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2019年北京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2019年是北京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北京不斷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堅定不移走減量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之路,加快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文化產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已成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助推著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文化產業也逐漸成為增強北京市民獲得感的幸福產業。

(一)文化產業政策連發,產業環境全國領跑

2018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相關政策密集出臺,涉及產業園區、對外文化貿易、文化金融、實體書店、文創產品開發、人才吸引等。目前,北京市已經形成比較系統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體系。北京市政府在《關于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要堅持傳承文脈、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北京文脈底蘊深厚和文化資源集聚優勢,激發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繼承傳統文化,守住中華民族的根與魂,進而再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增添新元素,注入時代的新鮮血液,為傳統文化的發展做補充,使傳統文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增加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與朝氣。

2019年北京出臺的文化產業政策接連不斷,豐富多樣,涉及影視行業、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企業、文化產業園區等方面。2月,北京市朝陽區發布促進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高質量發展“政策50條”。該政策涵蓋了文化科技、文化金融、人才服務、文化報稅等15個領域50條具體政策條款,旨在進一步創新升級國家文創實驗區政策服務體系,引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4月,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發布《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2035年)》,提到挖掘提升京味文化旅游資源,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支持京劇、北京曲劇、京韻大鼓等藝術發展,加強京味文學素材的挖掘和轉化,展示京味文化精髓。豐富春節、元宵、端午等傳統文化節慶旅游產品。鼓勵發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生活新形態,增強廣大游客的文化體驗感。加強地理要素與文化內涵的關聯表達,讓游客感受到濃郁的京城文化氣息。鼓勵時尚文化活動和藝術區建設,打造特色小鎮,引導禮儀、飲食、休閑等各類文化健康發展,彰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文化魅力。6月,《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施行,該文件對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后繼人才的培養、非遺的傳播與發展等提出了新的思路。7月,北京印發《北京市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13條舉措助力打造“夜京城”。12月,市政府新聞辦聯合市文化和旅游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北京出臺《關于推進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也被稱為“文旅融合26條”,以七個方面26條舉措推動北京文化和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北京也成為全國首個在省級層面出臺文旅融合總攬性新政的省市。《意見》明確了文化旅游“融什么”“為誰融”“怎么融”等問題。在資源支撐體系上,北京將重點完善歷史文化名城資源保護利用體系、建設文化旅游智慧城市、打造高端智庫和資源交易平臺。在空間布局上,《意見》提出打造“一城三帶一區一圈”發展格局,以即將出臺的促進民宿發展意見為抓手,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升級。同時將深度開發西郊線、懷密線等城市軌道沿線文化資源,串聯京郊知名旅游景點的線路設計,打造多條“開往春天的列車”。在文旅產品體系方面,北京將緊扣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四大主題,打造文旅融合新產品新業態。聚焦文化文物單位創意產品開發、夜間經濟、“北京禮物”的升級換代,重塑北京文化旅游核心吸引力。以“雙奧之城”奧運文化遺產開發為主體的文體旅融合,以研學教育旅游為重點的文教旅融合,以核心商圈的地標文化內涵挖掘和文化服務消費引入為主的文商旅融合等,這些新型業態將激發北京文化旅游發展的新活力。12月底,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小組印發《關于推動北京音樂產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開啟了新時代首都音樂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新篇章。該《實施意見》提出堅持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相結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先進文化,大力推動民族音樂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定文化自信,使民族傳統煥發生機。同月底,北京市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推動北京游戲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三個方面提出13條舉措,其中“一都五中心”的發展目標為首都游戲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全國首個在省級層面出臺推進游戲產業健康發展的城市,《意見》的推出將進一步推動北京游戲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構建促進首都游戲健康發展的新動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新期待,助力全國文化中心與國際網絡游戲之都建設。

(二)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相關數據及成果

2019年全市文化產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19年1-12月,北京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實現收入12849.7億元,同比增長8.2%。從業人員59.4萬人,同比增長-3.1%。從業人員減少,總收入增加。其中,新聞信息服務業收入合計的絕對值最高,為3692.7億元,同比增長25.8%。文化投資運營收入的絕對值最低,為19.8億元。文化投資運營的從業人員平均人數增長最快,為28.1%,其余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略有增長(1.9%),內容創作生產領域略有增長(1.0%),其他6個領域的從業人員平均人數皆為負增長,尤其是文化裝備生產降低幅度最大,為16.8%。文化產業憑借輕量、綠色、創新的產業特性,已然成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詳見表2-1。

表2-1 2019年1-12月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情況

資料來源:北京市統計局月季度數據表。

2019年,北京17個地區(含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文化創意產業在延續和鞏固區域發展優勢的基礎上,通過疏解與調整非首都功能、推動“文化創意+”行動,逐漸形成了新的發展特點,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發展。9個區收入均比上年有所增長,3個區的就業比上年有所增長。詳見表2-2。

