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望江南

超然臺作[1]

春未老[2],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3]。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4],酒醒卻咨嗟[5]。休對故人思故國[6],且將新火試新茶[7]。詩酒趁年華。

【解讀】

熙寧九年(1076)寒食后作于密州。

此時的密州比年歉收,盜賊遍野,四方賓客不至,作為州長的作者也只能靠采枸杞和野菊充饑。但他不以為苦,反而貌加豐,發變黑,重修舊臺,日日登臨,所謂“臺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余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超然臺記》)也。

上片以白描手法寫登臺所見四周春景。“半壕”七字,句中自成對仗,筆觸簡練,景色宛然。下片繼寫景之后感懷。寒食甫畢,即為清明,踏青掃墓,惹人鄉情。酒醒之后,不禁“咨嗟”,為何“咨嗟”?“對故人思故國”之故也。然而句前分明冠以“休對”二字,表明作者于“咨嗟”之后,又否定了自己的“咨嗟”,應該如何去做呢?煞尾二句便是回答:趁年華尚及,新火新茶,樽酒吟詩,以驅遣懷鄉的愁思吧。詞作末三字“趁年華”與首三字“春未老”呼應,看似平易,實頗巧妙。“趁年華”者,趁人的年華,也趁“春未老”的年華;寫人,也是寫自然。“春未老”者,春光尚存,人的年華也尚存;寫自然,也是寫人。寂寥的心境中始終存有溫暖的希望之火,這與《超然臺記》中的樂天與曠達又形成了另一種呼應。


[1] 超然臺:在密州北城,本為前人所筑舊臺,其時已廢,作者于熙寧八年(1075)底重加修葺,其弟蘇轍為取此名,寓“超然不累于物”則“無所往而不樂”之意。參蘇轍《超然臺賦序》和東坡《超然臺記》。

[2] 老:此為“盡”義。

[3] 壕:護城河。

[4] 寒食:春秋晉介之推輔佐晉文公重耳歸國后,不愿出仕,隱居山中,重耳放火逼其出山,遂抱樹而死。為表悼念,重耳禁止在其死日生火。后相沿成俗,禁火三日,只吃冷食,遂成節日,時在清明(陽歷四月五日或六日)前一日或二日。梁宗懔《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5] 咨嗟:嘆息。

[6] 故國:此指故鄉。

[7] 新火:寒食禁火后重生之火。杜甫《清明二首》之一:“朝來新火起新煙。”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新茶:寒食節禁火前采摘焙制的茶,又叫火前茶。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六引《學林新編》:“茶之佳品,造在社前;其次則火前,謂寒食前也;其下則雨前,謂谷雨前也。”白居易《清明日送韋侍御貶虔州》:“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平凉市| 历史| 徐水县| 淮北市| 缙云县| 沿河| 霸州市| 光泽县| 万安县| 同德县| 台东县| 涟水县| 和硕县| 论坛| 吴堡县| 葵青区| 水城县| 垦利县| 襄城县| 杂多县| 汝州市| 浦江县| 吉安市| 沛县| 孟连| 巴彦淖尔市| 娄底市| 乌苏市| 伊吾县| 古田县| 桓台县| 镇雄县| 宝鸡市| 三江| 清徐县| 文登市| 宝应县| 甘谷县| 德令哈市|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