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臨夏市以德扶貧的具體實踐

馬三是臨夏市枹罕鎮拜家村村民,家中一共有六口人,耕地僅3.19畝。在2013年以前,一家人的生活主要靠種植玉米的微薄收入以及馬三的打工收入維系,家庭年收入僅有1萬元,人均收入還不足2000元。家中老宅也年久失修,被認定為C級危房,嚴重影響住房安全。屋漏偏逢連夜雨,馬三的哥哥在2012年突生大病,住院治療最終搶救無效去世,使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家庭中彌漫著絕望的情緒。生活變故壓垮了這家人,使他們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上有生活無法自理的老母親,下有3個年幼的孩子,妻子一個人在家照顧老幼無法外出工作,家中只靠馬三一人的收入勉強支撐。馬三里外難以兼顧,逐漸對“好日子”死了心。他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得過且過,越過越窮,有活干就干,沒活干就在家里閑著,缺少一股子闖勁。馬三一家也因此戴上了貧困戶的帽子,成為拜家村極度貧困家庭。成了貧困戶的馬三更是破罐子破摔,整日在家喝得爛醉,等著幫扶干部上門。看不慣丈夫不求上進的樣子,妻子多次勸說無果,夫妻兩人經常因生活瑣事吵架,兩口子的矛盾一天比一天深。2015年的一天,兩口子又一次發生爭吵,沖昏了頭腦的馬三將家里僅有的幾樣家具亂砸一通,甩手而去。

這樣的情況在臨夏市的貧困戶中并不少見。臨夏市深入馬三家進一步開展調查摸底工作,認真分析了馬三一家的致貧返貧原因,對照因失德致貧返貧的13種表現將其劃分為不思進取、家庭不睦這一類型,針對其特殊情況,集中力量開展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進一步提振馬三一家的脫貧信心、提升致富能力。

為了幫助馬三等脫貧內生動力不足的家庭早日脫貧,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全力配合,安排每戶以德扶貧家庭由一名包村領導、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一名村“兩委”干部、一名社長、一名黨員代表同時聯系幫扶,從而形成“五位一體”的幫扶工作機制,落實幫扶責任到人。針對馬三家的情況,幫扶小組制訂了詳細計劃,對馬三一家生活突遇變故,失去生活信心、缺乏脫貧致富決心和動力的實際,首先注重做透做深馬三的思想工作,著重化解馬三一家的家庭矛盾,改變馬三不求上進的狀態,加強其思想道德建設,幫助其立下“脫貧志”,重新點燃馬三一家面對生活的信心。

然而,在初步做透思想工作后,難題再一次擺在了馬三一家的面前。過去,家里僅靠馬三一人的打工收入支撐,如今許久沒有務工,一時難以找到打工機會。妻子更是要在家照顧一家老幼無法外出務工,家中缺少勞動力、資金不足等問題一直是馬三一家的脫貧大難題。

幫扶工作人員在做透貧困群眾的思想工作后,還注重當好“引路人”。各級幫扶力量堅持精準施策,改變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扶貧措施,突出“精”“準”發力。根據以德扶貧的工作思路,幫扶工作組認為靠馬三一人長期外出打工并不是長久之計,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脫貧很困難,不如自己在家發展產業立足長遠。2015年年底,幫扶工作組根據馬三擁有制香手藝的實際情況,聯系了互助社給馬三一家貸款了2萬元,用于發展手工制香作坊,解決了馬三發展產業缺資金的問題。而且制香作坊就設在村子附近,大大緩解了馬三內外無法兼顧的難處。看到扶貧工作組為自己忙前忙后,馬三也燃起了生活的斗志。從此,馬三帶領妻子,起早貪黑,為手工制香作坊的發展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臨夏市注重把扶德與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相結合,通過產業幫扶帶動“強志”,使群眾在獲得穩定收入、改善生活中進一步增強脫貧致富的決心。

隨著手工制香作坊的產香量逐步擴大,銷路也逐漸拓寬。2016年,村里的幫扶工作組繼續給馬三申請了2萬元的貸款,幫助他擴大制香產業。當年,馬三一家的家庭年經濟收入達到了3萬元,此后逐年遞增。

以德扶貧舉措不僅改變了馬三的觀念,幫助其一家燃起了脫貧斗志,還于潛移默化間扶起了貧困群眾之德。看著家里的境況一天天變好,馬三想到了村里的鄉親們。“村里還有不少鄉親跟我們家情況一樣,如今咱家變好了,也應該拉其他人一把。”于是,馬三與妻子一合計,將村里左鄰右舍的閑散勞動力吸收進了自家的手工制香作坊里,增加了村里其他貧困戶的就業機會,帶動了周圍村民們的發展,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又帶動了周圍貧困群眾一起致富。不僅如此,鄉親鄰里凝心聚力共同致富,也促進了鄉風文明的建設,鄰里矛盾少了,大家和睦相處共同為脫貧致富而不斷奮斗。

除對馬三一家進行產業幫扶以外,幫扶工作組還將以德扶貧的暖陽照射進了馬三家中的小院,借助危房改造政策的東風,對馬三家里的舊房重新進行了修建,拆掉了3間土木結構的危舊房,修建起了5間磚混結構的新房,居住條件煥然一新。將以德扶貧與危房改造相結合,不僅提升改善了臨夏市農村人居環境,補齊了村容村貌驗收指標短板,還提升了貧困群眾對精準脫貧工作的認同感和獲得感,讓這些處于貧困中的群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來自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使他們對脫貧致富充滿了信心,不至于沉湎于生活的艱苦而一蹶不振。

如今,走進馬三家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嶄新的5間大瓦房,不大的院子被馬三一家收拾得干凈整潔,讓人很難將這一家人與“貧困戶”這三個字再聯想到一起。告別了破舊土坯房,住在亮堂的新屋子里,一家人精神面貌得到了改善。一家人共同努力,如今已經順利脫貧,近幾年來,馬三家中收入不斷提高,2014—2017年,馬三一家的人均收入從最初的2905.75元增加至5731.12元,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孩子的上學問題也有了著落。

2018年,幫扶工作組又為馬三一家申請了菜單式扶貧資金1萬元,注入臨夏市俊華牧業公司,簽訂了資金入股產業扶貧協議,每年還可分紅900元。2018年,馬三一家的家庭年收入達到了34586.71元,順利實現了穩定脫貧。如今,馬三和妻子一掃往日的陰霾,臉上總是掛著微笑,心中重新燃起了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對于未來的日子,這一家人也是信心十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河口市| 盐边县| 祁阳县| 江山市| 临潭县| 吕梁市| 进贤县| 唐山市| 田东县| 永登县| 云霄县| 高雄市| 宁陵县| 盐源县| 昌邑市| 沾化县| 商水县| 松阳县| 永胜县| 桓仁| 岱山县| 新野县| 那曲县| 县级市| 呼和浩特市| 娄底市| 祁门县| 凤台县| 南皮县| 孟连| 横山县| 登封市| 迁西县| 会昌县| 蓬安县| 博湖县| 凤翔县| 大石桥市| 师宗县| 甘孜县|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