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被解雇了
- 芳林③:根在芳林——我的家國情
- 薛日旺 薛漢權 薛有勤主編 薛漢權口述 薛日旺整理
- 1571字
- 2021-09-26 09:31:56
在富川中學,我以黃弗順的名字訂了《新華日報》和一些進步的書,先是寄到仁義上街何慶文同學處,后來被縣郵局韋璋(當年監督郵件者)發覺,收到警告;干脆寄到學校,被毛呈琳校長和胡維翰老師發現,把我罵了。我當時是重慶《科學與生活》之友(進步科學工作者組織),信函往來都受到監視。
1946年暑假,唐姚宋老師去桂林,我無法再留富川,我不能再在這里扛空飯碗。同學們雖懇留我,我也不得不在七月底悄悄離開。新華日報社朱光曾給信何慶文,問黃弗順去了何處?
我在家住了一段日子,同村的薛維綸回家時路過我家,見我賦閑在家。他聽朋友說,信都中學正缺數學教師,龍井人黃炎燊在信都任縣長,他說能為我推薦。
幾天后,薛維綸告訴我,信都中學同意聘我為教師,解決了飯碗問題,我當然歡喜。不久,薛維綸被提升為三青團懷集分團干事長,他上任后要發出一封《告懷集青年書》,要我替他代寫。他隨身帶來三青團書刊的樣板,叫我依樣畫葫蘆,改頭換尾,不全文照抄即可。他既給我介紹了工作,這“小事一樁”,只需將三青團的陳言爛語照樣拼湊成一篇文告(稍懂文字的人,即能勝任此項工作),我為他做了。
我去了信都中學教書。校長是中大人類學系畢業的張××,總務主任張××是校長的叔父。教導主任黃××。我已是第二次教中學,很受同學歡迎,半年后學校將我留任。
1947年春,老師選舉我為學?!敖洕宋瘑T會”主任委員。校長叔侄二人串通一氣,學校經費收支不明不白,我根據老師的揭發,稽核后對部分單據不同意開支,校長叔侄二人遷怒于我。
1947年三月中旬,信中老師創辦《信聲報》,湊錢買了油印機。黎顯聲有朋友當官,有辦報的社會關系,被推為發行人,寧松榮為主編。第一期試刊為壁報,就貼在校門過道的墻上,群眾非常擁護,附近街道的群眾也來觀看。試刊前,黎老師已到縣府備案,縣府批準“按法規辦理”。第二期起,改油印,八開四頁,每期印150份,只收成本,很快在校內賣完了。第三期加印100份,向校外銷售,鄰近的小學老師、居民爭著買。
黃縣長之女文慈、侄文池都是信中學生,報紙公開出版,他很容易找得到。第三期后,他召見了黎顯聲,問及稿源及作者。黎據理力爭,刊發文章皆遵循“三民主義的建國方針”。黃縣長點著第二期的《墨墨黑的雜感》、第三期的《從這邊到那邊》《路上拾來的文章》……“這些文章,與共產黨的文章,同一個音調,說現在社會這里不好,那里不對,反國民黨,反政府?!崩枥蠋煕]有告訴他,這些文章是黃縣長介紹來的薛老師寫的。
兩天后,縣府勒令信聲報要先向廣西省新聞審查委員會申請登記,并把第四期全部稿件隨同送審。
有理走天下,我們編輯部并未被嚇怕。一面將辦《信聲報》的申請報告交縣府審批上報,一面組稿,將包括我寫的《寓言兩篇》《老鼠上天平》在內的第四期稿件送審……石沉大海,一張受信都人民歡迎的《信聲報》被永遠拖垮,被扼殺了。不久,我們在貼第一期壁報處貼出了《休刊啟事》。
信聲報事件后,黃縣長找我談過話,問一些稿件是否是我寫的,我避而不答,只說:“作者有感而寫,話并未說錯?!彼蚤L者的口吻,告誡我“不要跟別人亂跑?!彼荒懿怀姓J,我學歷不高,但我很受學生歡迎,學校叫我多上些課,我從未斤斤計較。他女兒、侄兒都說我忠誠于教育事業。
與此同時,周慶云老師在紀念周上,公開說我是共產黨的尾巴。
1947年暑假一開始,張校長一紙通知,以“教學成績十分平庸,給予解雇”為借口,將我辭退了。當著張的面前,指著他給我的通知,我直陳他荒唐。我成績十分平庸,為何連教連任,為何由兩班課增為三班,校長豈不誤人子弟?是我平庸還是校長平庸?他啞口無言。
為了對學生有個交代,我離校前還去縣長家,找到他的女兒、侄兒,囑咐他們,以后換了老師,更要勤奮學習。黃縣長當然知道我被解雇的其中原因,他假裝并未指使校長解聘我,竟還做了一個順水人情,通知張校長給我發足暑期兩個月的工資,分文不得克扣。
解聘后,我離開了信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