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今注(中國古典文學叢書)(簡體版)
- 高亨注
- 5539字
- 2021-09-03 19:56:22
鄘
柏舟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愛上一個青年,她的母親強迫她嫁給別人,她誓死不肯。
一
泛彼柏舟〔一〕,在彼中河〔二〕。髧彼兩髦〔三〕,實維我儀〔四〕。之死矢靡它〔五〕。母也天只〔六〕!不諒人只〔七〕!
二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髧彼兩髦,實維我特〔八〕。之死矢靡慝〔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注】
〔一〕柏舟,柏木船。
〔二〕中河,即河中。
〔三〕髧(dàn淡),頭發下垂的樣子。髦,發辮。古代未成年的男子頭發編成兩個辮,或扎成兩綹,左右各一,叫作兩髦。
〔四〕維,是也。儀,配偶,如同后代所謂“伉儷”。
〔五〕之死,至死。矢,借為誓。靡它,沒有別的心思,指不嫁別人。
〔六〕只,語氣詞。
〔七〕諒,原諒。
〔八〕特,配偶。
〔九〕慝(tè特),更改。
墻有茨
衛宣公死后,其妻宣姜與他的庶子頑公然姘居,生了三個兒子齊子、戴公、文公,兩個女兒宋桓夫人、許穆夫人(見《左傳·閔公二年》)。《毛詩序》認為這首詩乃衛人諷刺宣姜與公子頑,也講得通。詩意很明顯是諷刺貴族統治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
一
墻有茨〔一〕,不可埽也〔二〕。中冓之言〔三〕,不可道也〔四〕。所可道也〔五〕,言之丑也。
二
墻有茨,不可襄也〔六〕。中冓之言,不可詳也〔七〕。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三
墻有茨,不可束也〔八〕。中冓之言,不可讀也〔九〕。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注】
〔一〕茨,蒺藜,蔓生,細葉,開黃花,子有三角刺。古人種蒺藜于墻上,以防盜賊。
〔二〕埽,同掃。詩以埽蒺藜則刺手比喻說“中冓之言”則污口。
〔三〕中冓,中,宮內。冓,借為垢,污垢。又解:冓,借為?,夜也。中?即夜中。又解:冓,借為構,室也。中構即室中。中冓之言指宮內骯臟淫穢之事。
〔四〕道,說。
〔五〕所,若,如。
〔六〕襄,通攘,除去。
〔七〕詳,細說。又解:詳,借為揚,宣揚。《釋文》:“韓詩作揚。”
〔八〕束,捆束。
〔九〕讀,宣揚。
君子偕老
宣姜是齊君之女,衛宣公之妻,衛惠公之母。宣公死后,她又和宣公的庶子公子頑姘居,生了三男二女。這首詩便是諷刺宣姜的淫穢。
一
君子偕老〔一〕,副笄六珈〔二〕。委委佗佗〔三〕,如山如河〔四〕。象服是宜〔五〕。子之不淑〔六〕。云如之何〔七〕?
二
玼兮玼兮〔八〕,其之翟也〔九〕。鬒發如云〔一○〕,不屑髢也〔一一〕。玉之瑱也〔一二〕。象之揥也〔一三〕。揚且之晳也〔一四〕。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一五〕?
三
瑳兮瑳兮〔一六〕,其之展也〔一七〕。蒙彼縐〔一八〕,是紲袢也〔一九〕。子之清揚〔二○〕,揚且之顏也〔二一〕。展如之人兮〔二二〕,邦之媛也〔二三〕。
【注】
〔一〕君子,指衛宣公。偕老,夫妻偕老并不是同時老死,只是男不更娶,女不改嫁,守貞操,成為終身伴侶而已。
〔二〕副,借為,假髻。笄(jī機),簪。珈(jiā加),枝也。六珈即六枝簪子。
〔三〕委佗,顫動搖擺貌。一說:高聳貌。
〔四〕如山如河,簪子有作鳥獸形的,有作魚龍形的,所以說首飾如山如河。又解:河,疑當作阿,大嶺。
〔五〕象,借為襐(xiàng象),鑲也。襐服,衣的周邊領袖都鑲上花邊。
〔六〕子,指宣姜。淑,賢淑,指品德。
〔七〕云,發語詞。
〔八〕玼(cǐ此),玉色鮮明貌。
〔九〕翟,一種女衣,上面繡成或織成野雞的花紋。翟是野雞的一種,長尾。
〔一○〕鬒(zhěn診),黑發。一說:稠發。
〔一一〕髢(dí敵),假發。
〔一二〕瑱(tiàn),耳旁的垂玉,左右各一,以絲繩系之,繩的上端聯在首飾上,下端有穗,垂到胸部。
〔一三〕象,象牙。揥(tì替),搔頭的簪子。
〔一四〕揚且(zǔ祖),疑當讀為瑒琡(chàng‐chù暢觸),都是玉名。晳(xī西),白色。
〔一五〕胡,何也。而,讀為如。此兩句言品德不淑的宣姜為什么像上天那樣崇高?像上帝那樣尊貴呢?
