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襄陽懷[1]孟浩然[2]
楚山碧巖巖,漢水碧湯湯:秀氣結成象,孟氏之文章[3]。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清風[4]無人繼,日暮空襄陽。南望鹿門山,藹[5]若有余芳。舊隱不知處[6],云深樹蒼蒼。
約為貞元十年(794),初次到襄陽(今湖北襄陽)時作。作者的父親時為襄陽別駕。
[1] 懷:想念;這里含有憑吊追念的意思。
[2] 孟浩然(689—740):唐代大詩人,隱居于襄陽東南鹿門山,擅長描寫山水田園的詩,風格和王維相近,并稱“王孟”。著有《孟浩然集》。《新、舊唐書》都有傳,可參看。
[3] “楚山”四句:是說襄陽的山水秀麗,這種環境有助于孟浩然的寫作。巖(yái)巖,山石堆集很高的樣子。湯(shānɡ商)湯,大水急流的樣子。象,形像;意思是說:山川秀麗之氣,郁結成為形像,就是孟氏的作品。是極力推崇孟氏的話。“文章”和下句的“遺文”,實際都指詩歌而言。盂氏死后不久,王士源為他編集子的時候,僅能收集到二百多首詩;許多作品都已散失。
[4] 清風:包括詩人孟浩然及其詩作的情趣、風格而言。
[5] 藹(ǎi矮)若:猶言藹然;盛多的意思。
[6] “舊隱”句:孟浩然住在鹿門山,卒葬鳳林山南;到宋代,襄陽縣東南十二里,還有孟浩然碑存在(見《太平寰宇記·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