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解讀
- 郭林茂主編
- 2363字
- 2021-09-09 10:28:48
第十五條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金融機構開展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應當制定差異化監管政策,采取合理提高小型微型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等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小型微型企業融資規模和比重,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融資促進職責的規定。
立法背景
本次修改增加規定了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主要目的是對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融資促進方面的職責作出規定,充分發揮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作用,規定差異化監管政策、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等措施及其主要目的,為開展相關工作提供法律上的依據。
條文解讀
一、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是指中國銀行業監督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是2003年4月25日成立的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銀監會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維護銀行業的合法、穩健運行。根據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中國銀監會履行下列職責: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并發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的規章、規則;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查批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以及業務范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審慎經營規則;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非現場監管,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評價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現場檢查,制定現場檢查程序,規范現場檢查行為,等等。對金融機構開展業務制定監管政策,并具體負責相關監管政策的落實,是中國銀監會的重要職責。
二、關于差異化監管政策
1.差異化監管政策
差異化監管政策,是指銀監會在監管過程中,對金融機構開展的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制定的不同于其他業務的監管政策。實際中主要是在機構業務準入、風險資產權重、存貸比管理等方面對金融機構針對小型微型企業的金融服務,實施不同于其他金融業務的差異化監管。以正向激勵為導向,從業務和機構兩方面采取差異化監管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信貸資源更多投向小型微型企業。比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適當放寬小型微型企業金融市場準入標準,對小型微型企業貸款余額和客戶數量超過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放寬機構準入限制,允許其批量籌建同城支行和專營機構網點;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發行小型微型企業專項金融債,對商業銀行發行金融債所對應的一定標準以下的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在計算存貸比時可不納入存貸比考核;支持金融機構實行信貸資產證券化,將資產證券化騰挪出的信貸資源主要用于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允許商業銀行將單戶授信一定標準以下的小型微型企業貸款視同零售貸款計算風險權重,降低資本占用。
與大中型企業金融服務相比,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更加考驗銀行的管理智慧和專業水平。在風險利率定價機制有效實行的基礎上,只要做到風險可控,小型微型企業信貸的平均收益水平完全能夠不低于大中型企業。特別是對中小銀行而言,承接大中型企業的金融業務往往存在信息不對稱、議價能力偏低等劣勢,難以獲得理想的風險收益。相反,小型微型企業客戶群體恰恰是中小銀行發揮自身優勢、探索差異化發展道路的關鍵。當然,依法監管是金融監管權法定原則的具體體現,也是遵守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在向小型微型企業提供優惠政策支持的同時,也要依法維護其他市場主體利益。金融監管部門在實施差異化監管過程中,不能偏離金融監管的基本要求。
2.合理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等措施
不良貸款是世界各國銀行業面臨的共同難題,也一直是銀行業關注的熱點與難點。不良貸款占商業銀行貸款的比重是影響銀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貸款不良率一方面作為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有效衡量指標,另一方面作為各商業銀行在經濟運行平穩下核心競爭力與盈利能力的決定因素。近年來,銀監會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為緩解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出臺的差異化監管政策中,適當提高對小型微型企業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一直作為一項重要的舉措。適度提高小型微型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并相應調整績效考核機制,有利于調動金融機構中小型微型企業服務部門和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與合理提高小型微型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密切相關的措施,是簡化金融機構對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呆賬核銷程序等相關的差異化支持政策。呆賬核銷,是指金融企業按其承擔風險和損失的所有資產的一定比例計提準備資金用于彌補金融企業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呆賬損失。國務院多次提出,進一步研究完善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呆賬核銷有關規定,簡化呆賬核銷程序,提高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呆賬核銷效率。財政部也不斷放寬商業銀行對小型微型企業不良貸款的核銷權,簡化核銷程序,降低了核銷的操作成本。在撥備充分、利率到位、相關擔保手段有效的前提下,確保個別呆壞賬不會影響對銀行整體風險狀況的評價,保持金融機構為小型微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穩定性。
三、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小型微型企業融資規模和比重
近年來,銀監會針對小型微型企業融資實際情況,在實施差異化監管的基礎上,對金融機構增加小型微型企業融資規模和比重提出了“兩個不低于”的目標,即確保金融機構對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貸款的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量。除了銀監會的政策措施外,有的地方建立了小型微型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對金融機構發放小型微型企業貸款按增量給予適當補助,對小型微型企業不良貸款損失給予適度風險補償。
實踐中需要注意的是,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側重宏觀政策,具體實施主要由中國銀監會的內設機構和設在各省、市、縣的銀監局、銀監分局、監管辦事處等派出機構履行相應職責。
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