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名叫潤科,是祖父遷善和祖母的二兒子。生于1895年5月16日,自小跟著祖父務農勞動。因家貧沒有文化,以后學成了鐵匠,農忙做莊稼農閑便打鐵。由于長年勞累,經常有病,身上黃胖爛腫。1939年夏季,父親午飯后赤身休息,未穿上衣,未蓋被子,著涼感冒,醫治無效,變成寒結胸,竟臥床不起。于陰歷4月10日下午與世長辭,終年45歲。

父親37歲上,只有3個女兒,沒有一個男娃。1931年母親添下了我。(在老家,“添”是“生”的意思。一個“添”字,爺爺奶奶的喜悅之情躍然紙上。重男輕女,乃中國幾千年之傳統觀念也。)父親非常喜愛,好東西先叫我吃,好玩具就給我玩,我的一切享受比姐姐們優越得多。引著我,走親戚,上會,看戲。看戲時,抱著看不見,便駕起高高讓我騎在他的脖子上看。引我學會了背《三字經》,學會了唱《鍘美案》中的“包公”。有了來人,父親常把我叫到人前讓我背一背,唱一唱。他病重時,將我叫到床前說:“永娃,大死了,你的福氣就來了。”我憨著說:“嗷,我的福氣就來了。”

父親年輕時,特別勤苦,給人家干活,臘月23日以后才回家。每年正月初五便擔上笨重的鐵匠擔子出外了。出村干活,不論離家十里八里,每日天黑以后,夜深了,才步行回家。到家還要擔水喂牲口。不等天明又要步行趕到主人家門前,要等著主人趕來開門。

父親40歲的時候蓋起了門房。那時他身體多病,已經不能出外干活了,只能在家打些零碎鐵器。臨終前的先一年,實想把東邊廈子翻修好,怎奈力不從心,只好將廈房亮椽了一下,就那已經費盡了心力。為了給我留一份家當,使我生活得幸福,他勞累了一生,沒黑沒明地干活。父親去世的那年,我家有兩座大房計4間半,廈房14間,牛一頭,耕地33畝多,存糧食六七石,院子一院半,場面一塊6分大:可算個中農了。

父親去世時,正值夏收之前,先一天埋葬了父親,第二天便叫來了割匠,開始了緊張的夏收。父親辛勤了一世,就這樣草率地安葬了,算一世到頭了。那時我才9歲,母親還不足40歲。她將淚水咽在肚里,忙著料理家務,里里外外的全部重擔壓在了母親一個人身上。

(如果說,母愛是遮風避雨的大樹,父愛則是頂天立地的高山;如果說,母愛是碧波蕩漾的溪流,父愛則是寬廣無垠的大海。一首歌里唱得好:“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飯將我養大,忘不了一聲長嘆半壺老酒……)

永祿父親侯潤科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四月初二簽訂的賣房契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河县| 盐源县| 嘉兴市| 瑞安市| 高唐县| 乌鲁木齐县| 房产| 奉新县| 微博| 介休市| 铅山县| 武隆县| 丹寨县| 辛集市| 奈曼旗| 孝义市| 清河县| 宁蒗| 肃北| 平凉市| 巨野县| 新余市| 舒兰市| 手机| 平昌县| 扶余县| 元氏县| 桂东县| 偏关县| 达孜县| 四平市| 南岸区| 五大连池市| 东城区| 苍南县| 乌兰察布市| 墨竹工卡县| 册亨县| 科尔| 福安市|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