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中國古代文明的表象和特征

第二個問題講一下中國古代文明的表象和特征。剛才我說是用區域文化理論類型來討論問題,我們討論某個地方,今天往小里說,比如到中國,看看中國有長城,有兵馬俑,當然秦始皇陵有地面遺址,還有地下遺址;到埃及,有獅身人面像,有金字塔;到希臘、羅馬有神廟遺址,還有很多東西。這些東西是古代文明留下的地面遺跡。事實上,我們說到中國,說到某個省或某個地方,也有很多地面遺跡,這些地面遺跡是存在于地面的,我管它叫表象。

我們再延伸一下,地下的也可以算。地下挖出的東西也可以作為遺存遺跡,這是我強調的一點。這些遺存遺跡作為表象,比如說,講我們中華文明幾千年的輝煌歷史,地表什么也沒看到,不能說不可以,但是地表沒有,地下挖出來也能證明。所以說,很多時候我們討論一個問題,說你這個地方有什么什么文明,更多是要通過考古發掘。比如發掘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證明它有那些遺存。這些遺存,我們統稱為表象。但表象太多了,這些東西可能內容很多,很豐富,但是它最具代表性的東西就叫特征。表象有很多,七個、八個、九個、十個都可以,但特征是具有共性的東西。表象更具有個性和特殊性,特征是共性、普遍性的東西,這就是表象和特征。看一個文明,我們不光看它的表象,還要找它的特征,個性更有特點,但特征是共性的東西,必須有。關于中國古代文明的表象和特征,就說到這里。

我們今天講早期國家的形成,過去一般講,按照世界史的觀念,就講三個要素。簡單地說,第一,有沒有文字;第二,有沒有青銅器;第三,有沒有禮儀性建筑。這是20世紀甚至更早之前由英國人提出來的,然后現在在日本講。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后,我們中國人討論問題說要跟國際接軌,文明體現在哪里?有沒有這幾個要素,有沒有文字啊?有沒有青銅器啊?有沒有禮儀性建筑或禮樂器?我們剛才說的山西陶寺遺址,文字有了,青銅器也發現了,禮儀性建筑也有。按國際慣例,就算是文明了。后來發現一個問題,世界這幾個文明,中國有玉器,玉器比較發達。中國古代墓葬中玉器特別多,這個大家都知道,而且玉器還不是一件兩件,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大量出現。后來說,古代文明講三個要素,中國還要加個玉器,就是四個要素了。

前年我到陜西韓城,那里有個梁帶村,出土了西周晚期(距今差不多3000年)一個諸侯國的國君墓。這個墓里出土了一件玉器,這個玉器叫玉豬龍。玉豬龍屬于紅山文化,這個東西和東北遼寧朝陽、內蒙古赤峰那邊紅山文化的玉豬龍一模一樣,一點不差。這是在梁帶村西周諸侯國墓葬中挖出來的,這可不是說有人沒什么事,偷著往里面扔一塊兒,完了再挖出來,作假。這個確確實實是從這里挖出來的,這個玉器經測定距今5000年,而且可以肯定,它就是從紅山文化過來的。你想,一個在東北,一個在西北,時間上二者相距起碼2000多年,甚至3000年,這個玉器作為很珍貴的東西放在墓里,這就能看出,玉器確實是中國文明的一個特點。說到這里,通過表象和特征,現在看考古發掘要講中國古代文明國家的產生和發展,考古發掘挖不出一個國家來,挖不出中央檔案,也挖不出一個國君來,它只能通過物化表象,從而折射出這個時期國家有沒有產生。一看有文字了,有青銅器了,還有禮樂器了,或者說有大型的城市建筑了,從物質文化能折射出它是高度發達的文明,就可以認為國家產生了。我認為,我們這個評判標準,就是它的表象和特征。我今天要再多說一點,這個標準本身還有一定的欠缺。恩格斯講過,國家產生有兩個標志,其中一個是按地域劃分國民。中國古代社會就沒按地域劃分國民,人們更多時候都是聚族而居,每個村都是一個家族。中國古代的國家,地域就沒分開,所以我就想說這些東西是更物化性的東西,但這些物化性的東西并不能真正作為一個文明的標準。

標準是什么?我提出兩種生產。這也是恩格斯講的話,有人類社會以來,我們始終有兩種生產:一種是社會生產。人類社會開始,從古到今,一定有社會生產,沒社會生產,我們怎么活?還有一種生產,人類的自身生產,或者說種族繁衍。這兩種生產應該作為評判人類文明的標準。我們今天討論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理論與實踐,講古代文明,更多時候大家都理解成國家是怎么產生的,國家產生就是文明了。但是從更大的層面來看,我們的文明評判標準應該按照兩種生產理論來評判。

社會生產的標志是什么?是農業革命發生。這是人類社會生產的一個標志,沒有農業革命發生,國家這些都無從談起。有了農業,我們才能定居,生產生活才能出現,所以農業文明或農業革命一定是人類文明一個標志性的東西。事實上,全世界都一樣,距今1萬年前后農業革命發生。

人類自身的生產,這個問題大家不要小視。人類社會早期有群婚,后來有對偶婚,再后來是一夫一妻制。事實上,人類自身生產還在發展。距今1萬年前后,人類社會的自身生產是由族內婚向族外婚過渡,這一點歷史學上也好,考古學上也好,還是有一定依據的。族內婚有問題,近親結婚后代容易出毛病。我們講伏羲女媧的故事,距今8000年到1萬年,它折射出一個什么問題?就是中國古代社會這個時期已經意識到了兄妹結婚不行,兄妹怎么能結婚呢?不應該結婚,但不結婚沒有后代啊!但后來同族就不能再結婚了,要異姓結婚,就是族外婚。所以魯國的國君相中了吳孟子,但吳國也是西周分封的太伯、仲虞的后代,他們都姓姬,所以魯國大臣就說,國君啊,這吳孟子說什么也不能找,你這是同姓結婚。這一點今天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在人類的自身生產上,是飛躍性的進步,沒有這一步,我們今天都不知道在哪里,一定得明白這個道理。

從考古學角度看,能不能看出來呢?社會生產考古學能看出來,從挖出的東西能看出來。人類自身生產,像聚落考古,也能看出來。夫妻墓葬也能折射出人類自身生產發展演變的過程。我們平常所認為文明的標準,講三個要素或四個要素,我覺得應該改一下,應該從人類兩種生產理論來討論。這樣的話,我們評判它的表現和特征,就更能反映人類自身發展,而不是簡單地以國家的形成來作為文明形成的標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班戈县| 合阳县| 临高县| 临高县| 古丈县| 桃园市| 大姚县| 宝兴县| 晋宁县| 南岸区| 项城市| 郓城县| 津南区| 拜城县| 广河县| 醴陵市| 周口市| 闽侯县| 汉寿县| 梅河口市| 鹤庆县| 柳林县| 鲁甸县| 襄垣县| 平安县| 普兰店市| 志丹县| 邵东县| 玛多县| 高青县| 阿瓦提县| 西平县| 西安市| 米泉市| 双鸭山市| 来宾市| 剑川县| 二手房| 铜陵市| 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