的混沌未分,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其次,與文學觀念的混沌未分相對應,后人眼中的先秦時代的文學作品,是以文、史、哲,歌、舞、樂混沌合一的方式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們或者是王室的誥誓,或者是史官的筆錄,或者是樂官的歌本,或者是諸子的議論,或者是謀臣的策論,以純粹文學面目出現的所謂作品尚屬罕見。今人視為中國文學不祧之祖的《詩經》,也是周代禮樂制度的產物,是周代禮樂制度的組成部分。《詩經》作品的性質,從根本上說,它是禮樂的、儀式的,而非文學的。首先,《詩》中產生時代最早的一批以歌頌為主題的作品,都是為了配合典禮儀式用樂的需要而創制的。它們以歌、舞、樂一體的方式,或用于敬天祭祖的禮儀,通過歌頌先公先王的功德來祈取福佑,如《周頌·天作》《大雅·綿》等;或用于嗣王的登基奠禮,表達承繼祖考之道、敬慎國事的決心,如《周頌·訪落》《敬之》;或用于明君臣之義、洽兄弟之情的燕射儀式,通過渲染賓主和樂的氣氛來親和宗族、撫慰諸侯,如《周頌·有客》《大雅·行葦》。現存于《周頌》中的《武》《賚》《桓》等篇,曾被視為三代之樂代表作的《大武樂》的配樂歌辭。而《大武樂》,作為周公制禮作樂的重要成果,以歌舞的形式重現了周文王、武王開國平天下的歷史過程,告功于神明,垂鑒于子孫。無論是典禮儀式中的樂舞還是歌詩,帶給觀者與聽眾的,首先不是藝術與文學的審美體驗,而是典禮儀式所特有的莊嚴與肅穆。即使是合和宗族、親洽兄弟的燕射歌樂,給人感受最為深刻的,仍然是溫情脈脈、“和樂且湛”的歌樂背后絲毫不可僭越、違背的禮制規定。其次,產生于西周中晚期以后的諷刺詩,出于政治諷諫的需要被納入儀式之后,才獲得進入《詩》的文本資格,其儀式屬性應得到充分肯定。“詩”這種在后世文學發展中最為重要的文學形式,最早其實是用作規范人的言行的。所謂“詩者,持也,持人性情,使不失墜”,即是此義。周人為了保持國運久長,在倡導“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的同時,很早就建立了禁防君王失德敗政的諷諫制度。西周中后期經歷了幽、厲之亂,諷刺之詩越來越多地承擔起補察時政的功能。考察風俗、體驗得失的政治需要,是數量眾多的諷刺詩匯集于朝廷的根本原因,而通過瞽蒙樂官的儀式諷諫進入收錄儀式樂歌的詩文本,則是這些詩歌得以保存的基本途徑。

在《詩經》作品通過歌樂配合的瞽蒙之教展現其“禮樂之文”的功能與性質時,國子通過樂語之教的研習,又使《詩》逐漸具有了“德義之府”的性質。發生在周穆王時期的祭公謀父引“周文公之《頌》”,說明至晚從西周中期開始,儀式樂歌已經在禮樂形態之外,也以言語的方式流傳于公卿大夫之間了。到春秋時期,外交聘問場合又出現了另外一種形態的“禮樂之文”,這就是由公卿大夫主導的,與瞽蒙歌詩相區別的賦詩言志。賦詩言志之風的出現與盛行,使《詩》的文辭之義得到了空前的重視。從春秋中期晉文公之臣趙衰“《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的論說,可知原先從屬于禮樂的《詩》,在這時已經作為德義之府,取得了與禮樂之文等同的地位。孔子“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的論說,就發生在這個背景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對于季札觀“周樂”的記載,以最有力地證據說明了周代禮樂體制下《詩》的禮樂化存在形態。春秋末年,隨著周代禮樂制度的徹底崩潰,禮樂形態的《詩》失去了賴以依存的土壤。孔子出于“從周”的意愿,正樂刪《詩》,未能留住“禮樂之文”的光輝,卻在客觀上強化了《詩》為“德義之府”的屬性。《詩》在脫離周代禮樂制度的土壤之后,又走上政教化的發展之路。禮樂之文、德義之府,被后人視為中國詩歌不祧之祖的《詩經》,典型地體現了先秦時代文、史、哲,歌、舞、樂混渾未分的形態與性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泽县| 双城市| 沧源| 彝良县| 海盐县| 海晏县| 岳西县| 丽江市| 新营市| 南昌市| 扎囊县| 通化县| 宁安市| 广昌县| 易门县| 清河县| 积石山| 哈密市| 新晃| 车致| 石棉县| 德庆县| 邵阳县| 武胜县| 青州市| 武强县| 琼中| 铜梁县| 且末县| 阿坝县| 黄浦区| 兰坪| 洱源县| 宜州市| 太湖县| 宣威市| 五寨县| 溆浦县| 甘南县| 云梦县|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