〔一六〕瑳(cuō搓),玉色鮮明潔白。
〔一七〕展:一種女衣,細紗制成,上有谷粒文,丹紅色,夏天所穿。
〔一八〕蒙,蓋上。縐(chī癡),都是細葛布。縐比
更細。
〔一九〕紲(xiè謝),借為褻(《說文》引作褻),貼身內衣。袢(fán煩),夏天穿的白色內衣。
〔二○〕清,清秀。揚,借為陽,漂亮。
〔二一〕顏,容貌。此句言她有著玉一般的容貌。
〔二二〕展,誠然。
〔二三〕媛,美女。
桑中
這是一首民歌,勞動人民(男子們)的集體口頭創作,歌唱他們的戀愛生活。并不是真有這樣的一男三女或三對男女戀愛的故事。
一
爰采唐矣〔一〕?沬之鄉矣〔二〕。云誰之思〔三〕?美孟姜矣〔四〕。期我乎桑中〔五〕,要我乎上宮〔六〕,送我乎淇之上矣〔七〕。
二
爰采麥矣?沬之北矣。云誰之思?美孟弋矣〔八〕。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三
爰采葑矣〔九〕?沬之東矣。云誰之思?美孟庸矣〔一○〕。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注】
〔一〕爰,猶焉也,何也。唐當讀為棠,梨的一種,味甜。采唐就是摘取棠樹的果。
〔二〕沬,衛國的水名,在今河南省北部。
〔三〕云,發語詞。
〔四〕孟,長也。兄弟姊妹中的年長者稱“孟”,其次稱“仲”,其次稱“叔”,最幼稱“季”。姜,是姓。春秋時代,稱女子在她的姓上加上“孟、仲、叔、季”的字樣,如孟姜就是姜家大姑娘。
〔五〕期,約會。乎,于也。桑中,桑林里。又解:桑中,小地名,那里有一片桑林,適于男女幽會。
〔六〕要,通邀。上宮,衛國的小地名。
〔七〕淇,衛國水名,在今河南省北部。
〔八〕弋(yì亦),也是姓。
〔九〕葑,蘿卜。
〔一○〕庸,也是姓。
【附錄】
注〔一〕唐,借為棠。《爾雅·釋木》:“杜,赤棠,白者棠。”樊注:“赤者為杜,白者為棠。”(赤白指果實顏色)《山海經·西山經》:“昆侖之邱有木焉,其狀如棠,名曰沙棠。”郭注:“棠,梨也。”據此,棠即白梨的古名。采棠就是摘取白梨的果實。
唐與棠古通用。《召南·何彼秾矣》:“唐棣之華。”《御覽》一五二引唐作棠。《論語·子罕》:“唐棣之華,偏其反而。”《春秋繁露·竹林》引唐作棠。《爾雅·釋木》:
“唐棣,栘。”《文選·甘泉賦》李注引唐作棠。都是例證。
鶉之奔奔
衛宣公死,其妻宣姜公然與宣公庶子頑姘居,生了三男二女。這首詩是頑的弟弟所作,諷刺頑與宣姜的淫穢行為。
一
鶉之奔奔〔一〕,鵲之彊彊〔二〕。人之無良〔三〕,我以為兄〔四〕。
二
鵲之彊彊,鶉之奔奔。人之無良,我以為君〔五〕。
【注】
〔一〕鶉,鵪鶉,雌雄有固定的配偶。奔奔,《禮記·表記》引作賁賁。奔賁皆借為翸(bēn奔),《玉篇·羽部》:“翸,飛貌。”翸翸,猶翩翩。又解:奔奔,跳行貌。
〔二〕鵲,喜鵲,雌雄也有固定的配偶。彊彊,《禮記·表記》引作姜姜。彊姜皆借為翔,回環飛也。又解:彊彊,鵲鳴聲。詩以鶉鵲均有固定的配偶反比頑與宣姜亂倫姘居。
〔三〕人,指頑。
〔四〕我以為兄,由此可證作者是頑的弟弟。頑的弟弟有公子黔牟,見《左傳·桓公十六年》,不知此詩是否黔牟所作。
〔五〕君,指宣姜。周代人也稱國君夫人為君。《衛風·碩人》:“無使君勞。”君就是衛人稱衛莊公夫人莊姜,可證。
定之方中
