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編報教書忙
- 芳林③:根在芳林——我的家國情
- 薛日旺 薛漢權 薛有勤主編 薛漢權口述 薛日旺整理
- 1811字
- 2021-09-26 09:31:56
“一夜無糧不駐兵?!薄懊姘辛耍裁炊紩械??!蔽沂歉F人,17歲了,該掙飯吃了。
高中畢業前,我突然收到一封信,高工(西灣高級技工學校)老師秦軍約我去高工走一趟。
我從未出過遠門,星期日一早,我由四塘抄小路去西灣,經人指點,找到了離平桂礦務局不遠的高工,那里有很多原來讀過臨中的同學。秦軍(秦曉)在廣西大學礦冶系畢業后,在總局任技佐,在高工教《礦物學》,因為愛文藝,與曾敏之等有過交往。1945年抗日勝利后,集結在八步一帶的許多文化人紛紛東下或北上,在八步日報編副刊的樓棲等也離去。平樂專署專員李新?。姘瞬饺請笊玳L)經人推薦,聘秦軍從1946年2月份(高工放假后)起任八步日報副社長。因為總編刁銘芳、采訪部主任楊復都不變,秦軍要找一個副刊編輯。消息傳出,臨中校友蔣名榮舉薦了我,說我1945年臨中“筆戰”(赤足大辯論)時如何如何……
按常理,我是絕對不合格。一無經歷,二無著作,一個高中畢業的窮學生,做夢也不敢想當報紙編輯。但秦軍從同學談話中了解到:大學者梁漱溟的講稿由我整理;廣西日報的一篇《來論》被懷疑出自我之手;一人與上百人筆戰……他對我另眼相待。
在高工一席話后,秦軍當場拍板?!澳阋辉路莸南掳朐孪鹊綀笊缛涡?,了解一下編輯室、機印房的情況?!?
我是窮到連嘴都顧不上的人,1月15日我離開臨中,16日早上,我就拿秦軍的介紹信去了專署和報社,當天下午就上班試著校對。原校對謝敏指點我一遍,我就認真學。17日起,她校對電訊新聞稿,我校對副刊稿,緊迫時便二人合作,她很快就認可了我的工作。
2月1日前夕,秦軍果然到職,我專任副刊編輯,報社給了我正式的聘書。一日,在副刊《編者的話》中,我講清楚了編輯的心意。
原來的副刊由總編暫代,他用迦因的筆名寫了不少不三不四的東西,滿版是低級趣味的文藝,又如奔清流(國民黨鐘山縣黨部書記謝康壽)的長篇連載,寫的全是風花雪月……我接編后,很多思想進步的文藝習作都上了報。在《詩刊》上轉載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和柳亞子的詩。迦因的文章我做不了主,照樣登;但我以“作者有事,無暇續稿,留后再續”的借口,將奔清流的連載斬了。我自己也以薛漢奇等筆名,寫了《原子彈嚇不了人》,對吹噓美國深表不滿……
于是,刁銘芳問我為何停發奔清流的連載,又問一些文章是誰寫的……為什么發出前不向總編請示?一次次找麻煩。當時,在中共地下黨交通員陳億勛的幫助下,我們得到了重慶寄來的《新華日報》,我有意變革版面,雖得到秦軍的支持,但卻遭到了刁的壓阻。
2月26日,我在一天就接到兩個電報,一封是富川中學唐姚宋老師的,一封是融縣長安中學曾梅先校長的,兩人都曾是臨中老師,知道我的底細,邀我去教書。我母親說富川近些,“唐老師待你好,十分器重你,你該去富川。”
我和秦軍一商量,他早已洞察刁、楊的情況,知道我初出茅廬,無法與這些人周旋,“還是去教書清凈?!彼踔撂孤实卣f,他把一些新華社的電訊改名成路透社的電訊發表,把一些進步文章改頭換面,都被刁告到專署,他已無久留八步日報之意。請我來,又先把我送走,也不失是朋友一場。
2月28日,刊發了《告讀者》后,我離開了報社,想把八步日報副刊編出一個新樣子的愿望胎死腹中。
我在富川中學是頭一回做教師。我做過導生,但上課是第一次。想不到唐老師向學校力薦我任畢業班導師兼數學課。放著幾個大學本科畢業的老師不用,偏用上我,我真怕,句句推辭,就是辭不了。
我又瘦又弱,又矮又小,還沒上課,就聽到同學冷言冷語:“這樣小的,能教我們嗎?”山區的學生比我還大,個別的學生說:“過幾天就趕跑他?!?
第一節課,我自我介紹,是唐老師打電報請我來的。我來試教一下,大家若不滿意,我自己撿包袱。以后我就開門見山,上好第一節數學課。我把教材講明講白,插入一兩句風趣有味的話,把全班的注意力吸引到求知識的興趣上去,課堂靜靜的。
學生不但不趕跑我,同年級另一個班的數學課尚缺著老師上,學生要求學校由我多上了一班課。為了適應我這個矮老師寫黑板,學校在講壇的靠墻邊,增加了可移動的一級墊臺,輪到我上課,學生們就提早把它墊高一層。
看到同學們由不信任我變為歡迎我,我很高興,把教書作為樂事,十分用心。同學們后來對我說:“你不擺架子,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我們信任你?!?
當年的學生,如何慶文、沈祥文、程若天等,后來都很突出。程若天任廣西省教育廳副廳長,我才重上講臺不久,在南寧見他時,他始終以老師之禮待我。教書育人,我永不悔。
初出茅廬,我找到了飯碗,社會接受了我這個窮人的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