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工程
- 錢小一
- 810字
- 2021-09-07 17:16:49
五、確認
疑問的表達單元信息的信息表述為(主體信息=,表達類型=確認,確認點=,確認內容=),比如“早上是Mike吃了桌上的面包嗎”,主體信息就是一個具體事件ID,確認點為主語對象位格的ID,確認內容是Mike。而且我們能看到中文中這個例子疑問的表達就是正常轉錄主體信息,然后在確認元素前面+是,結尾+嗎。
和詢問一樣,同樣語義的確認可以來源于不同的表達單元信息。延續上面的例子,還有一種表達是“早上吃了桌上的面包的人是Mike嗎”。這個表達的主體信息是一個(具體對象=ID1,等同已知對象=Mike),確認點是等同已知對象,確認內容是Mike。主體信息正常的轉錄語法模板為“具體對象+是+等同已知對象”,因為具體對象ID1沒有對應的名稱,所以用其參與事件去指向,就是“早上吃了桌上的面包的人”,等同已知對象是“Mike”,替代之后就生成了表達“早上吃了桌上的面包的人是Mike”+嗎。
選擇疑問也是類似,和一般疑問相比,選擇疑問確認的內容有多個,比如(具體對象=ID1,等同已知對象=Mike / Jack)。延續上面的例子,一種中文表達方式表達出來為“吃了桌上的面包的是Mike還是Jack”。
前面的確認都是對事件層信息中某個位格的元素的疑問。接下來舉的例子,是在因果層對事件的確認。在例子“Mike今天是因為感冒所以沒來上班嗎”中,主體信息是(原因=事件A,創造事件=事件B),事件B為“Mike今天沒有來上班”,確認點是“原因”,確認內容=Mike今天感冒。中文一個語法為,以確認內容作為原因事件正常轉錄,然后在因為前+是,于是就生成了“Mike今天是因為感冒所以沒來上班嗎”這樣的表達。和上面一樣,還有可能生成另外一種表達單元信息,主體信息是(具體事件=,等同事件=),疑問位置是“等同事件”,正常轉錄的語法模板為“具體事件+是+等同事件”。因為具體事件ID沒有對應的名稱,所以用其參與的因果知識去指向,就是“Mike今天沒有來上班的原因”,等同事件用“Mike今天感冒”替代,表達前去掉重復內容,所以就生成了表達“Mike今天沒有來上班的原因是感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