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工程
- 錢小一
- 797字
- 2021-09-07 17:16:41
五、具體事件
具體的事件區別于事件類,是發生的事件。發生,可以是在真實世界發生,比如“1997年香港回歸了”;可以發生在假想的世界中,比如“那一天,佛羅多把魔戒丟進了火山”;可以是猜想的過去發生的事件,比如“他應該是感冒了(因為沒來上班)”;也可以是預測的還未發生的事情,比如“待會兒天會下雨”。
我們往往會站在某個對象的立場去描述和此對象相關的具體事件,這就是我們主謂賓結構的由來。比如“小香檳今天去秋游了”,主語對象=小香檳c,活動=秋游c,時間=今天(長期儲存要轉為絕對時間)。此外我們還有可能用事件類型名稱去描述一個具體事件。比如“昨天這里發生了一場車禍”(事件類=車禍,地點=這里指代的地方,時間=昨天)。
參與具體事件的對象一定是具體對象,行為活動一定是具體行為活動,空間是具體的空間,時間是具體的時間。只是因為他們未必有名稱,所以在表達時會用他們的類別進行指代。所以嚴格的表述大致是這樣的,比如“早上年輕的貓吃了桌上的魚”,嚴格的表述為(主語對象=ID1,行為=IDa,行為施與=ID2,時間=IDt),其中(具體對象=ID1,屬類=貓)(具體對象=ID1,年齡=年輕的)(具體對象=ID2,屬類=魚)(具體對象=ID2,空間相關對象=ID3,方位=上)(具體對象=ID3,屬類=桌子)。我們可以感受一下這樣的表達。
Topic:為什么具體事件中不用對象類
在具體事件中我們的表述策略是:無論對于對象、行為、空間、時間都有一個具體的ID,然后建立這個具體ID相關的屬性和屬類信息。
從單純一句具體事件的自然表達來看,因為單句話附帶的信息有限,且對于沒有命名的對象,會用其所從屬的對象類的名稱去替代,導致我們傾向于直接把對象類放入具體事件中。這種不嚴格的表述會帶來麻煩,因為人們往往在后續表達中繼續完善具體對象的信息。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繼續描述那只貓,“貓的眼睛是藍色的,特別可愛”。所以嚴格的表述是為了創造最單純的情形,我們可以無限制地去補充描述參與具體事件的那些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