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鏡子鏡子,誰是社交媒體上最瘦的人

我們早就知道電影、雜志和電視會損害青少年的身體形象感,新媒體的影響卻鮮為人知。大多數教育者和家長認為,社交媒體給人們帶來的最緊迫的威脅是它可以被當作實施虐待或犯罪的工具,因此他們很關注“數字公民權”。但隨著智能手機擁有者的最低年齡在迅速下降,新媒體所造成的最大問題已經改變。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一面有害的鏡子。2016年,心理學家發現了第一個跨文化證據,這一證據將社交媒體的使用與青少年的身體形象擔憂、節食、身體監控和自我物化聯系起來。女孩們面臨的變化非常劇烈:在前互聯網時代,你必須去雜貨店里才能看到一本以名人的身體為主題的雜志,或者至少得去衛生間里悄悄拿走你母親的雜志,但現在,圖像源源不斷,而且隨處可見。女孩們會花上幾個小時盯著名人們健美的手臂或臀大肌看,名人們不僅賣弄自己的才華,也賣弄自己的身體。

諸如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這樣的視覺平臺將女孩們的身體放到了聚光燈前。過去女孩們曾經把自己的身體與她們永遠不會遇見的模特進行比較,但現在,社交媒體讓她們將自己與宿舍中或家里的某個人進行比較。一項研究發現,在大一學生中,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說Facebook令她們感到自己的身體很差勁。另一項研究發現,在Facebook上發帖、貼標簽及進行編輯,與體重不滿、追求纖瘦和自我物化有關。最容易受到不良影響的,是那些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花在發帖、評論以及將自己與他人的照片進行比較上的用戶。在Facebook上這樣做的女大學生更有可能將自我價值感與自己的長相聯系起來。2016年底,研究人員發表了關于Instagram對身體形象的影響的首次研究的結果。他們對女大學生的研究證明,“過度接觸纖瘦迷人的女性名人形象,會很快對女性的情緒和自我身體形象感產生負面影響”。

一系列免費的App的出現,使自拍狂們可以改變自己的身體,其效果幾乎可以與化妝品和其他美容產品媲美。如果說互聯網一直被稱為偉大的民主化工具,那么社交媒體的作用就是讓任何人都可以參加選美。所有這些都讓人產生一種掌控自己的錯覺:如果我花更多時間認真去做,我就能讓自己變得更美。一個年輕的女性告訴我:“我沒法選擇今天出門時的模樣。如果可以,我會讓我的身體變成另一種模樣。不過,我可以選擇哪一張照片能讓我的手臂看起來更瘦。”青少年們只要用手指一劃,就能掩蓋粉刺、美白牙齒,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更漂亮、更瘦、更性感。韋納告訴我:“今天很多女孩最崇拜的身體偶像都不是那些家喻戶曉的名字?!?/p>

確實,正如專門研究社交媒體和身體形象的吉爾·沃爾什(Jill Walsh)博士告訴《紐約時報》的那樣:“女孩們并沒有像人們以為的那樣將自己和媒體上的理想形象進行比較,而是在和同齡人進行微比較。這不是‘我’和吉賽爾·邦辰在穿著比基尼進行比較,而是我和好朋友艾米在穿著比基尼進行比較。”

這樣做可能會讓追求纖瘦理想的人覺得更容易達到目標,但也可能加劇女孩之間的競爭。2016年對Instagram進行的研究發現,觀看名人的照片所導致的負面影響,與觀看纖瘦、迷人、不知名的同齡人的照片所導致的負面影響沒有區別。研究人員寫道,Instagram“在一個平等的平臺上同時展示二者(即名人和同齡人的照片)”,而且由于名人會發布他們的私生活照片,所以“觀眾會覺得自己與他們有著更深的個人情感聯系”。在我與Clover Letter公司的調查中,有1/3的女孩說,觀看社交媒體會讓她們對自己的外表感覺更糟。

