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編者前言

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簡稱ANT)是當代STS領域[1]中的一支重要學術力量,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米歇爾·卡隆(Michel Callon)、瑪?shù)氯R娜·阿克什(Madeleine Akrich)、約翰·勞(John Law)等。這一流派之所以能夠在STS領域大放異彩,甚至超出STS領域本身,對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管理學乃至科技史、科技政策等領域產生重要影響,不僅是因為它提供了一種STS的理論,完成了一種新哲學體系的架構——這一架構主要體現(xiàn)在拉圖爾對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的哲學凝練上,更因為它的方法論自我定位。拉圖爾在《重組社會》中對這一方法論定位表述得非常清晰,這種定位使得人們可以在三種不同的層面上使用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第一,它為STS研究當代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復雜互動關系提供了分析方法;第二,它為更一般意義上分析充斥著技術物的人類社會以及人與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提供了一種分析方法;第三,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的方法論優(yōu)先地位,使得它拒斥任何本質預設,一切都處于不確定的生成之中,于是,方法論之花最終結出了形而上學之果,即拉圖爾所謂的“經(jīng)驗形而上學”。

進入21世紀以來,拉圖爾以及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在國內學術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種影響力最初主要表現(xiàn)在科學技術哲學領域,這是因為,盡管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乍一看是一種社會學意義上的方法論,但實際上拉圖爾等人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視為以社會學、人類學之方法對科學技術哲學之問題展開的研究。同時,盡管國外存在相對獨立的科學社會學群體,但在國內的主要研究機構中,STS的研究主要還是集中在哲學系及其相關研究機構。近些年來,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及拉圖爾的影響力開始超出科學技術哲學,進入到一般社會科學領域。不過,與哲學界的關注點不同,社會科學界更多關注純粹方法論意義上的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而哲學界則更關注這種方法論背后的哲學蘊含。

盡管拉圖爾在國內學界影響日隆,但國內卻并未開展過以拉圖爾哲學或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為主題的專題研討會。2019年6月,南京大學哲學系發(fā)起并組織召開了“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與STS”學術研討會,國內50余位專家蒞臨會議,圍繞“拉圖爾哲學思想研究”“思想史視域下的拉圖爾”“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的應用性研究”和“STS視域中的拉圖爾”4個專題展開了深入研討。這四個主題實際上也反映了國內學界對拉圖爾哲學研究的四種路徑,分別從拉圖爾哲學理論分析、思想史審視和應用性研究三個角度構建出了一個立體化的研究框架。這個框架在一定意義上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內學者對這一主題的研究方向。事實上,盡管國內學界似乎也開始認可將拉圖爾和庫恩相提并論,但對拉圖爾的研究仍然有進一步深化的空間。這表現(xiàn)在,從對拉圖爾哲學體系的研究來看,我們需要對拉圖爾思想的歷史變遷及其思想來源進行更加深入的考察。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看,如何將拉圖爾放入到20世紀法國科學哲學的歷史框架之中并為之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如何將拉圖爾放入到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STS的發(fā)展之中并同樣為之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甚至如何將拉圖爾恰當?shù)胤湃氲礁鼮楹甏蟮乃枷胧访}絡之中,這都是學界需要進一步深入思考的問題。從應用性的角度來說,如何準確理解拉圖爾哲學的方法論維度或者說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并以之反思技術化生存的時代人與物之間的關系;同時,在這種反思中又該如何厘清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本身的方法論內涵與拉圖爾在這種方法論基礎之上所引申出來的哲學推論之間的界線,從而真正貫徹“追隨行動者”這一口號,這同樣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們以此次學術會議的論文為基礎,并邀請吳彤、盛曉明、蔡仲等老一輩專家學者不吝賜稿,組織完成了這本拉圖爾哲學專題文集。根據(jù)論文主題,本文集共分為三個部分:(1)拉圖爾思想研究;(2)思想史及STS視野中的拉圖爾;(3)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的應用性研究。為了方便閱讀,本文集對收錄文章中的人名等作了必要的統(tǒng)一,但其他相關專業(yè)詞匯仍使用文章作者的譯法,并為之標注英語或法語原文,以方便讀者進一步查閱。

本文集既是對此前國內拉圖爾研究的總結,同時,我們也希望它能夠為國內學界進一步深化有關拉圖爾與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的研究提供些許助力。

本文集的出版得到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拉圖爾科學哲學思想研究”(18FZX025)、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資助項目、江蘇省社科優(yōu)青資助項目的支持。同時,非常感謝本書編輯劉芳女士的辛勞付出,感謝劉兆暉、易晗珂在會議組織和本書統(tǒng)稿方面的辛苦工作。


[1] 科學、技術與社會(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和科學技術論(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都可以縮寫為STS。狹義而言,前者主要來源于默頓的工作,其核心關注點是科學發(fā)展的速度、方向、地點等非認識論特征;后者則指代強綱領以及受其影響的其他學術流派,其基本立場是以經(jīng)驗主義的特別是社會學的方法推進認識論的研究。因此,人們有時也會用ST&S與S&TS來區(qū)分兩者。當然,許多學術文獻也會非常寬泛地用其中一者來統(tǒng)指對科學技術進行的跨學科研究。本書收錄的文章同時在上述兩個層面上使用了STS,讀者可以根據(jù)文章的具體語境來理解STS的含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潜山县| 兴仁县| 长宁县| 吐鲁番市| 扬中市| 崇左市| 潞西市| 维西| 曲沃县| 太和县| 婺源县| 海门市| 永吉县| 松江区| 敖汉旗| 安多县| 永宁县| 龙里县| 康马县| 枣阳市| 靖安县| 恩施市| 铜山县| 金寨县| 文化| 油尖旺区| 曲阳县| 西安市| 土默特左旗| 黄骅市| 贺州市| 博客| 长治市| 南阳市| 香河县| 广灵县| 鲁甸县| 清苑县| 宜川县|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