狄人攻破衛國,殺死衛懿公,衛人立戴公于漕邑。不久戴公死,衛人立文公。齊桓公率諸侯兵替衛筑城于楚丘,文公乃遷都于楚丘。這首詩就是敘寫文公遷都于楚丘后建筑宮室,經營桑田等事。《左傳·閔公二年》:“衛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務材訓農,通商惠工,敬教勸學,授方任能。元年革車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據此,文公是一個生活樸素,發展經濟,注重教育,任用賢能,復興衛國的比較開明的統治者。
一
定之方中〔一〕,作于楚宮〔二〕。揆之以日〔三〕,作于楚室。樹之榛栗,椅桐梓漆〔四〕,爰伐琴瑟〔五〕。
二
升彼虛矣〔六〕,以望楚矣〔七〕。望楚與堂〔八〕,景山與京〔九〕,降觀于桑〔一○〕。卜云其吉〔一一〕,終然允臧〔一二〕。
三
靈雨既零〔一三〕,命彼倌人〔一四〕,星言夙駕〔一五〕,說于桑田〔一六〕。匪直也人〔一七〕,秉心塞淵〔一八〕。牝三千〔一九〕。
【注】
〔一〕定,星名,又名營室。方中,黃昏時正在天中。古人在定星正中時建筑房屋。
〔二〕于,讀為為(《文選·魏都賦》張注引于作為)。楚宮,楚丘的宮室。
〔三〕揆,度也。古人建筑房屋,立一個竿兒,測度日影,以定方向,所以說“揆之以日”。
〔四〕榛、栗、椅、桐、梓、漆,都是樹名。
〔五〕爰,乃,于是。伐,擊也,彈也。又解:伐琴瑟,伐木以造琴瑟。
〔六〕虛,古墟字,丘也。
〔七〕楚,楚丘。
〔八〕堂,衛國邑名。
〔九〕景山,大山。京,高丘也。又解:景山,山名。京,丘名。
〔一○〕桑,桑林。
〔一一〕卜,把龜甲鉆個孔,用火烤,看它的裂紋以定吉兇,這叫作卜。卜云,卜人說。
〔一二〕允,真也。臧,善也。此句言結果是真好。
〔一三〕靈雨,好雨。零,落也。
〔一四〕命,衛文公下命令。倌人,小臣也,指車夫等。
〔一五〕星,晴也。又解:星,雨止星見。言,讀為焉。夙,早晨。駕,駕車。
〔一六〕說(shuì稅),停車休息。
〔一七〕匪,通彼。此言他是正直的人。
〔一八〕秉心,猶居心。塞,誠實。淵,深沉。
〔一九〕(lái來),讀為騭(zhì質),牡馬也。此句言牡馬牝馬有三千匹。又解:馬七尺以上為
,
牝即高大的牝馬。
蝃
這首詩諷刺一個貴族女子的私奔行為。
一
蝃在東〔一〕,莫之敢指〔二〕。女子有行〔三〕,遠父母兄弟。
二
朝于西〔四〕,崇朝其雨〔五〕。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六〕。
三
乃如之人也〔七〕,懷昏姻也〔八〕,大無信也,不知命也〔九〕。
【注】
〔一〕蝃(dì‐dōng帝東),即虹。先秦人的迷信意識,認為虹是天上一種動物,蛇類。天上出虹是這種動物雌雄交配的現象,色明者是雄虹,色暗者是雌虹,緊緊相依,便是雄雌共眠。此詩以虹出東方比喻男女私通。
〔二〕指,用手指。先秦人認為人用手指虹,虹會使人爛指頭。
〔三〕行,出嫁。此乃指女子私奔。
〔四〕朝,早晨。(jī雞),借為霋(qī妻),云行貌。
〔五〕崇,終了。崇朝,即一個早晨。
〔六〕父母,當作母父,傳寫誤倒。父與雨協韻,若作父母則失韻。
〔七〕如之人,像這個人。
〔八〕昏,通婚。此句說她想嫁人。
〔九〕命,天命。說她不知男婚女嫁是天命注定。又解:命,父母之命。
相鼠
衛國貴族統治階級荒淫無恥,不守禮法。衛人作這首詩諷刺他們。
一
相鼠有皮〔一〕,人而無儀〔二〕!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二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三〕!人而無止,不死何俟〔四〕?
三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五〕?
