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實用版)(2012年版)
-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 3266字
- 2021-09-10 17:44:07
第二章 受案范圍
第十一條 受案范圍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理解與適用
[行政處罰案件]
行政處罰是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組織,基于行政管理職權,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實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我國《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新種類的設定權屬于全國人大和國務院,其他機關無權設定。
[行政強制措施案件]
根據我國《行政強制法》第2條第2款的規定,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
[行政許可案件]
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例如相關的行政機關向相對人頒發駕駛執照、營業執照等。
[行政裁決案件]
(1)某些民事爭議必須經過行政裁決后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①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②取得實施強制許可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付給專利權人合理的使用費,其數額由雙方協商;雙方不能達成協議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裁決。專利權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關于實施強制許可的決定不服的,專利權人和取得實施強制許可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關于實施強制許可的使用費的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2)某些民事爭議既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也可以經行政裁決后提起行政訴訟,并一并需求解決民事爭議:①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②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行政確認案件]
行政確認,是指行政機關依職權或應申請,對法律上的事實、性質、權利、資格或者關系進行甄別和認定,以法定方式予以宣告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確認如果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產生實際影響,當事人可依法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注意,下列情形是或一般認為是行政確認,但依法不可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①經登記的婚姻具有無效情形的,只能申請法院宣告婚姻無效;②經登記的婚姻具有可撤銷情形的,只能向婚姻登記機關或者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③對公證書內容發生的爭議以及公證過錯賠償爭議,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④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只可依法申請再次鑒定;⑤交通事故認定書,依法不可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⑥工傷保險中的勞動能力鑒定,只可申請再次鑒定。
[行政強制執行案件]
根據我國《行政強制法》第2條第3款的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相鄰權、公平競爭權案件]
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其相鄰權或者公平競爭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行訴解釋》第13條第(一)項)
[反傾銷、反補貼行政案件]
(1)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對下列反傾銷行政行為提起的行政訴訟:①有關傾銷及傾銷幅度、損害及損害程度的終裁決定;②有關是否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以及追溯征收、退稅、對新出口經營者征稅的決定;③有關保留、修改或者取消反傾銷稅以及價格承諾的復審決定;④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起訴的其他反傾銷行政行為。(《反傾銷規定》[1]第1條)
(2)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對下列反補貼行政行為提起的行政訴訟:①有關補貼及補貼金額、損害及損害程度的終裁決定;②有關是否征收反補貼稅以及追溯征收的決定;③有關保留、修改或者取消反補貼稅以及承諾的復審決定;④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起訴的其他反補貼行政行為。(《反補貼規定》[2]第1條)
[商標評審委員會、專利復審委員會處理的案件]
(1)當事人對商標局的下列行為不服的,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①駁回商標注冊申請、不予公告;②就初步審定、予以公告的商標提出的異議所作裁定;③撤銷注冊商標的決定。
(2)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維持或撤銷注冊商標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3)專利申請人對國家知識產權局駁回申請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專利復審委員會請求復審;專利申請人對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復審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起訴。
(4)當事人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專利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起訴。
[勞動監察案件]
當事人不服勞動行政部門根據《勞動法》的規定作出的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行政處理決定書,依法可提起行政訴訟。但勞動行政部門作出的關于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勞動監察指令書,不屬于具體行政行為,不可提起行政訴訟。
?條文參見
《行政強制法》第8條;《行政處罰法》第8、9條;《行政許可法》第7、8條;《行政復議法》第5條;《對外貿易法》第4、66條;《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4、61條;《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于對公安機關采取監視居住行為不服提起訴訟法院應否受理問題的電話答復》;《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于公安機關未具法定立案搜查手續對公民進行住宅人身搜查被搜查人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可否按行政案件受理問題的電話答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不服政府或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對爭執房屋的確權行為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作何種案件受理問題的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事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分立的決定不服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作為何種行政案件受理問題的復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當事人以衛生行政部門不履行法定職責為由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應否受理”的答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受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等案件問題的批復》;《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于征收城市排水設施有償使用費發生糾紛案件受理的答復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不服計劃生育管理部門采取的扣押財物、限制人身自由等強制措施而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應否受理問題的批復》;《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于對當事人不服公安機關采取的留置措施提起的訴訟法院能否作為行政案件受理的答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少年收容教養”是否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答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事人不服教育行政部門對適齡兒童入學爭議作出的處理決定可否提起行政訴訟的答復》;《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關于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訴訟的電話答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出具介紹信的行為是否屬于可訴具體行政行為請示的答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配套解讀與案例注釋(配套解讀與案例注釋系列)
- 最新民政優撫政策法律匯編(注解本)
- 中國行政法
- 法治的求索與吶喊(案析與訪談卷)
- 人工智能與網絡法治疑難問題研究
- 中華人民共和國征收拆遷補償法典:注釋法典(2018年版)
- 行政規制論叢(二○一六年卷 總第七卷)
-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釋義(2018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附新舊條文對照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法律法規全書(含相關政策)(2017年版)
- 拆遷維權實務及案例解析
- 房產糾紛案例大全:房屋權屬、買賣、租賃、征收補償、居間、繼承、贈與
- 非營利組織法譯匯(3):英國慈善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典:注釋法典(2014年版)
- 生態法治新時代:從環境法到生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