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例言

一、本書以清咸豐四年南海伍氏刻《粵雅堂叢書》本《宋學淵源記》爲底本,校以光緒九年山西書局刻本、光緒十一年掃葉山房刻本、校經山房刻本、光緒二十一年滬上文海書局刻本及今人鍾哲整理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版)。勘驗諸本,幾無文字出入,舛譌衍奪,多據他書是正刪補,校記隨箋證表出,不復專列。

二、《宋學淵源記》文義淺近,而紀事疏略,故箋證體例一倣裴松之注《三國志》。《四庫全書總目》稱裴注“約有六端”,“一曰引諸家之論,以辨是非;一曰參諸書之説,以核訛異;一曰傳所有之事,詳其委曲;一曰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一曰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一曰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本書箋證《宋學淵源記》,亦不出裴注六端。

三、鄭堂甄録人物,記言述行,多本彭紹升《儒行述》,然於《儒行述》史源,往往疏於檢覈,錯簡誤記,非爬梳史源,明其遞嬗,不能爲判。故揭示出處,參稽他書,甄辨異同,秉筆者之著述意態始足論定。

四、箋證所及,大抵有關於學術流變、學林故實、政治興亂、社會升降等要目詳作箋證,對於淺近而無礙理解之語辭掌故,概付闕如,以免濫釋之責。務求《宋學淵源記》所記清代宋學史事詳確,以合檢用。記文與史實或存出入,相關人事或有待疏解發覆,故間附考論,時下己意,以盡治學求是之旨。引徵繁蕪,有所不辭焉;考論冗沓,有所不避焉。

五、歷代評騭之語,識解或有資啓蒙,有裨於窺測時代學術之嬗變,稍事采擷,以“集評”附箋證之後;偶有與記文無涉,而關乎傳主學行之要目,則以“補述”出之。

六、所附《〈宋學淵源記〉人物學行繫年》,以時代貫穿人事,依劉知幾“六體”之説,意在以編年補紀傳之不足。相關序跋篇什,或有裨於知人論世,一併綴於卷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赫章县| 临汾市| 临洮县| 奉节县| 贵德县| 年辖:市辖区| 酉阳| 图木舒克市| 呈贡县| 天台县| 收藏| 田东县| 荆门市| 木兰县| 辽中县| 墨脱县| 成安县| 罗江县| 扎赉特旗| 永善县| 镇宁| 霍林郭勒市| 万宁市| 铜川市| 阿城市| 旺苍县| 比如县| 翁牛特旗| 东宁县| 平湖市| 卢氏县| 常山县| 鲁甸县| 安泽县| 赤峰市| 尚义县| 蓝田县| 丰城市| 巴东县| 忻城县|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