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十一中隊
  • 樊希安
  • 2495字
  • 2021-09-02 14:02:34

3

“王副指導員!”申力明和幾個戰士的呼喚,打斷了王永學的沉思。他們顯然是執行任務歸來,手中的彈藥箱是拎著的,輕飄飄的,內中的手榴彈已經銷毀。

“手榴彈都銷毀了嗎?”王永學問。

“銷毀了,全都報銷了!”戰士王新安興沖沖地回答,“這下可過投彈的癮了。我自小就愛投手榴彈。在農村是投教練彈,一次民兵訓練,我一手榴彈投出去,把一戶人家的房蓋砸了個窟窿,人家追到我家,我父親打我一頓,又把人家房子補好才算了事。”王新安說起他在農村投彈的趣事。

“你們投彈沒有引起老百姓不滿吧?”王永學問他們幾個。

“沒有!我事先做了勘察,是選沒有老百姓的地方投擲的。只是有兩顆手榴彈沒有爆炸。”申力明說。

王永學追問:“你確認?”

申力明說:“確認,每一顆手榴彈投出去后,我們都要聽到爆炸聲才繼續,只有兩顆手榴彈沒有聽到爆炸聲。”那幾個戰士也都點點頭。

申力明看王永學陷入沉思:“有什么問題嗎?副指導員?”

“有問題!你們想想,有兩顆手榴彈沒有爆炸,而且目前不知去向。要是被當地老百姓遇到怎么辦?被他們撿去了怎么辦?假如爆炸性能存在,這不是遺留下后患了嗎?我們部隊在鏡鐵山執行任務這么些年,當地老百姓對我們多么貼心支持呀!我們現如今要離開了,卻給他們留下了后患,把兩顆未爆炸的手榴彈留在了他們經常出沒的地方,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讓他們撿到了當榔頭使用怎么辦?要是真闖下禍端,我們內心會一輩子不安呀!”王永學說。

申力明和另幾個戰士聽王永學這么一說,心里也害怕了,說:“我們沒想那么多,那現在怎么辦呀?”

王永學說:“亡羊補牢猶未晚也,我現在就帶你們返回剛才投彈的地方,我們就是一寸一寸地排查,也要把沒有爆炸的手榴彈找回來。”

幾個戰士齊聲說“好”,就跟隨著王永學走回北大河上的吊橋。此時他們“過把癮”的興奮已悄然退去,心頭沉甸甸的。

站在剛才戰士們投擲手榴彈的山頭向下看去,眼前溝壑林立,山谷起伏,若從這里找出兩顆投出未爆的手榴彈,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一塊礁石,談何容易?王永學雖知不易也要行之。好在他在這里生活工作多年,對鏡鐵山像對老朋友一樣熟悉。對這里的山峰,就像熟悉自己的十個手指;對這里的山溝溝,就像熟悉自己臉上的每一道皺紋。

鏡鐵山在1955年之前,只是作為祁連山西段的一部分而存在,一直默默無聞,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它是隨著新中國加強鋼鐵建設而逐步聞名于世的。

有史料記載,1955年2月27日中南海召開國務會議,毛澤東主席在會上說:“全國六大區都應有鋼鐵基地,目前只有西北沒有,使我難以安枕。我盼望老李(地質部部長李四光)、長工(地質部副部長何長工)和同志們能在兩三年內給我一個好消息!”號令一出,在西北建設鋼鐵基地就引起了上上下下的重視。而要建立西北鋼鐵基地,首先得解決鐵礦石來源問題。為此,地質部和西北地質局加大了在西北找礦的力度,先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僅投入的人力就多達1500人。

