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注解與配套(2017年版)
-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 7字
- 2021-09-28 10:57:11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七條 【人民調解的啟動方式】
當事人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以主動調解。當事人一方明確拒絕調解的,不得調解。
注解
本條規定了人民調解的啟動方式以及當事人拒絕調解的處理。根據本條規定,人民調解的啟動方式有兩種,當事人申請調解和人民調解委員會主動調解。
應用
30.當事人申請調解的,應注意哪些問題
(1)申請主體。發生糾紛后,可以由一方當事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共同申請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均應當受理并及時安排調解員進行調解。
(2)申請形式。當事人申請人民調解,可以不拘形式。既可以口頭申請,也可以書面申請。無論采取哪種申請形式,人民調解委員會都應當受理。當事人書面申請調解的,應當填寫《人民調解申請書》;口頭申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填寫《人民調解受理登記表》。
(3)糾紛管轄。人民調解不像訴訟那樣具有嚴格的管轄,但應當遵循與當事人有密切聯系的原則、就近原則和有利于糾紛解決的原則。
與當事人有密切聯系的原則,是指當事人最好選擇與其有密切聯系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如居住地、戶籍地、糾紛發生地、工作單位等設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
就近原則,是指當事人最好選擇與其距離較近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如果糾紛當事人在同一社區,可選擇本社區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如果糾紛當事人在同一單位,可選擇本單位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如果糾紛當事人互相不認識,可選擇糾紛發生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有利于糾紛解決原則,是指當事人最好選擇能夠較好解決糾紛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如果糾紛屬于某一行業領域或者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可以選擇行業性或者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如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等。當事人認為糾紛疑難復雜、涉及面廣或者屬于群體性的民間糾紛,或者跨地區、跨單位的民間糾紛,可以向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跨地區、跨單位的民間糾紛,還可以申請相關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同調解。
(4)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糾紛。人民調解工作沒有專門的受理環節,也不需要給當事人發受理通知書,只要人民調解委員會認為申請事項屬于人民調解的工作范圍,即應開始對糾紛進行調解,即意味著已經受理。如果申請事項應由國家專門機關管轄,不屬于民間糾紛范疇,人民調解委員會應向當事人說明情況,指引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機關提出申請。
此外還需注意,人民調解委員會沒有設置專人負責受理糾紛,當事人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糾紛的,可以向調解委員會的任何人提出。當事人向人民調解員提出調解申請的,必要時人民調解員可以立即對糾紛進行調解,并做好登記工作。
31.哪些情形下人民調解委員會可以主動進行調解
主動調解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沒有當事人申請的情況下,主動為當事人調解糾紛。人民調解組織主動介入民間糾紛的調解,是人民調解組織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也是人民調解有別于其他糾紛解決機制的一大特色和優勢。人民調解委員會主動介入調解,能夠抓住化解矛盾糾紛的最佳時機,使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
人民調解委員會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渠道發現矛盾糾紛:(1)人民調解委員會可以定期對群眾間的矛盾糾紛進行排查,發現糾紛就要及時化解,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升級。(2)基層人民政府要求人民調解委員會主動介入調解糾紛。基層人民法院、公安部門或者政府有關部門發現適宜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解決的矛盾糾紛,也可以及時告知人民調解委員會,由人民調解委員會主動介入。(3)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工作中發現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員在調解糾紛時,可能發現相關聯的其他矛盾糾紛,此時,人民調解委員會可以主動調解該糾紛。(4)社會組織、群眾向人民調解委員會反映的矛盾糾紛。群眾發現矛盾糾紛,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反映。人民調解委員會認為適宜調解的,可以主動調解。
32.當事人拒絕調解的,人民調解員應如何處理
根據自愿原則,在人民調解過程中,當事人不愿再繼續調解的,可以隨時要求終止調解。根據本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拒絕調解的,不得調解。當事人明確拒絕調解主要有以下三種情形:(1)一方當事人申請調解的,另一方當事人明確拒絕調解;(2)雙方當事人均未申請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主動調解的,一方或者雙方當事明確拒絕調解;(3)在調解的過程中,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明確拒絕調解。
當事人拒絕調解,需要以明示的方式表達出來,即以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告知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人民調解員不愿接受調解或者不愿繼續調解。當事人對人民調解工作不滿意或不配合,但沒有明示拒絕調解的,不屬于拒絕調解。
對于當事人拒絕調解的,人民調解員應當終止調解,并根據本法第26條的規定,告知當事人可以依法通過仲裁或者行政、司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發現糾紛有可能激化、甚至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應當根據本法第25條的規定,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配套
《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第7條;《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第2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