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不患人之不己知:關注影響圈以內的事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在《論語》中,“不患人之不己知”至少出現了兩次。人之不己知,就是別人不了解自己。

“如何看待自己”這件事,在孔子看來是很重要的。

孔子認為當時的知識分子很在意這件事。我想,現代的我們同樣很在意這件事。雖然我們沒有孔子那么大的名氣,但我們都有過受委屈的感覺,覺得自己一心為別人好,對方竟然不理解自己,辜負了自己的好意。

我有一次面試新員工。員工后來說:“我跟樊老師接觸了以后,覺得他不像網上說的那么壞。”原來他在網上搜到了一些詆毀我的內容。我聽了以后,一種無能為力之感油然而生,我已經盡量用一片真心為大家做事,依然會有人說我很壞。

孔子這句話,能夠安慰很多人的心靈,還可以安慰很多年。孔子說,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你,你要擔心的是你不了解別人。

為什么要這樣講?

我們分析一下這句話,就會發現——別人知不知道你是結果,你知不知道別人是原因。

你不知道別人,代表你可能錯過學習的機會,錯過合作的機會,錯過舉薦的機會。我們在跟他人合作的過程中,要先了解別人,才能結成聯盟,更好地溝通和協作。

“患不知人”屬于原因,而原因我們是可以靠努力去改變的。比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人應該擔心收獲,還是應該擔心耕耘?很多人擔心的是收獲,擔心今年掙不到錢怎么辦。但這是無意義的,因為收獲是由耕耘的過程決定的。我們更應該擔心的是,自己今年種了多少地,付出了多少勞動。

我們能夠擔心的部分,一定是原因的部分;我們不必擔心的部分,是結果的部分。至于你做了該做的事情之后,整個社會是否了解你,外人是否理解你,那是結果,是別人的事。

對于結果,我們無法掌控。我們只能在原因上下功夫,用心做事。

凡夫畏果,菩薩畏因。凡夫永遠都擔心承擔后果,只想自己千萬別吃虧。菩薩擔心的是,一個人別種下惡因,別干壞事。

種下了因,果是逃不掉的。如果一個人過度擔心結果,焦慮、抱怨、顧影自憐這些情緒就會如影相隨。做了這么多的好事還遭遇誤解,之后就有可能抱怨他人,抱怨社會,導致越來越傷心,滿腹委屈、憤懣。

你應該關注的事是影響圈以內的事情,關注自己能改變的事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與他人的交流和溝通上,讓自己變得更加謙虛、更加敏銳。

在孔子的時代,作為一個君子,知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身邊有賢能的人,你卻不知道,這是失職。因為當時受教育的人本來就少,身邊有德才兼備之人竟然沒關注到,孔子就會自責。

有個典故叫“失之子羽”,講的是孔子曾經因為學生澹臺滅明的相貌丑陋而誤以為他資質不足,所以自責。這是孔子對自己進行鞭策的話。

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更需要理性、客觀地去了解他人,而不是像網上那些輕易發表意見的人一樣,沒讀過對方的書,沒關注對方做的事,就發出大量不負責任的攻擊。每個人都不要去種下這樣的惡因,不要錯過學習的機會、了解他人的機會以及合作的機會。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深刻地反映了我們的價值觀、做事的方法和人生的態度。這一句,足夠讓我們默念終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扎赉特旗| 唐河县| 高州市| 满洲里市| 张家川| 十堰市| 师宗县| 同江市| 济阳县| 蓝山县| 云阳县| 武穴市| 莱阳市| 河东区| 绍兴市| 武汉市| 石嘴山市| 沈阳市| 方山县| 大名县| 德钦县| 东山县| 呼和浩特市| 邹平县| 鞍山市| 济宁市| 麟游县| 克拉玛依市| 分宜县| 原阳县| 文昌市| 抚远县| 佛教| 延吉市| 兰考县| 信丰县| 通江县| 龙岩市| 霸州市| 曲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