【注】
〔一〕相,視也。詩以老鼠有皮比喻貴族也披一張人皮,實際上還不如鼠。
〔二〕儀,讀為義。
〔三〕止,借為恥。
〔四〕何俟,等待什么。
〔五〕遄(chuán傳),速,快。
【附錄】
注〔二〕儀,當讀為義,即“禮義廉恥”之義。義儀古通用。
注〔三〕止,疑借為恥。止恥古音同,可通用。又《廣雅·釋詁》:“止,禮也。”可備一解。
干旄
衛國一個貴族乘車去看他的情人,作此詩以寫此事。
一
孑孑干旄〔一〕,在浚之郊〔二〕。素絲紕之〔三〕,良馬四之〔四〕。彼姝者子〔五〕,何以畀之〔六〕?
二
孑孑干〔七〕,在浚之都〔八〕。素絲組之〔九〕,良馬五之〔一○〕。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三
孑孑干旌〔一一〕,在浚之城。素絲祝之〔一二〕,良馬六之〔一三〕。彼姝者子,何以告之〔一四〕?
【注】
〔一〕孑孑,特出貌。干,通竿(《左傳·定公九年》引作竿),旗竿。旄,一種旗竿頭上飾有牦牛尾的旗。
〔二〕浚,衛國邑名。郊,城外。
〔三〕紕(pí皮),繩帶也,指馬轡,即馬韁繩。之,語氣詞。此句言用白絲做的馬韁繩。
〔四〕四之,一車駕四匹馬。
〔五〕姝,美好。子,女子,指貴族的情人。
〔六〕畀(bì必),贈予。
〔七〕(yú俞),一種畫有或繡有鷹雕之類的旗。
〔八〕都,城邑也。
〔九〕組,寬帶也,指馬韁繩。
〔一○〕五之,一車四馬,再加上從人騎的一匹馬。
〔一一〕旌,一種竿頭用五色鳥羽以為飾的旗。
〔一二〕祝,讀為?(zhù),帶也,指馬韁繩。
〔一三〕六之,一車四馬,再加上從人騎的兩匹馬。
〔一四〕告,講。
載馳
這首詩是許穆公夫人所作。她是衛宣姜和公子頑所生,出嫁于許穆公。狄國攻破衛國,殺死衛懿公,衛人立戴公于漕邑。不久戴公死,衛人又立文公。她知道衛國遭此浩劫,要回衛國去吊問衛君,可是封建教條不許可,許國統治者不準她去。她走到半路上被追回,因作此詩。(見《左傳·閔公二年》)
一
載馳載驅〔一〕,歸唁衛侯〔二〕。驅馬悠悠〔三〕,言至于漕〔四〕。大夫跋涉〔五〕,我心則憂。
二
既不我嘉〔六〕,不能旋反〔七〕。視爾不臧〔八〕,我思不遠〔九〕。既不我嘉,不能旋濟〔一○〕。視爾不臧,我思不〔一一〕。
三
陟彼阿丘〔一二〕,言采其蝱〔一三〕。女子善懷〔一四〕,亦各有行〔一五〕。許人尤之〔一六〕,眾穉且狂〔一七〕。
四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一八〕。控于大邦〔一九〕,誰因誰極〔二○〕。大夫君子〔二一〕,無我有尤〔二二〕!百爾所思〔二三〕,不如我所之〔二四〕。
【注】
〔一〕載,猶乃也,發語詞。馳、驅,車馬疾行。
〔二〕唁,吊問別人的災難或喪事。
〔三〕悠悠,遠行貌。
〔四〕言,猶爰,于是。漕,衛國邑名。
〔五〕跋,登山。涉,渡水。此言許國大夫來追她回去。
〔六〕嘉,贊成。
〔七〕旋,還。反,同返。此句指不能回衛國。
〔八〕臧,善也。此句言我看你們的主張不對。
〔九〕不遠,指不錯。
〔一○〕濟,渡水。由許國到漕邑,要渡過不少水,所以說旋濟。
〔一一〕(bì必),閉也,指止息。又解:
,讀為紕謬之紕,錯誤。
〔一二〕陟(zhì至),登也。阿丘,丘名。
〔一三〕蝱(méng萌),一種藥草,今稱貝母。
〔一四〕善懷,多思念,指思念衛國。
〔一五〕行,道路。此句言各人有自己的道路。
〔一六〕許,許國。國都在今河南許昌。尤,指責。
〔一七〕穉,同稚,幼稚。
〔一八〕芃(péng蓬)芃,草木茂盛貌。
〔一九〕控,往告也。
〔二○〕因,請托。極,至也。此句言衛國向誰求援,誰就能來。
〔二一〕君子,統治階級的通稱。
〔二二〕有,猶或也。此句言不要責備我。
〔二三〕百爾所思,你們有千百個主意。
〔二四〕之,往也。此句言不如我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