也不全是壞消息。許多女孩啟動了關于網上身體形象的政治話題,通常是對纖瘦理想進行反擊。這項運動也被稱為“身體積極性”(body positivity)或“肥胖接納”(fat acceptance),它挑戰肥胖恐懼癥和體重偏見,鼓勵人們接納任何尺碼的身體。它認為,肥胖并不是一種道德缺陷,而往往是新陳代謝放慢、社會經濟狀況以及各種非“意志力”因素綜合導致的結果。此外,一些研究表明,節食會損害身體的新陳代謝,其他研究則認為,從長期來看,減肥的效果很少是可持續的。

在Instagram上,諸如“我叫杰西曼”一類的賬號會發布真實的、曲線優美的女孩和女人的照片。在一篇帖子中,杰西曼·斯坦利(Jessamyn Stanley)寫道:“我的身體是我的力量的縮影,它值得尊重。最重要的是,我的身體只屬于我。不管仇恨者們怎么說,這具身體是屬于我的。我會向它證明它有資格獲得怎樣的尊重。”斯坦利有28.3萬個粉絲,這張帖子贏得了近萬個點贊。

韋納說,這些女孩利用社交媒體“讓隱形的身體變得可見”?;ヂ摼W“讓女孩們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先前不可能形成的社區和聯系,這對于那些有色女孩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她們經常被排除在圍繞身體形象展開的主流對話之外”。對于感到孤獨和被誤解的女孩而言,“陌生人的博客或instagram帖子可以與需要健全的情感聯系及身體現實感檢驗的女孩產生更明顯的共鳴”。

主流媒體已經開始對這種現象給予關注。塔菲·布羅德瑟·阿克納(Taffy Brodesser Akner)在為《紐約時報》撰寫的2017年日常飲食業報告中寫道,雜志頭條開始“承認女性雜志或許并不知道你的身體應該是多大尺碼,或者可以是多大尺碼”。諸如“健身吧”“做最健康的自己”“強壯起來”之類的口號取代了“瘦下去”“管住嘴”“本月減掉10磅”之類的節食口號。阿克納寫道,如今,許多人認為節食“是非常俗氣的做法,它是反女權主義的,也很莫名其妙”。

于是“健康”產業開始興起。它在網上的迅速崛起使社交媒體上涌現出一大批健身名人。他們發布的帖子上充斥著每日體重指數、蛋白粉菜單以及日常的鍛煉過程。數以百萬計的粉絲效仿他們的飲食和鍛煉方案,然而,對“健康”和“干凈飲食”的追求正日益成為節食和剝奪行為的掩護。今年,L.波普爾(L.Boeple)和J.K.湯普森(J.K.Thompson)對50個所謂的“健身激勵”網站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這些網站傳遞的信息有時與“親厭食癥”(pro-ana)或“瘦身激勵”網站沒什么區別。這些網站都包含了語氣強烈的措辭,可誘導對體重或身體的負罪感,并且都鼓吹節食、節制以及對肥胖和超重的污名化。

一如既往,對社交媒體采取公平冷靜的態度是展開交談的最佳方式。對網上的好事物持開放態度。問問你女兒喜歡社交媒體的哪些方面。她如何看待人們利用社交媒體來修飾自己的外表?人們會從誰的社交賬號收獲什么?她在網上看到他人身體的照片后有何感想?有時,僅僅表明某種感覺很正常就可以讓年輕人感到不那么孤獨。你不妨告訴她,她本人比她的長相或獲得的點贊數更重要。當她凝視著鏡子時,一句很老套的“我就是愛你本來的模樣”可能比任何時候都要及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平罗县| 阿克陶县| 无棣县| 惠州市| 闸北区| 新河县| 沂源县| 民乐县| 南靖县| 大同市| 泰顺县| 武穴市| 沁水县| 巫溪县| 天峻县| 双辽市| 濮阳县| 梁平县| 虎林市| 石首市| 得荣县| 湟中县| 邹平县| 尖扎县| 旌德县| 江门市| 竹山县| 涟源市| 公主岭市| 疏勒县| 阳春市| 保定市| 留坝县| 杭锦后旗| 那曲县| 仁化县| 奉节县| 额尔古纳市| 三江| 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