表2-2 2019年1-12月各區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情況

續表

注:1. 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的統計范圍包括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和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或從業人員50人及以上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企業,以及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或從業人員在50人及以上的其他納入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標準的行業。

2. 門頭溝區、密云區2019年1-12月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從業人員平均人數相關情況暫無可查數據。

3. 經濟技術開發區2019年1-12月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收入總數合計、從業人員平均人數相關數據參照第三產業統計數據得出。

資料來源:北京市各區統計局。

據北京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年末共有公共圖書館24個,總藏量7000萬冊;檔案館18個,館藏案卷930萬卷件;博物館183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20個。北京地區登記在冊的報刊總量3491種,出版社239家,出版物發行單位9623家;全年引進出版物版權9216件,版權(著作權)登記9300萬件。年末有線電視注冊用戶為598.7萬戶。全年制作電視劇65部2762集,電視動畫片32部7275分鐘,電影310部,網絡劇944部,網絡影視類動畫片72部,網絡電影3397部。北京地區30條院線256家影院,共放映電影356.2萬場,觀眾7634.1萬人次,票房收入36.1億元。(1)

2019年是北京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產業大發展的一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北京市文化旅游局組織了各種演出和展覽:北京市基層公益性演出、北京市惠民低價票演出補貼項目、全市性藝術展演、展覽及重大文藝,按要求定期公布公益演出信息、惠民低價票演出補貼項目入圍信息、各類展演劇目入圍信息。在京舉辦了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層保護工作隊伍培訓班。以上很好地服務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豐富首都市民文化生活。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由商務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自2019年起更名為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每年舉辦一次。2019年5月28日-6月1日京交會在北京舉行。此次首次將文博會、投資北京洽談會整合,納入京交會,實現“1+1>2”的展會效應。京交會將省區市按照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等設置三大主題展區。2019年5月24-26日,在朝陽區舉辦“舌尖上的一帶一路”國際美食文化論壇暨美食嘉年華活動。該活動由“國際美食文化論壇”“國際美食洽談會”“外交家帶你看世界”主題文化沙龍及“國際美食嘉年華”四部分構成。

2018年7月起,北京舉辦了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歷時一年。大賽是在中辦、國辦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后,第一個大運河流域內八個省市共同參與的文化遺產創新活動,也是第一個立足于大運河沿線地區,創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創意設計的專題文化品牌活動。此次大賽一直著力深入拓展渠道,與眾多文創企業建立了聯系,為文創作品的長遠創新發展進行鋪墊,目前已和盛趣游戲、蜻蜓FM、酷狗音樂、聯想來酷、韻文博鑒等文創行業優秀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博物館文創提供更多的供應鏈選擇與發展道路,并計劃選擇其中一些優秀原創設計作品進行量產銷售。大賽不僅專注國內文創產業發展,更關注國內國際博物館文創領域廣泛交流與借鑒,專門開辟了“中外國際采風交流活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利用高峰論壇”“大運河文化遺產文創發展聯盟論壇”等主題版塊,為大賽帶來廣闊的國際視野,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傳統文化“老樹發新芽”,很好地做到了傳承與創新。

(三)北京文化資源現狀及產業發展趨勢

北京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對外開放的旅游景點達200多處。作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余年建城歷史、860余年建都歷史,擁有7項世界遺產,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紫禁城、祭天神廟天壇、司馬臺長城皇家花園、北海、皇家園林頤和園、八達嶺、慕田峪,還有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勝古跡。同時,北京也推出了一些特色旅游項目。北京山海文旅集團大膽布局,全力打造“大運河”“長城”“長征”為主題的三大文化旅游帶。通過弘揚和發展“運河文化”“長城氣魄”“長征精神”,充分開發現有的文化遺產,整合各旅游帶沿線豐富的文化和旅游資源,滿足大眾對高質量旅游產品的需求。

北京文化產業發展起步較早,相比之下市場成熟度高些,傳統產業市場競爭已經相對激烈,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文化+”發展機遇,合理引導投資方向,優化產業結構,減少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低端產業投資,加大文化體育融合、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商務融合等相關領域投資,發展產品附加值高、綠色環保、符合北京特色的“高精尖”文化創意產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谢通门县| 中江县| 霍州市| 宝丰县| 呼和浩特市| 东丽区| 绩溪县| 文昌市| 策勒县| 苍南县| 民丰县| 万全县| 天台县| 顺昌县| 孟州市| 建水县| 阿瓦提县| 全椒县| 长乐市| 潍坊市| 陆川县| 南溪县| 封开县| 湘潭县| 长沙县| 辽源市| 安庆市| 桦南县| 永靖县| 九寨沟县| 略阳县| 安溪县| 库车县| 婺源县| 同江市| 黑水县| 宁晋县| 六枝特区| 永登县| 浦江县| 广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