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立案證據定罪量刑標準與法律適用:第四分冊(第十一版)
- 《最新執法辦案實務叢書》編寫組
- 4593字
- 2021-09-28 12:22:07
9.非法生產、買賣警用裝備案
概 念
本罪是指非法制造、買賣人民警察制式服裝、車輛牌號等專用標志(如警徽、警銜、警號等)、警械,情節嚴重的行為。
立案標準
非法生產、買賣人民警察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等專用標志、警械,情節嚴重的,應當立案。
定罪標準
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人民警察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等專用標志、警械的監管制度和警用物品的專用性。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和警械,是人民警察執行職務的專用物品,它的生產、銷售是有嚴格的管理制度的?!度嗣窬旆ā返?6條第1款規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和警械,由國務院公安部門統一監制,會同其他有關國家機關管理,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非法制造、販賣?!狈欠ㄖ圃臁①I賣警服、警用的標志、警械的行為,侵犯了人民警察專用物品的監制和人民警察對警用物品的專用性。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人民警察制式服裝、專用標志、警械。警用裝備,是人民警察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等專用標志、警械的歸納總稱。具體包括:(1)制式服裝,通常簡稱為制服,指人民警察穿戴的規定式樣的服裝。我國人民警察現行制式服裝為九九式。制式服裝作為統一整體,還包括現行帽徽、領帶、銅色紐扣、領帶、領帶卡,等。非法生產制式服裝,指非法將一定的原材料加以組合形成成品的、半成品的制式服裝,不要求同時將服裝應附戴的徽章同時制造出來。非法生產制式服裝的原材料的,不構成本罪。非法生產警用鞋類、棉衣、手套等警用物品,因生產的衣物不具有人民警察身份的專用標志性,其行為對本罪的客體不能形成危害,因而不能構成本罪。(2)人民警察專用標志的范圍。廣義上講,制式服裝上的徽章、領花、紐扣等警服專用標志,也是人民警察專用標志。但從法條表述來看,人民警察專用標志應將制式服裝上的一般的附戴物排除在外,屬狹義上而言。因此,我們認為專用標志應包括兩種:一是警銜標志。警銜標志雖佩戴在服裝上,但各級銜級的警察標志不一,而且警校學員一般沒有警銜,因而歸于狹義的專用標志?!度嗣窬炀晿酥臼綐雍团鍘мk法》對此作了專門規定,其中第8條規定:“人民警察的警銜標志由公安部負責制作和管理。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制作、偽造和買賣、使用警銜標志,也不得使用與警銜標志相類似的標志?!倍擒囕v號牌、警燈、警用警報器等專用標志。車輛號牌,即指公安專用車輛的號牌。(3)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規定裝配的警用器械。1996年1月16日國務院發布《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3條規定:“本條例所稱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規定裝備的警棍、催淚彈、高壓水槍、特種防暴槍、手銬、腳鐐、警繩等警用器械……”本罪所指警用裝備僅限上述三種,非法制造、買賣其他警用物品的,不構成本罪。如非法制造警用武器的、人民警察證件的、公安車輛駕駛證照的,如果觸犯其他犯罪,以相應的犯罪論處。
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制造、買賣人民警察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等專用警用裝備,并達到情節嚴重的行為。非法制造,是指未經公安部門批準的單位擅自制造,或者是經公安部門批準的單位超出規定的范圍生產警用物品;買賣警用物品是指將警用物品作為商品出售或購買的。非法制造、買賣人民警察專用物品的行為,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情節嚴重,是指非法、買賣人民警察制式服裝、專用標志、警械數量較大的;或是影響極為惡劣的,如購買者冒充警察招搖撞騙造成嚴重后果等。
犯罪主體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具有營利的目的。如果購買警服、警用標志、警械的目的是為了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則構成招搖撞騙罪。
罪與非罪
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關鍵是看情節是否嚴重。本罪是情節犯,行為人實施《刑法》規定的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
此罪與彼罪
本罪與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界限。區分二者的關鍵在于,犯罪對象不同及行為方式不盡相同。
證據參考標準
主體方面的證據
一、證明行為人刑事責任年齡、身份等自然情況的證據。
包括身份證明、戶籍證明、任職證明、工作經歷證明、特定職責證明等,主要是證明行為人的姓名(曾用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出生地、職業(或職務)、住所地(或居所地)等證據材料,如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工作證、出生證、專業或技術等級證、干部履歷表、職工登記表、護照等。
對于戶籍、出生證等材料內容不實的,應提供其他證據材料。外國人犯罪的案件,應有護照等身份證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犯罪的案件,應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證明材料。
二、證明行為人刑事責任能力的證據。證明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是否具有辨認能力與控制能力,如是否屬于間歇性精神病人、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證明材料。
三、證明單位的證據。證明是否屬于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經營、管理范圍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證明單位的名稱、住所地、性質、法定代表人、單位負責人、業務范圍、成立時間等證據材料,如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法人工商注冊登記證明、法人設立證明、國有公司性質證明及非法人單位的身份證明、法人稅務登記證明和單位代碼證等。
四、證明法定代表人、單位負責人或直接責任人員等的身份證明: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在單位的任職、職責、負責權限的證明材料等。包括身份證明、戶籍證明、任職證明等,如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工作證、護照、專業或技術等級證、干部履歷表、職工登記表、任命書、業務分工文件、委派文件、單位證明、單位規章制度等。
主觀方面的證據
