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蜀儒雜俎
  • 楊世文
  • 280字
  • 2021-09-28 15:54:12

漢代災異說與儒家君道論

從漢代災異說的歷史淵源來看,殷商時期還沒有形成“譴告”意識和“君道”觀念,周人開始把對天人交感的認識建立在“明德慎罰”“敬天保民”的思想基礎上。春秋以降,一些思想家強調(diào)君主的行為選擇必須對自然界的災變承擔責任。成書于戰(zhàn)國末期的《呂氏春秋》為漢代的天人感應論和災異說建構(gòu)了嚴整的框架。漢代儒學在獲得了官方的支持以后,一方面強化尊君的思想;另一方面把陰陽家學說融入儒家學說,用天人感應、災異譴告來警戒、限制君主的失德行為,使“天”成為儒家的道德政治符號,災異說成為漢儒的政治語言。漢儒用災異說制約君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這種作用在后世被減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来县| 漯河市| 鄯善县| 青河县| 陆丰市| 宁城县| 梁平县| 铁力市| 罗定市| 福州市| 太湖县| 宾川县| 常德市| 鄂尔多斯市| 威信县| 哈尔滨市| 五峰| 乃东县| 临沧市| 固始县| 韶关市| 正定县| 海口市| 隆子县| 固安县| 西藏| 玛沁县| 剑阁县| 衡阳县| 内乡县| 古丈县| 杭锦后旗| 且末县| 谷城县| 仙居县| 克拉玛依市| 衡山县| 日喀则市| 龙井市| 交口县|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