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孩子·孩子氣
- 生活偶記
- 毓虹
- 1253字
- 2021-08-20 21:41:30
會議中,電話震個不停,掩口走出會議室。
門外樓梯口,兩個男孩正在拉扯。我匆匆掛掉電話,詢問勸解。一孩子怒氣沖沖:“上體育課,我不小心碰到他,他就不依不饒。我說找老師說理,他非要拉我來找校長。誰怕誰?老師,校長在哪?”我憋住笑,故作鎮定,轉頭見校長室門關著,便安慰道:“你們看,校長可能不在,你們先告訴老師你們是哪個班的,我找你們老師來,可好?”“老師,我不認識他,不知道他是哪個班的。”
這時另一個男孩悠悠地開口了:“我們一個班的,你說不認識我?”先前說話的孩子懟道:“誰和你一個班的?你都要拉我來見校長了……”
我終于沒熬住,笑了:“好了,好了,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更何況還是同學,對吧……”倆孩子漸漸平靜下來。恰巧教導處的一位老師經過,我便轉述了相關情況,表明自己要接著開會,請他幫忙處理一下。
回到會議室,側耳聽著外面的動靜,一會兒就沒了聲響,估計倆孩子回操場了。真是兩個孩子啊!
我這樣孩子氣是什么時候呢?好像小學和初中都各有過一次。
大概三年級時,班上有幾個男孩總喜歡欺負我。那時我們全校只有二三十個學生,所以一般只有一兩位老師教導我們。
有一天,兩位老師恰好都不在,幾個男孩又開始挑釁,我奮起反抗,卻以失敗告終,便哭著回家找母親。結果暴脾氣的母親怒氣沖沖奔到學校,對幾個男孩進行了一番“恐嚇”,還把我們老師“訓斥”了一通。后來老師找我談話,同學們對我指指點點,我隱約明白:原來哪怕本不是自己的錯,但傷害了太多人,最后就成了自己的錯。
初中時,我的一位同學(也是小學同學)總喜歡背后論我是非,言語極其不堪,兩位同學兼好友替我抱不平,我實在氣不過,就去找了老師。當時我是班長,平時表現很好,加上好友作證,最后我的那位同學被老師狠狠批評了。看著他漲紅的臉,淚汪汪的眼睛,我卻也不禁難過起來,最后竟跟著他一起哭了。老師見我哭得那樣傷心,批評他的語氣不覺更重了。那時,我就想:以后不管遇上什么事,都不能再告訴老師了。
后來我漸漸懂得:原來自己的孩子氣不僅讓不愛我的人受傷,也會讓自己受傷,甚至還會讓愛我的人受傷。
于是有一些年,我都過著自認為很成熟的生活,把所有的情緒都交給了生活,來不及思考,來不及認清自己,更來不及認清別人。
七八年前,當我重讀《老人與海》和《悲慘世界》時,突然發現我已經把自己困住很久了。我冷靜地審視自己,不斷地告誡自己:真和善永遠都是最珍貴的!
我刻意放慢了腳步,用心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于是又開始變得敏感,更清楚地認識了自己和他人:有驚喜有失落,有感動有遺憾……可這些都不會再孩子氣地去“分享”,即便無奈談起也盡量含蓄,更多的則是自我的對話與交流,讓自己明白什么應該珍惜,什么應該淡然,然后像孩子一樣簡單對事,良善待人!
今天我遇見的這兩個孩子,多年后是不是也會像我現在一樣反思曾經的孩子氣呢?或許他們也會說:“當時我也沒想那么多……”其實,是因為不夠在乎,所以才會沒想那么多,甚而讓我這個旁觀者看了“笑話”。相信有一天他們自然就會明白這個道理。
時光悄然帶走了我們的孩子氣,但我卻希望內心永遠住著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