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注解與配套(2017年版)
-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 598字
- 2021-09-28 10:57:13
第五章 調解協議
第二十八條 【達成調解協議的方式】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制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制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采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注解
本條規定達成調解協議的方式,包括兩種:一種是簽訂調解協議書;另一種是達成口頭協議。調解協議書是對民間糾紛進行調解后達成協議的書面證明,是一種重要的具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在調解協議書中最好將雙方達成的權利義務內容、履行協議的方式與期限等相關事項載明。其內容依照本法第29條的規定制作,一般需由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調解員簽名并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口頭協議是指經過調解后,當事人之間的糾紛很快得到解決。若其提出不需要制作調解協議書,愿意自覺履行的,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意愿。
應用
50.調解協議是否可采取口頭協議的形式
達成調解協議可以采取口頭協議的形式,制作調解協議書或者采用口頭協議的形式主要根據當事人自己的意愿決定。《人民調解法》沒有對口頭協議的形式作出規定,但在第33條規定了司法確認程序,司法確認針對的是調解協議,并非只針對調解協議書。為了與該規定相銜接,本條規定達成口頭協議后,人民調解員也要將口頭協議的內容記錄在卷。
配套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第10條;《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14-16條;《民事訴訟法》第97條;《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五、八;《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第8-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