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閱讀方法導引

科學的閱讀方法和閱讀計劃是決定閱讀效果的關鍵。科普閱讀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和可遵循的循序漸進的閱讀流程。接下來我們為大家介紹閱讀科普作品的基本方法步驟,希望能助力你找到科普類名著閱讀的正確方式。

閱讀方法一:研讀目錄,關注章節間的聯系,了解作品結構內容

科學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科學知識是一個系統的體系,以介紹科學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科普作品的結構必然會與科學發展的漸進性和科學知識的體系性保持一致。因此,閱讀科普作品,我們首先可以借助目錄,對作品形成一個整體化的認識,把握全書的主要內容。同時,閱讀目錄,建立章節之間的聯系,形成體系,其實也是對科普作品所要介紹的科學知識體系的一個整體化的認識過程。

閱讀方法二:立足問題探究跳讀略讀,梳理科學知識體系

科學知識是科普作品的主要內容,是“干貨”,閱讀科普作品的首要任務便是了解掌握書中所介紹的科學知識。科學的起點是問題,因此,閱讀時要有問題意識,應立足問題、帶著疑問去讀書。閱讀過程中可通過跳讀略讀等方式,篩選主要信息,不斷突破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建構科學知識的體系。

初讀時我們力求把握整體,不求面面俱到。同學們可以根據主問題,選擇與問題相關的內容進行閱讀,對暫與問題關聯性不那么強的細節可以選擇略讀或者跳讀,把握知識的整體框架,勾畫出科學知識的“骨架”。在本書“閱讀任務”和各章節的“導讀”“歸納探究”部分,我們給大家設計了一些供探究的問題,同學們可以以這些問題為“拐杖”,在閱讀中一步步探究科學知識的“本來面目”。在日后閱讀其他科普著作時,也要強化問題意識,主動自我提問,自主探究。

閱讀方法三:選擇重點片段精讀細讀,提高科學素養

初讀后,我們立足問題了解了作品的大致框架和內容。接下來進行第二遍閱讀。這時可以選擇一些寫得精彩或者自己感興趣的片段進行精讀細讀,借助圈點勾畫等閱讀策略,深潛文字,在獲取知識的基礎上,品析作品的藝術風格,讀出文字背后的精神和氣韻。

精讀細讀策略1:調動多學科知識積累,促成全科閱讀

科普作品通常包括突破學科、跨越文理的知識,屬于全科閱讀的范疇。閱讀科普作品時一定要積極調動多個學科的知識積累,通過填寫知識卡片、設計知識圖譜等形式梳理相關學科知識,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全方位地從科普作品中汲取營養。

精讀細讀策略2:把握圖文對應關系,挖掘閱讀深度

圖文并茂是這部科普作品的一大特色。我們要格外關注作品中的圖片、圖表,結合圖讀文,一方面在科普閱讀中提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另一方面借助圖深入理解文字所講述的科學知識。

精讀細讀策略3:關聯延伸閱讀材料,拓寬閱讀視野

涉及同一主題的科普著作往往有很多,我們閱讀其中一本時,要注意拓展自己的閱讀視野,以此書為起點,去閱讀相似的文章、著作,擴大自己的閱讀量,在對比和關聯中形成對科學知識、對作品特色的理解和認識。比如閱讀《星星離我們有多遠》中間或之后,我們可以再讀讀作者的另一本著作《追星——關于天文、歷史、藝術與宗教的傳奇》,豐富自己對于天文學和天文史的認識。

綜上,我們可以借助全科閱讀、圖文轉換、延伸閱讀等策略方式達成對作品的精讀細讀和深入探究,在科普閱讀中關聯多種學科知識,融會貫通,開卷獲益。

閱讀方法四:關照全貌反芻整合,感受科普作品魅力

卞毓麟先生曾這樣表達他的科普創作理念:“林語堂曾經說過:‘最好的建筑是這樣的:我們居住其中,卻感覺不到自然在哪里終了,藝術在哪里開始。’我想,最好的科普作品和科學人文讀物,也應該令人‘感覺不到科學在哪里終了,人文在哪里開始’。如何達到這種境界?很值得我們多多嘗試。”優秀的科普作品是科學和人文自然交融的整體,因此,閱讀科普作品的最后一步是由局部到整體,窺作品之全貌,反芻思索,建構對作品的整體評價,感受科普作品中的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體悟科普作品的藝術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偏关县| 邳州市| 抚顺县| 余姚市| 上思县| 黄龙县| 郧西县| 宁明县| 探索| 锡林郭勒盟| 瓮安县| 项城市| 庆元县| 扎兰屯市| 木兰县| 竹山县| 永康市| 海兴县| 峡江县| 凭祥市| 赣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博罗县| 弥渡县| 威信县| 凤山市| 同德县| 普宁市| 弥渡县| 监利县| 衢州市| 香河县| 望城县| 金川县| 柏乡县| 达日县| 顺义区| 友谊县| 汤原县| 祁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