證明行為人故意的證據:1.證明行為人明知的證據:證明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2.證明直接故意的證據:證明行為人希望危害結果發生。
客觀方面的證據
證明行為人非法生產、買賣警用裝備犯罪行為的證據。
具體證據包括:1.證明行為人非法生產人民警察制式服裝行為的證據;2.證明行為人非法生產警車號牌標志行為的證據;3.證明行為人非法生產警械行為的證據;4.證明行為人非法買賣警察制式服裝行為的證據;5.證明行為人非法買賣警車號牌標志行為的證據;6.證明行為人非法買賣警械行為的證據;7.證明行為人非法生產警用裝備情節嚴重行為的證據;8.證明行為人非法買賣警用裝備情節嚴重行為的證據。
量刑方面的證據
一、法定量刑情節證據。
1.事實情節。2.法定從重情節。3.法定從輕減輕情節:(1)可以從輕;(2)可以從輕或減輕;(3)應當從輕或者減輕。4.法定從輕減輕免除情節:(1)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2)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5.法定減輕免除情節:(1)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2)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3)可以免除處罰。
二、酌定量刑情節證據。
1.犯罪手段:(1)非法生產;(2)非法買賣。2.犯罪對象。3.危害結果。4.動機。5.平時表現。6.認罪態度。7.是否有前科。8.其他證據。
量刑標準

法律適用
刑法條文
第二百八十一條 非法生產、買賣人民警察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等專用標志、警械,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節錄)(2008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公通字〔2008〕36號)
第三十五條 [非法生產、買賣警用裝備案(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條)]非法生產、買賣人民警察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等專用標志、警械,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成套制式服裝三十套以上,或者非成套制式服裝一百件以上的;
(二)手銬、腳鐐、警用抓捕網、警用催淚噴射器、警燈、警報器單種或者合計十件以上的;
(三)警棍五十根以上的;
(四)警銜、警號、胸章、臂章、帽徽等警用標志單種或者合計一百件以上的;
(五)警用號牌、省級以上公安機關專段民用車輛號牌一副以上,或者其他公安機關專段民用車輛號牌三副以上的;
(六)非法經營數額五千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一千元以上的;
(七)被他人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八)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相關法律法規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節錄)(1995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0號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2年10月26日修正)
第三十六條 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和警械,由國務院公安部門統一監制,會同其他有關國家機關管理,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非法制造、販賣。
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警械、證件為人民警察專用,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持有和使用。
違反前兩款規定的,沒收非法制造、販賣、持有、使用的人民警察警用標志、制式服裝、警械、證件,由公安機關處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人民警察警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節錄)(2000年8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89號公布 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八條 人民警察的警銜標志由公安部負責制作和管理。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制作、仿造、偽造和買賣、使用警銜標志,也不得使用與警銜標志相類似的標志。
規章及規范性文件
一、《人民警察警徽使用管理規定》(節錄)(2000年3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48號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六條 警徽及其圖案不得用于:
(一)商標、商業廣告;
(二)日常生活的陳設布置;
(三)私人婚、喪、慶、悼活動;
(四)娛樂活動;
(五)其他有礙于警徽莊嚴的場合或者物品。
第九條 對非法持有、使用、制作、仿造、偽造或者買賣警徽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二、公安部《關于嚴禁私自生產、銷售、使用警械、警車、警燈、警用警報器和警服的通告》(1986年10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近來,發現一些單位和個人,私自生產,銷售和使用警械、警車、警燈、警用警報器和警服等人民警察專用裝備,有的在一些物品和車輛上涂印“公安”標志。這種非法行為,造成了人民群眾識別警民的困難。有些地方已經發現不法分子利用人民警察的專用裝備及其仿制品冒充公安人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擾亂社會治安。廣大人民群眾對此反映十分強烈。
為了便于人民群眾正確識別人民警察,保障人民警察莊嚴地維護社會治安秩序,防止不法之徒利用人民警察的專用裝備及其仿制品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特通告如下:
一、警械、警車、警燈、警用警報器和警服是國家規定的人民警察專用裝備,“公安”標志是公安機關的專用標志,除經特許批準的以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一律不準使用。
二、除經公安機關批準的單位以外,嚴禁任何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私自生產、銷售警械、警車、警燈、警用警報器、警服(含現行帽徽、領章、符號、紐扣等專用標志)及其仿制品(顏色相同,制式相仿)。
三、嚴禁在非警用物品和車輛上涂印“公安”標志。違者,除責令其涂掉“公安”標志外,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四、經指定和委托生產警械、警車、警燈、警用警報器和警服的單位,要嚴格執行生產供應計劃,不得進行計劃外生產,不得自行銷售或調撥給其他單位。
五、凡違反本通告的規定,非法制作、銷售和使用人民警察專用裝備和“公安”標志的,一經發現,由公安機關全部沒收制品,并可視情節輕重,對有關人員嚴肅處理。
六、對于違反本通告的單位和個人,任何公民都有檢舉告發的責任。
特此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