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用版)(2018年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726字
- 2021-09-18 15:11:19
第十三條 馳名商標的保護
為相關公眾所熟知的商標,持有人認為其權利受到侵害時,可以依照本法規定請求馳名商標保護。
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
?理解與適用
復制,是指申請注冊的商標與他人馳名商標相同。摹仿,是指申請注冊的商標抄襲他人馳名商標,沿襲他人馳名商標的顯著部分或者顯著特征,即沿襲他人馳名商標賴以起主要識別作用的部分或者特征,包括特定的文字或者其組合方式及字體表現形式、特定圖形構成方式及表現形式、特定的顏色組合等。翻譯,是指申請注冊的商標將他人馳名商標以不同的語言文字予以表達,且該語言文字已與他人馳名商標建立對應關系,并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或者習慣使用。
類似商品,是指商品在功能、用途、主要原料、生產部門、銷售渠道、銷售場所、消費對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近。類似服務,是指服務在目的、內容、方式、對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近。
容易導致混淆,是指容易導致消費者對商品或者服務來源的誤認,包括容易使消費者認為標識申請注冊的商標的商品或者服務系由馳名商標所有人生產或者提供;容易使消費者聯想到標識申請注冊的商標的商品的生產者或者服務的提供者與馳名商標所有人存在某種聯系,如投資關系、許可關系或者合作關系。
[馳名商標的保護的前提條件]
馳名商標的保護,需要三個前提條件:
一是商標為相關公眾所熟知。所謂為相關公眾所熟知,是指與使用商標所標示的某類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消費者、生產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其他經營者以及經銷渠道中所涉及的銷售者和相關人員等,都清楚地知道該商標及使用該商標的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為相關公眾所熟知,是馳名商標的內涵。
二是商標的持有人認為其權利受到侵害。《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規定馳名商標的保護,目的在于防止已經馳名的商標被他人侵害。因此,法律上要求商標持有人認為其權利受到侵害時,才可以請求馳名商標保護。
三是由商標持有人提出請求。為防止“批量認定、主動保護”的情況出現,根據“個案認定、被動保護”的原則,馳名商標的保護請求應當由商標持有人提出,而不能由商標持有人以外的任何其他人以及機構、組織等提出。
[對未在我國注冊的馳名商標的保護]
對未在我國注冊的馳名商標,法律只保護其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或服務上注冊和使用的權利,即某一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翻譯他人未在我國注冊的馳名商標,用于相同或者類似的商品或者服務上,容易導致混淆的,對該商標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如果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翻譯他人未在我國注冊的馳名商標,用于不相同或不相類似的商品或者服務上,不容易導致混淆的,則法律并不禁止其注冊和使用。
[對已經在我國注冊的馳名商標的保護]
對已經在我國注冊的馳名商標,不僅禁止他人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或服務上注冊和使用,也禁止他人在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或服務上注冊和使用。即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翻譯他人已經在我國注冊的馳名商標,用于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的商品或者服務上,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對該申請注冊的商標,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體現了注重保護注冊商標的原則。
?條文參見
《商標法實施條例》第3、49條;《商標糾紛解釋》第2條;《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第2、4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6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典型案例指引
廣東某實業有限公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商標行政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2008〕高行終字第275號)
案件適用要點:是否屬于違反《商標法》第13條第2款規定,應當以在后注冊的商標是否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并在實際使用中足以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誤認為使用該商標的商品或者服務與馳名商標所有人有一定聯系,從而損害馳名商標所有人利益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