1955年8月,西北地質局645隊四分隊工程師嚴濟南,地質員陳鴻玉、鄢少華等人進入祁連山找礦,途中遇到當地藏族同胞柴昂阿萊什登(漢名:余學仁),柴昂阿萊什登告訴他們,在他經常牧羊的地方,有鏡子一樣閃光的礦石。在這位熱心藏胞的帶領下,地質隊在頭道溝發現黑色鐵礦床。10月23日,645隊二分隊由地質技術員秦士偉、警衛員劉棟帶領一行9人,沿討賴河(下游稱北大河,是河西走廊內陸河黑河水系最大支流)南下普查銅礦,經當地藏胞黃學誠、郎生壽報礦,并由他們做向導,在嘉峪關南78公里的討賴河西岸發現大型鐵礦山露頭。由于此地河畔有白樺樹,這一礦區故名“樺樹溝礦”。11月15日,645隊二分隊工程師陳鑫與技術員秦士偉等人在樺樹溝發現菱鐵礦,從而確定了該礦的工業價值。就在這次探礦返回時,又在樺樹溝東2.3公里處發現一座大型鐵礦,命名為“黑溝礦”。12月2日,645隊二分隊以秦士偉任小分隊分隊長,帶領地質員王大可、測量員陳慶順、警衛員劉棟等十多人,由當地藏胞余學仁協助,復入樺樹溝測礦。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歷時一個月完成繪制《樺樹溝地形地質監測圖》任務。根據這張圖測算,該鐵礦儲量為2.9億噸,這一數據也被以后的地質鉆研結果所證實。1959年甘肅省人民政府根據礦石的主要成分,將樺樹溝礦和黑溝礦命名為鏡鐵山礦。從此,甘肅省地圖和中國地圖上才有“鏡鐵山”的名字和標識。

王永學作為鏡鐵山礦的建設者,也作為中隊的政工干部,他對鏡鐵山建礦的歷史感興趣,也非常熟悉。每年給新兵們上課,或新兵到連隊后進行第一次培訓,他都要認真詳細地講解鏡鐵山的來歷和地質隊員找礦、探礦、測礦的過程,每一個找礦隊員的名字,他都記得清清楚楚,講得清清楚楚,連協助找礦的那些藏胞不太好記的名字,他都說得準確無誤。他認為,只有講清鏡鐵山礦的來歷,才能讓戰士們知道,我們為什么在這里奮斗,從而知道自身的使命;講清每人的貢獻,就知道我們的奮斗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的,經過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那些住在這里的藏族同胞,也為找礦建礦做出過貢獻,從而更能增加軍民團結一家親的情感。

王永學自然也了解地質工作者為發現鏡鐵山礦付出的艱辛和做出的犧牲。左側高聳的鳳凰峰就是一個證明。鳳凰峰的命名不是來自一個美麗的傳說,而是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645隊有名叫苗淑娟的女地質隊員,這位長春地質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年輕、漂亮、美麗而執著。在探礦中,為獲取樺樹溝礦區不遠處一座山的頂峰巖石標本,她與隊友攜手登攀,在采集好樣本準備下山時,不幸墜下山崖,為新中國的地勘事業獻出了年僅25歲的生命。人們為了紀念她,將她墜落的那座高高聳立的山峰稱之為“鳳凰峰”。王永學曾多次帶戰士們來山下憑吊,呼喚烈士的名字,為她獻上山中采來的野花。教育戰士們不能忘記為我們過上幸福生活而犧牲的那些人,懂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必要時為鋼鐵建設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像苗淑娟一樣,共有11名地質工作者為找礦獻出了寶貴生命。鏡鐵山一座紀念碑上,鐫刻著他們的名字,這些名字與日月同輝,永遠活在鏡鐵人的記憶中,成為鼓勵干部戰士獻身礦山的榜樣和拼搏進取的精神力量。說來也真巧,找礦犧牲的地質隊員正好是11名,和“罐籠事件”犧牲的干部戰士人數相同,十一中隊干部戰士為此也尤為敬仰這些為找礦犧牲的11位烈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苏市| 兴隆县| 肥东县| 开封市| 三河市| 萍乡市| 雅江县| 房山区| 阿鲁科尔沁旗| 石楼县| 浦江县| 高要市| 林甸县| 徐汇区| 固镇县| 浦城县| 进贤县| 潮州市| 汉川市| 若尔盖县| 张掖市| 综艺| 天全县| 延安市| 固原市| 江安县| 获嘉县| 木里| 稻城县| 明水县| 海伦市| 永宁县| 吕梁市| 沙坪坝区| 驻马店市| 和林格尔县| 天祝| 方城县| 广南县| 临猗县|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