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jié) 大易哲學體系概觀

上述大易哲學源流至孔、老,謂二家思想一上一下,分別發(fā)揚開創(chuàng),若有默契。這種情形,在古今中外學術(shù)界中,洵可為一大異彩。二人學說之詳,將分別論于本書的正文中,但此處仍不得不先將二家思想之異趣,做大要之說明,期讀者先把握到整體的概念,以利于會通后文區(qū)分綱目之討論。

孔、老二家易學之思想出發(fā)點,質(zhì)言之,同出于“乾元之始動”。“乾元之始動”這一名詞,需要相當多的文字作解說,且留待正文第三講中細述,這里只說一個大概。“乾元”是孔子制作的名詞,為別于“太極”而立。“太極”是一大自然流行的作用,無所謂“始”,也無所謂“動”,以其為絕對的存在,無“始”“終”與“動”“靜”的相對意義。“乾元”則在思想上下降一層,落入了與“坤元”的相對,對照于“坤元”而言,“乾元”為“始”、為“動”;故孔子立“乾元”之名,義即指“自然流行的太極”開始現(xiàn)出了指向或目的(向“生生”而流行,見正文第三講)。孔子由此開始,向下開展出他的生生不息的哲學體系;老子則也是由此開始,向上推理開展出他的推“有”入“無”、入“自然”的玄學體系。

上面這一基點的認識是根本。于是,孔子由“乾元始動”的基點出發(fā),下落“坤元”之順承,“乾元”與“坤元”續(xù)續(xù)起用不已而生物生人,這是孔子哲學體系的下行路線。然后,由人折返上行,窮理盡性以至于命,體察“乾元始動”之基點,由此復進入太極之自然流行,則為上行路線。所以孔子哲學體系是一下一上或一往一返的雙軌路線。老子也自“乾元始動”出發(fā),視“乾元始動”為“有”,何以言“有”?太極之自然流行,原無意識、無指向,不知其為“有”,及落入“乾元”,始動而指向生物,故為“有”。既有“有”,乃從而上推“無”,由“有”推“無”推“道”,而由“道”揭出“自然”一義。“自然之道”為老子玄學體系向上推理之極致,猶孔子之體系之下歸趨于“人”。而老子也正與孔子同,上推“自然之道”一義之后,復折返下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以論說宇宙萬物之生成。老子的玄學思想體系也是一上一下或一往一返的雙軌路線。

孔、老二人思想體系之各為上下往返,相映成趣如上述,然而尚不止此,二人學說之珠聯(lián)璧合,更有絲絲入扣之處。孔子在其以人道為重心的哲學體系中,也嘗推“乾元”入于自然(見《易經(jīng)·系辭傳》首章“易”“簡”之義),只是簡略言過,而留其詳細解析的工作于老子。老子在其玄學體系中,也時而論及人事(見《老子》),也只是簡略而言,而委其確立人道細則之責于孔子。故老子宇宙生成之下行路線,與孔子之下行路線相契合連續(xù),而孔子之反乎道之上行路線,也與老子之上行路線統(tǒng)合為一。是二人之學說,不止自為一往返周流之體系,且又相匯合、相結(jié)聯(lián)、相鍥入而成一大往返周流,是即大易哲學之思想體系。現(xiàn)在為了明白起見,茲以圖0-1表示如下:

圖0-1 大易哲學思想體系

另外,乘此時敘述之便,筆者且說明一下本書在寫作方面對孔、老二家學說是如何安排的。這里的問題有兩個:一是關(guān)于二家易學應分應合與孰先孰后論述的問題;一是以何種方式論述二家易學的問題。對于第一個問題,很明顯的,不應該也不能將二家易說雜糅在一起,故筆者決定分別論述;孔子的儒門易為順承易學之發(fā)展趨勢,為正統(tǒng),故論述在先;老子的道家易則在后。對于第二個問題,筆者曾頗費躊躇,因為二家各有其上述往返周流之自然發(fā)展路線,依其原方式,則可保持其原學說之精神,如變更方式另作安排,則弊多利少;故最后決定即依上述二家之思想開展路線排定論述綱目,讀者可以望各講之綱目而知二家哲學如上圖之往返周流之狀,以及整個大易哲學之為一大不可分之整體。至于各講之分配,第二講至第七講為孔子之儒門易,第八講至第十講為老子之道家易,儒門易占篇幅多,以其學說較繁故;第一講為大易哲學之“道”“象”“術(shù)”“數(shù)”之介紹,而最后第十一講則為綜述。

自近代西方哲學行世以來,國人耳濡目染于西方哲學久,在著述上多采西學方式,區(qū)作本體論、宇宙論、認識論等。這種分疆立界的方式,一眼看上去固然分明,但對于易學實不適宜。易學的真精神乃表現(xiàn)在它的通體一貫的流行義上,它的思想體系自有一氣承接的條理,如果采西學方式將易學原有的整體結(jié)構(gòu)打破,而依本體論、宇宙論、認識論等安排,實無異于將一棟結(jié)構(gòu)完美的建筑物拆毀,然后再依木、石、瓦、塊分別堆積;這樣,看起來類別固然分明,實際上卻是愚行。東西方學術(shù)精神不同,各有其闡明其學說之妥當方式,以西人治學方式整理中國學術(shù),雖已成為20世紀以來學術(shù)界普遍之風氣,然筆者認為,尚需審視其對象為哪一門學術(shù)才能決定。如易學者,依其原有方式則見其哲學精神,失其原有方式則喪其哲學精神,故不宜盲目追從西方。這一點是今日學術(shù)界所當注意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巴彦淖尔市| 深泽县| 文水县| 武隆县| 尤溪县| 永清县| 南安市| 罗田县| 重庆市| 皋兰县| 金秀| 石河子市| 肃南| 达孜县| 柞水县| 栾川县| 原平市| 密云县| 杨浦区| 西贡区| 神木县| 道孚县| 安义县| 乌拉特中旗| 开平市| 唐海县| 信阳市| 汽车| 临高县| 云霄县| 贞丰县| 富宁县| 滦平县| 新田县| 永登县| 黑山县| 镇安县| 辛集市| 温州市|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