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跳班生考第一
- 芳林③:根在芳林——我的家國情
- 薛日旺 薛漢權 薛有勤主編 薛漢權口述 薛日旺整理
- 1501字
- 2021-09-26 09:31:56
千金難買少年窮。讀書像萬里長征,有人一步步前進,也有人走中帶跳,闖過了關。
我樸實、勤奮。父母遺傳給我的優秀品質是一不懶,二不假,勤與誠,成為我少年時期最寶貴、終身受用的財富。
我把求生的做工的勁用在學習上,學習對我是多么輕松(也許別人感到厭倦)。貧窮,使我沒有對吃喝玩樂的追求,使我被人看不起,但少了你來我往的社交活動,我反而有充分的時間學習。
我借用黃瑾光小孩等人讀過的課本。星期日,我戽魚蝦、賣田螺,換錢買練習本;我回家外膳,走路時背英語單詞和讀古詩詞;我穿老祖宗遺留下的老人衣褲,改短就可;早點,有時是家里帶來的隔夜冷飯,有時是紅薯干,有時是餓著肚子熬到中午放學……
我從不遲到早退,在公共場所從不喧嘩吵鬧;打架鬧事與我無緣。學生值日或勞動課,我盡力而為;我身體因營養不良而矮小瘦弱,對球類力不從心,但跑跑跳跳并不差過別人;我常在圖書閱覽室里面看書,我如饑似渴地求知識。
第一學期結束,我就以全校學科成績最優、操行、體育成績及格,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獎學金,第一名的獎學金可抵交下學期開學時要交的全部費用。此后的個個學期,我都以勤奮和遵守校規,拿下了頭名獎學金,保證我得以完成學業。
我不能對不起生我育我的母親,她為我受了太多的苦。我要幫助母親看田水、拔雜草……為了趕上課時間,我有時筋疲力竭。一些懶惰的同學要我替他們完成作業,考試時要我做“槍手”。我不敢做,也不愿做。
我是靠獎學金維持學業的,我勢在必得,一旦失去,我就不能繼續讀書,我必須保住我的第一名。
一部分同學向班導師(班主任)發難,說我自私,只顧自己,不幫助人。他們找不出我別的毛病,就企圖在操行上搞垮我。他們捏造說:我各科都有兩本練習,一本故意寫錯,讓同學抄了上交;一本正確,我交老師。他們又無中生有,說:考試時,上半節課我將試卷全部寫錯,待同學照抄錯的答案后,下半節課,我才猛改過來,“獨撈”了唯一的最優。
這些一想就能判定是謊言的話,神奇荒唐到令人拍案驚奇。我這樣難找來的錢,容許我同時買兩套練習本嗎?我有做兩套練習的時間嗎?考試時間緊而短,為了保證拿下最優答案,容許我分心造假嗎?
人言可畏!他們包圍班主任,他們公然在教室、宿舍叫我selfish,叫我“老舍”(竟然污損到名作家),認為我從此日夜惶恐不安,成績就會垮下去。但事實始終是事實,事實不以若干人的謊言而轉移,在部分同學日夜嘲諷的環境里,我受得了、抵得住,因為我從沒做虧心事,沒有害人,我坦蕩。縱使我學習上沒有盡力幫助人,也是出于我當時(貧困,欠缺社交活動,拼命顧著讀好自己份下的書)的無奈,我實在沒有錯。也因此,任人怎樣打擊,我依然旗幟不倒。
歷屆的班導師為我擔了心。他們無法勸止一些同學無事生事,人云亦云,但他們對班中同學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了如指掌,特別令我刻骨銘心、永世不忘的是導師謝煥新(后來知道他是中共地下黨員),為人正直,主持公道,他深知獎學金是我的救命錢。他義不容辭,為我寫下了如實的操行評語,并在每個學期結束前有各班導師參加的學校評獎會議上,將我的實際情況與一些同學對我的議論全面匯報,并坦誠地申述其個人的看法與評定結論,使我的操行成績終于合乎乙等以上的獲獎規定而未被讒言毀于一旦。如果沒有歷屆導師的公道、誠實和愛心,沒有李鎮校長(1941年春起任校長)的謹慎認真和負責任,也許我的學業在初中時早就夭折了。
我讀完初中第五學期,1943年1月,臨中有了自己初中的畢業班1—3班,學校順理成章辦高中,我以同等學力報考,竟以第一名考取。先我讀早半年的三個班的同學給我讓路,外地來報考的數百畢業生,也被我比下去了。
我又一次成了社會新聞。畢業生考不過肄業生,有錢娃比不上養牛郎。
兩年半的苦讀,勝讀三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