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言善行
-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 教育扶貧志愿項目
- 17字
- 2021-09-09 18:45:42
好校長成就好學校
——特色辦學面面觀
行者、樂者、學者、智者
——一個校長的自我修行
陳達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實驗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指出:“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在國家優先發展教育、堅持立德樹人思想的指引下,校長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引起人們的關注。2013年2月26日,教育部頒布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首次明確提出了中國義務教育學校校長的6項重要專業職責,即“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課程教學、引領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調適外部環境”。在貧困地區,由于辦學條件艱苦、師資力量薄弱,有一位具有濃厚教育情懷、獨特人格魅力的校長尤為關鍵。
一、平易近人的校長是“行者”——行者無疆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我們暫且不去分析這句話是否夸大了校長的作用,但首先應該明白這句話向人們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校長在學校建設和發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因此作為校長,只有讓自己始終保持奔跑的姿態,才能時刻充滿激情,才能全面掌控信息,才能密切與學生、老師和家長聯系,才能科學地做出決策。在自己的專業領地里,我們不需要“減肥”,我們可以盡情地汲取前輩思想的精華,生發出更具創造力的思想。我們雖然不能力求教育的全新變化,但是一定會繼承和發揚永恒的“新教育”精神。
二、平易近人的校長是“樂者”——樂者無憂
作為校長,我們的事業無法復制,我們的職業是偉大的,因為我們改變的可能不只是一個人,還可能是一個家庭,甚至幾代人。我們樂觀,老師和學生就樂觀;我們豁達,老師和學生就豁達;我們胸懷天下,老師和學生就海納百川;我們高瞻遠矚,老師和學生就放眼世界。天府新區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景志明院長的觀點尤為經典:校長需要“智商”“膽商”,更需要“情商”,如果校長總是高高在上,不能主動去了解、關心、體諒老師,甚至對老師的錯誤和疏忽惡語相向,長此以往,必定大失人心,讓人望而生畏、繞道而行。
所以,我們應該清醒頭腦、淡化角色、切實轉變作風、增加人文關懷,以普通老師的身份走進辦公室,和老師談心、聊天,噓寒問暖,在談心、聊天的過程中,了解老師的真實想法和內心訴求,增進友誼,拉近距離,不斷汲取教育智慧;也應該定期開展問卷調查、談心和座談會,傾聽師生心聲;參與各種教學教研活動,關注師生的情緒和感受;更應該抽出時間,淡化形式,隨時隨地深入學生中去,善于和各類學生交朋友,在和學生深層次的接觸過程中,為所有學生的幸福學習和快樂成長支招,為所有教師的快樂工作和終身成長助力。
三、平易近人的校長是“學者”——學者無涯
古語有訓:“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魚離水則鱗枯,人離書則神索。”一個不知道學習的校長,肯定是一個沒有生命力的校長。我們深知要提升辦學理念、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就必須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勇于實踐,只有不斷學習新理念、新經驗、新知識,教育事業才能補充新養分,才能不斷取得成功。只有通過學習有所感悟,工作才能有新思路,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和老師們建立學習共同體凝心聚力、共進共長;同名校長工作室的伙伴們潛心研究、抱團成長;與新鮮資訊同行、與專業書籍相伴、與傳統文化并肩。教育沒有止境,唯有用心耕耘。只要我們心在遠方、路在腳下,努力做一名有追求、敢創新、愛學習的引領者,學校一定能成為師生的幸福家園。
四、平易近人的校長是“智者”——智者無惑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是黨中央對教育事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中國教育砥礪前行的新坐標,這為我們指明了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根本方向。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強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是必然要求和大勢所趨,科學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鐵的紀律,做到以規管人、按章辦事,是學校發展的根本保障。但剛性制度要柔性實施,由于教育事業本身就是充滿愛的陽光事業,所以在制度運用中,校長既要堅持原則、依“法”治校、維護制度的尊嚴,又要因勢利導、充分包容、理解教職工,人性化實施,做到以誠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用人文關懷溫暖人心,用真摯情感凝聚人心,努力成為一名智者,引領教師闊步前行。
北京廣渠門中學吳甡校長有句很經典的話:“做教育,其實不是很難,沒有那么復雜,就是一種生命影響生命。”一個學校要發展,校長就要甘做春泥,勇于護花、善于護花,老師就要甘為人梯,用愛心和耐力幫助每個生命成長,使學生在這里受益,使生命互相影響。優美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健康成長,讓老師開心工作,這便是我追求的一種理想的教育。做一個有親和力的人,做一個平易近人的校長,守望初心,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為改變老區落后面貌、助力脫貧攻堅、促進教育內涵發展和持續發展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這便是我堅守的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