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38 起訴人積極行使訴權但因不可歸責于自身原因超過法定起訴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結合具體情形,按照有利于起訴人的原則,判斷超過起訴期限是否有正當理由?!S某敬訴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行政復議案

【裁判觀點】

(1)判斷行政相對人的起訴是否超過起訴期限以及超過起訴期限是否具備正當理由,應當充分考慮行政相對人是否已經積極行使訴權,是否存在行政相對人因正當理由而耽誤起訴期限的情形。

(2)在現行法律規范未對正當理由作明確規定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對超過起訴期限但有正當理由的判斷,應當按照有利于起訴人的原則進行。

(3)復議機關未告知當事人管轄法院調整事項,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屬于積極行使訴權;當事人經受訴法院釋明后在合理期限另行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不屬于怠于行使訴權,當事人此時起訴超過起訴期限的,應屬有正當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

(2016)最高法行申4521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黃某敬。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住所地:北京市東城區錢糧胡同3號。

法定代表人:李先忠,該區人民政府區長。

再審申請人黃某敬因訴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東城區政府)行政復議一案,不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6)京行終270號行政裁定,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耿寶建,代理審判員周覓、夏文浩參加的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黃某敬因不服北京市東城區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東城區城管委)作出的城管委〔2015〕第2號《東城區城管委政府信息公開答復告知書》(以下簡稱2號告知書),向東城區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東城區政府作出東政復字〔2015〕49號《不予受理行政復議申請決定書》(以下簡稱被訴復議決定),決定不予受理黃某敬的行政復議申請。黃某敬不服,提起行政訴訟。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查明:2015年3月22日,黃某敬向東城區城管委申請書面公開“東城區2013年、2014年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基礎臺帳的政府信息文件”。經延期后,東城區城管委于同年5月5日作出2號告知書,告知其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不屬于公開范圍。黃某敬于同年5月7日收到2號告知書后不服,于同年7月7日以郵寄方式向東城區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東城區政府于同年7月9日收到上述行政復議申請,于同年7月15日作出被訴復議決定,認為黃某敬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超過法定期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以下簡稱《行政復議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決定不予受理其行政復議申請。黃某敬仍不服,于2015年9月7日向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另查,東城區政府自認,由于工作失誤,將未加蓋印章的被訴復議決定郵寄送達給黃某敬。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在法定的起訴期限內提起行政訴訟。《行政復議法》第十九條規定,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機關決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過行政復議期限不作答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或者行政復議期滿之日起15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本案中,東城區政府于2015年7月15日作出被訴復議決定,明確告知“如不服本決定,可自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并于次日送達——黃某敬不服被訴復議決定,至遲應于2015年7月31日前提起行政訴訟,而其于2015年9月7日才提起行政訴訟,顯然已經超過了15天的起訴期限且無正當理由,據此裁定駁回黃某敬的起訴。

黃某敬不服一審裁定,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定的事實與一審一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根據《行政復議法》第十九條規定,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機關決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過行政復議期限不作答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或者行政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在法定的起訴期限內提起行政訴訟,超過法定起訴期限且無正當理由的,已經立案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起訴。本案中,東城區政府于2015年7月15日作出被訴復議決定,并于次日向黃某敬送達該決定書,同日黃某敬簽收。被訴復議決定已告知黃某敬“如不服本決定,可自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因此,黃某敬不服被訴復議決定,至遲應于2015年7月31日前提起行政訴訟。黃某敬雖在同年7月30日向東城區法院起訴,在9月1日收到該院《立案審查暨補正告知書》后,應在9月2日前向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起訴,但黃某敬于9月5日才向一審法院郵寄本案起訴書提起行政訴訟,亦已超過了前述法律規定的15日起訴期限且無正當理由。據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一審裁定。

黃某敬向本院申請再審,請求:1.撤銷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2016)京行終270號行政裁定;2.將本案發回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重審。其申請再審的事實與理由為:本人于2015年7月16日收到被訴復議決定,于2015年7月30日提起行政訴訟,并未超過15日。本人收到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的《立案審查暨補正告知書》,載明“請在三十日之內就起訴狀進行補正后,再向法院提起訴訟?!北救嗽?日內就向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并沒有超期。被訴復議決定未加蓋印章,應屬違法和無效,不應對普通公民苛求時效問題。

