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騎兵改革(重寫版)
- 宋國崛起
- 屏峰書生
- 2052字
- 2021-10-14 15:51:09
墨點首先指出對付戎騎,車兵徒然無功:“劣勢不止車速與機動。三公子發現,只要敵襲戰車側后,車左射時,箭矢飛行之徑,為本車車右所阻,進而喪失出手之機。”
一些聽眾心有戚戚地點頭贊同。
“車右慣用的長戈無用至極。戎人重箭須抵近射擊,但戈手仍然不能觸及。且長戈用之笨重,每使之,必先原地掄一圈。”
說白了,就是長戈的施法前搖太長,如果不轉一圈,沒有提供足夠的動能;反之,一旦腰部髖部有發力的跡象,敵人可以借此提前預判你的戰術動作。
“車陣既沖鋒,喪失秩序,化為一盤散沙。騎兵總能率先重整,形成合力,每每圍攻一處,受擊之車兵往往難以抵擋,殺傷甚微而折損深重。
戰車之卷鐮亦是累贅。”
戰車兩端的車軸上,裝有卷鐮,在戰車沖擊步兵的時候,大量殺傷步兵的小腿,可問題是山戎壓根就沒有步兵,戎騎一直保持若即若離的,卷鐮除了浪費銅料,減慢車速以外,沒有任何作用。
“故而我等以為,能敵騎兵之兵種,最好是騎兵本身。”
墨點著重介紹了馬鞍、馬鐙和騎矛的威力:“山戎雖常年騎馬,騎術精湛,但我等可用馬具克制。諸位親眼所見,運用馬具,我騎跑得益快,沖得益猛。戎人引以為傲的騎射,在高速的馬背上無從施展,短劍在騎矛面前又失之長度。
只要我等把車兵統統改成騎兵,同等人數下,山戎壓根不是一合之敵!”
“好!”
“彩!”
武功激動地站起身:“武氏目下無家司馬,煩請墨大夫屈身,暫且為楚丘軍務所累,不知墨大夫能否……”
武功可不敢任命墨點為自己的家司馬,笑話,工正雖小,好歹是下卿大夫之一,怎是區區家司馬這種陪臣之位可以相容?武氏最多把自己的兵馬托付而已。
饒是如此,墨點依舊婉拒:“點不適合此任,此間有一人可以。”
武功把鞋尖轉向戴拂,不曾想身畔傳來墨點的聲音:“三公子可擔此任。”
“這……”武功原以為墨點要推薦無官無職的戴拂,可公子卬怎么能行?他甚至不能流利地說話。
“不論是大鬧都城,抑或是今日之戰,裝備戰法,均出自三公子之手,我不過是從三公子而命而行之,如何能擔任一軍之主,如此重擔?
且三公子之宋語,日進千里,目下只是發音不準,聽之有些許別扭,故而常常使我代言。”
武功試著和公子卬對話,后者的發音,還是一股濃濃的河北承德腔,且舌顫音不是很嫻熟,語速稍稍提振,就會不自覺地以“L”來代替。如果聽慣了,也能辨認,需要磨合適應。
公子卬順勢提出,需要一個參謀,作為鋼鐵雄心早期版本的玩家,他深刻理解一個道理:如果統帥事無巨細,大小都抓,結果一定是處處不及,事事失算。他亟需有人能協助他,把統帥的意志翻譯成細致的條例,頒布下去。
這個人要熟悉楚丘大大小小的軍務,和上上下下的武人打成一片,最好是楚丘兵并肩作戰,混有袍澤之情。此外,他還需要通曉當代的兵法入門教材《軍志》、《軍政》,對金鼓、旗語熟稔于胸。
這樣的工作,莊、墨、戴不能勝任。
“我知一人,必能滿足此兩條。”武功道。
“孰人?”
“公孫孔叔,字嘉興!子容在時,事無巨細,皆以嘉興謀劃。逢戰,必為子容之駟乘,擂鼓、鳴金、旗語,皆用其命,從無進退失據之事。
楚丘武人與他,多有交情。
此人現在就在城中賦閑,不妨啟用。”
話音剛落,杵臼大罵出聲:“絕不可使此人!我等三兄弟,淪落至此,孔叔此獠,其罪非淺!”
公子卬許久未見孔叔和鐘離,自從當日二人護送杵臼、公子江家小離去,他早把兩人拋諸腦后。對一介公孫直呼其名,不稱其字,足見杵臼胸中怨氣。
他喋喋不休,把公孫孔叔如何慫恿公子江走上歧路,害得杵臼,堂堂公子有家難回,困窘于邊陲之地,落魄到不得不同山戎蠻夷齜牙的境地。哦,對了,這廝當初還想逼迫自己殺掉自己的妻子……
“我不殺他,已是手下留情,安能親之信之?”
杵臼反對激烈,旁人也不好說什么。參謀畢竟是溝通統帥和基層的橋梁,不僅專業能力要過硬,還要不能與上下有嫌隙。
武功擔心公子卬心中膈應,又推薦了另一人:“武理工之子,武峻,字王攀。”
當真是舉賢不避親,舉賢不避仇。既然理工本人都已經不怪罪了,更不能牽連到家屬了。參謀的人選就此議定。
……
武功很快就開始懷疑自己,把軍隊托付給公子卬是否有所托非人的嫌疑。
公子卬從騎兵和裝備兩個方面對軍隊進行改革。
戰車目下是即將淘汰的產物。幾十兩原本被視若珍寶的戰車被統統改裝成了輜重車:卷鐮既然被實踐證明了對騎兵毫無作用,毫無疑問難逃被拆卸的命運;戰車車廂兩側有青銅制造的護具,靡費了不少銅料,被輸送到工坊搭建的熔爐中。
楚丘貧瘠,又不產銅礦、錫礦,每一兩青銅材料都要省著點用。重新熔煉的青銅被鑄造成戰士的鎧甲、頭盔、面甲——還是因為窮,騎士們連半身青銅甲都配不齊,只能上半身胸甲,手部和下身以皮甲、布甲將就。
短時間內,龐大的作業量遠遠超出武氏豢養匠人的生產力,好在有商丘工人的加入,他們的技藝更加嫻熟,效率更高——畢竟是來自都城的技工。
所有的車兵、甲士,有一個是一個,只要當初有點騎術基礎的,統統拉去訓練成騎兵。武士們一開始以為不過是溫習當初在小學校場里的科目,但很快就被殘酷的現實吊打。
公子卬以身作則,和武士們操則同出,飯則同食。一開始是簡單的腋下夾矛沖鋒、騎馬跳躍障礙物,這都是小case,然后就是馬速操縱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