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視角中的馬克思:21世紀世界馬克思主義發展趨向
- 王鳳才等
- 1627字
- 2021-09-28 15:42:17
七 當代左翼思潮與新社會運動研究[37]
第一,當代左翼思潮與新社會運動的關注點。
當代左翼思潮與新社會運動關心的問題主要有:(1)政黨政治問題。學者們基本持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認為應當取消政黨在社會運動中的作用,或者干脆消滅政黨本身,預言新社會運動將會帶來一種嶄新的政治。二是認為如果沒有政黨的領導和引導,新社會運動的作用將是微乎其微的(譬如,2008年以來的各種抵抗運動);只有通過政黨這種組織形式,才有可能促進社會轉型。當然,目前左翼政黨面臨著各種困境:德國左翼黨人數不足6萬,并受多方掣肘;意大利左翼政黨碎片化、邊緣化;西班牙聯合左翼并未提出受歡迎的綱領;拉美左翼政府最終大多采用了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等。(2)工人的自我構成問題。學者們強調應在全球視野中探討今日工人階級的自我構成,認為工人階級是在種族主義和帝國主義背景下,在日常斗爭和政治行動中形成的。(3)新左翼與傳統左翼的區分問題。新左翼反對傳統左翼政黨領導下的中央集權,更加重視社會解放自下而上的自主性、差異性和多樣性;新左翼與新自由主義之間具有復雜的關系,即一方面它猛烈抨擊新自由主義觀念,另一方面也大力贊頌市民社會在未來社會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推崇其個人主義的社會文化。(4)激進主義與改良主義的區分問題。歐洲的歷史經驗表明,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激進主義政治運動是成功的;但在后革命時期,改良主義政治運動是有效的。有學者認為,目前改善社會生活、減少經濟和社會分化,以及內部緊張問題成為人們的普遍訴求。因而,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漸進改良是可能的。(5)當代左翼要不斷地真正革新,并廣泛地聯系各種新社會運動,如女性主義、生態主義和少數族群爭取權益的斗爭等,甚至確立一種“泛左翼”模式。
第二,21世紀左翼運動是否存在危機。
關于21世紀左翼運動是否存在危機問題,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立場。
1.存在危機。研究者認為對左翼運動的傳統認識不再適用于今天,左翼運動總體上是衰退的,并對左翼運動提出了三點質疑:(1)20世紀左翼運動的政治實踐大部分失敗了。(2)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形勢發生了顯著改變,傳統無產階級的數量迅速減少,其生存狀況、社會地位也發生了變化,階級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信息化社會改變了個體交往方式,工人之間的原子化傾向使其很難作為整體被組織起來,左翼運動的革命主體被瓦解了。(3)現代左翼運動領導人的立場是循規蹈矩的,其政策無非是通過社會改革,為民眾爭取最低生活保障和社會福利,追求選民的支持高于一切,而非致力于探求社會可持續發展途徑;同時,左翼政黨也缺乏國際主義姿態。
2.不存在危機。(1)關于左翼主體性問題,大多數學者依然認為西歐和第三世界社會民主黨和前共產黨構成了左翼的核心力量。最近10年來,“左翼”是由反對行動的積極參與者、社會運動理論家,以及公共領域的代表構成的。(2)左翼運動仍然關心再分配問題,即不僅僅關心社會福利、社會最低保障等收入分配,更關心在邁向知識型社會的過程中保障公民受教育以及發揮創造力的機會的公平性問題。(3)后工業社會的支配原則仍然是資本和市場原則,只要這一點不變,資本主義社會的內部矛盾和沖突就不會發生根本改善。因此,左翼運動的批判對象仍然存在。(4)左翼的理論基礎仍然是有效的,即社會發展過程不是線性的,而是多場景的、矛盾的,包括曲折和倒退、歷史過程的逆轉與回歸。馬克思主義者必須關注左翼政治實踐,而不是在理論上消除社會主義的現實性。
3.危機只是策略問題,而非理論危機。左翼運動是以勞動與資本的內在矛盾為基礎的。因而,只要資本原則沒有改變,就不可能消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立。當代左翼運動的危機在于試圖取消上述根本原則的對立,機會主義的左翼政黨組織為爭取政治經濟權力、社會保障而斗爭,卻試圖回避資本原則,從而疏遠了現代工人階級。所以說,當代左翼思潮和左翼運動的危機,根本上是政治實踐危機,如斯大林的極權主義模式、當代左翼政黨的機會主義斗爭策略,而非社會主義理論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