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語法習得的本質
前面我們討論過人類邏輯認知的兩大基礎功能——抽象和演繹。抽象就以事件層結構信息和它們的因果關系為起點,猜想出事件類結構信息之間的因果關系;而演繹則是通過識別具體事件和事件類的統轄關系建立約束映射,根據約束映射,替換與此事件類有因果關系的另外一個事件類中的母類元素為子類,生成原因事件或結果事件。
進一步丟掉這個表述中的一些約束,我們深究這個能力的本質。抽象可以概括為,以兩個結構信息和它們的某種關系為起點,生成對應的結構信息類以及之前關系的猜想;而演繹則是通過識別某個具體的結構信息A和結構信息類A*的統轄關系建立結構信息組成元素的約束映射,根據約束映射,替換與此結構信息類有特定關系的另外一個結構信息類B*中的母類元素為子類,生成具體層的結構信息B的過程。
如果我們把句子(指詞替換概念后的句子)也視為某種順序關系組織的結構信息;那么語法映射和事件間因果關系(也可以看成一種映射)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結構信息到結構信息的映射。所以當具體的語義結構信息和對應的句子結構信息產生對應,抽象能力就能生成某類語義結構信息到句子結構的映射,也就是語法映射。而正轉錄和逆轉錄的本質都是演繹過程:正轉錄是通過統轄檢測識別到作為大類的句子結構,建立約束映射,用子類替換對應語義結構信息中的母類信息,生成具體的語義結構信息。而逆轉錄則是通過統轄檢測識別到作為大類的語義結構,建立約束映射,用子類替換對應句子結構信息中的母類信息,生成具體的句子結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