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用版)(2017年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573字
- 2021-09-17 11:58:50
第十四條 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30年。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農民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理解與適用
[承包合同]
個人或農戶要獲得承包經營權,應當與該片土地的經營管理者簽訂合法有效的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合同當事人包括發包方和承包方:發包方是作為集體土地經營管理者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承包方應是作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農民。承包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應當享有合同約定的權利并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尤其是承包方的承包經營權是法律保護的重點。
[承包經營的期限]
目前國家在農村的政策已經明確新一輪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要30年不變。根據《物權法》的具體規定,耕地的承包期為30年;草地的承包期為30-50年;林地的承包期為30-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延長。
[承包經營權的變更]
為了維護承包經營關系的穩定和農民的土地利益,法律對承包經營權的變更采取了比較嚴格的限制措施,首先要征得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然后還須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條文參見
《物權法》第59條;《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3-17、20、50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典型案例指引
1.周某某不服某市人民政府注銷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決定被駁回案(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2〕常行終字第119號)
案件適用要點:《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條規定:“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但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并不改變農戶對集體土地原始的承包權利。農戶在第一輪承包中享有的承包權在第二輪承包中繼續保持穩定,在二輪承包中需要對土地承包經營進行調整的,調整方案須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并報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審批。以流轉方式獲得承包土地一定年限內使用權的一方,僅屬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受讓主體,頒證機關為其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屬發證對象錯誤,頒證機關有權進行自我糾正,注銷該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王淑榮與何福云、王喜勝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保障民生第二批典型案例之一)
案件適用要點:王淑榮作為城市居民,在二輪土地延包中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第一,王淑榮于1992年1月將戶口從王振學家遷至白城市新立派出所轄區內落戶。《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規定:“承包期內,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可見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是喪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條件。由于目前我國法律沒有對農村居民個人喪失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條件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因此,只能比照法律中最相類似的條款進行認定,上述規定應當成為認定在第二輪土地承包中,王淑榮是否對王振學家承包的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法律依據。此時王淑榮的戶口已經遷入設區的市,成為城市居民,因此不應再享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當地第二輪土地承包仍依照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條之規定,以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為單位。延包的含義是只丈量土地,不進行調整。符合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王淑榮此時已不是王振學家庭成員,在二輪土地延包中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第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是民事案件中認定當事人是否具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