本院認為:“無救濟則無權利”。法律在賦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諸項權利的同時,也賦予其在權利受到侵害或發生爭議時獲得救濟尤其是司法救濟的權利;而司法救濟的權利就是訴權,即請求司法機關進行裁判,解決爭議并保護法律賦予的權利。當然,“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睡覺的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訴權,必須在法定期限內進行。尤其是為了及時解決糾紛,避免行政管理秩序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各國行政訴訟制度都引導并鼓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盡快提起行政訴訟,并設立了較短的起訴期限制度。司法實踐中,對確有正當理由超過法定期限提起的訴訟,又作了特殊規定,并在是否因正當理由超過起訴期限的判斷方面,作有利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解釋,以切實保障訴權。因此,判斷行政相對人的起訴是否超過起訴期限以及超過起訴期限是否具備正當理由,應當充分考慮行政相對人是否已經積極行使訴權,是否存在行政相對人因正當理由而耽誤起訴期限的情形。本案中,東城區政府于2015年7月15日作出被訴復議決定,并告知“如不服本決定,可自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由于被訴復議決定并未明確指向應當提起訴訟的具體人民法院,黃某敬在2015年7月16日收到被訴復議決定后,于7月30日通過郵寄方式向東城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是積極行使訴權的表現,且沒有超過《行政復議法》第十九條規定的15日起訴期限;即使存在錯誤選擇管轄法院的情形,也不能因此承擔相應的不利后果。因行政案件跨區劃管轄及級別管轄的調整原因,本案無管轄權的東城區法院在收到黃某敬郵寄的起訴狀后,作出《立案審查暨補正告知書》,告知黃某敬應依法另行向有管轄權的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并不違反法律規定。黃某敬于9月1日收到《立案審查暨補正告知書》后,于9月5日即向一審法院郵寄本案的起訴書,亦沒有怠于行使訴權;且即使認定為超過法定起訴期限,也應認為屬于有正當理由。在現行法律規范未對正當理由作明確規定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對超過起訴期限但有正當理由的判斷,應當按照有利于起訴人的原則進行。因此,原審法院認定黃某敬在9月1日收到《立案審查暨補正告知書》后,應當在9月2日前向一審法院起訴,其于9月5日向一審法院郵寄本案起訴書,超過《行政復議法》規定的15日起訴期限且無正當理由的認定,不符合法律規定;原一、二審法院分別裁定駁回起訴和上訴,屬適用法律錯誤,應當予以糾正。

綜上,黃某敬的再審申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第一項、第四項規定情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第二款之規定,裁定如下:

一、本案指令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再審;

二、再審期間,中止原判決的執行。

審判長:耿寶建;審判員:孫江、李緯華;書記員:劉瀲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1]編者注:該解釋已廢止,相關規定參見2018年2月6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2]編者注:該解釋已廢止,相關規定參見2018年2月6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3]編者注:該解釋已廢止,相關規定參見2018年2月6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4]編者注:該解釋已廢止,相關規定參見2018年2月6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5]編者注:該解釋已廢止,相關規定參見2018年2月6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6]編者注:該解釋已廢止,相關規定參見2018年2月6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7]編者注:該解釋已廢止,相關規定參見2018年2月6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8]編者注:該解釋已廢止,相關規定參見2018年2月6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9]編者注:該解釋已廢止,相關規定參見2018年2月6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安县| 河北省| 杂多县| 峨眉山市| 塘沽区| 马龙县| 武威市| 惠安县| 枣强县| 静宁县| 涟源市| 芜湖县| 油尖旺区| 东城区| 汝南县| 景宁| 方正县| 南溪县| 桂平市| 田东县| 西藏| 左贡县| 丹东市| 惠安县| 荥阳市| 辽阳县| 天峻县| 泸溪县| 赤城县| 汕头市| 九江市| 永济市| 陆川县| 南投县| 宜宾市| 介休市| 夏津县| 永安市| 乌兰县| 门源| 丰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