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提升領導力,從適應煩人的溝通工作開始

白天在各種會議里穿梭,應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沖突,說話說到嗓子啞掉,只能在晚上加班加點做案頭工作,睡覺前還有一大堆問題與思慮在腦子里;更別提可能還要操心家里、孩子的各種事;第二天醒來時,再一次進入這個無解的循環——這是很多人剛當上中層管理者的新常態。

這是否也是你現在的狀態?

警惕:只想做事,不愿管理

沒有人喜歡這樣的工作狀態。在我們的咨詢經歷中,每次聽到一些年輕的中層管理者向我們表達“我只想好好做事,我不想帶團隊,我不想做運營”這樣的觀點時,都感到痛惜。我們能理解他們的無奈,因為我們自己也經歷過“只想做事,不愿管理”的階段。

拿佳偉來說,在2016年左右,他就向當時的領導提過轉崗做策略專家的申請,從而把時間與精力專注在做專業的事上,而不是去帶領一支當時人心渙散、志趣又不相投的隊伍。從職場成長的角度來看,那時正是佳偉從基層往中層成長的時候,也許他能向上邁入中層,也許不能。

為什么?因為這是一個從簡單地聽領導安排做事,到逐漸切換自己的角色,慢慢看到自己在基層時看不到的事實——更多的是公司各種各樣的毛病,以及日常工作中大量的問題與沖突的過程。這時你會發現,當初自以為明智地看到了公司的問題,還埋怨領導為什么不去解決,實在是自以為是了,因為現在成為小領導的你也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沒有人能不經過一番痛苦與困惑,就適應并進入新的角色,但這個階段,也是最能訓練出領導力的階段,它會訓練你各項管理技能,更會淬煉你耐煩的心志。如果你能利用好這個階段,你就能突破自己,在職場上成就更強大的自己。

當然,前提是你能夠適應這個階段最重要的特點:從此你必須花大量時間去處理與人際關系相關的工作,特別是溝通。

花那么多時間溝通,意義在哪

也許你會和當年的佳偉一樣,覺得把大量時間花在人際與溝通上,太沒意義了。但事實上,“人際與溝通”是一位有效、成功的管理者最有價值的工作。在這里,我們給你分享一張對比圖[1],見圖2-1。

圖2-1 各種活動的時間分配

先來簡單解釋一下這張圖。這是專注于組織行為學的美國管理學者盧森斯(Fred Luthans)教授和他的同事對于“管理者都在做什么”這個問題的一個研究。他們發現,大部分管理者都從事以下四類管理活動[2]

傳統的管理:決策、計劃和控制;

溝通:交換日常信息、處理文案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激勵、處罰、沖突管理、人員配置和培訓;

社交:社會活動、政治活動以及與外部的交往。

盧森斯教授認為,好的管理者與差的管理者花在這四種活動上的時間和精力相差甚遠。真正有效的管理者花在溝通上的時間占比最大。

當然,具體的數字占比在當今中國職場環境中也許會有一些出入,但我們要看的是共性:為什么越是優秀的管理者,越會把時間放在溝通這樣很多人排斥的事上呢?

我們認識一位非常高效的部門負責人M,他的同事們描述他:幾乎在辦公桌前見不到他的人影。他每天七成以上的時間,都是在會議室與不同人溝通或外出會見合作方中度過的。在聊起日常的工作狀態時,他跟我們分享道:

“對我來說,與客戶、團隊的溝通,是我落實管理的基本工作。我會了解進展、收集和處理壞消息,并向團隊解釋我的決策及進展,這些對于有效的管理非常重要。”

M的話,其實反映了一條中層管理者必須記住的原則:管理工作的本質,需要以大量的溝通為基礎。說得簡單一些:管理者是通過他人來完成工作的。他們通過做決策、分配資源、指導他人的活動,來幫助自己更幫助組織實現目標。

當你理解了這一點后,你才可能改變自己的心態,從排斥、看不上溝通工作,變為心甘情愿地去聽老板們的長篇大論、下屬們的抱怨、團隊間的扯皮,同時,訓練自己務實、高超的溝通與做事能力,去引導和改變組織中的各種行為與文化,最終為組織做出貢獻,也成就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宣恩县| 罗平县| 山阴县| 鸡泽县| 竹溪县| 邳州市| 和政县| 芦溪县| 江油市| 灵丘县| 阳新县| 祥云县| 双鸭山市| 尉犁县| 阳城县| 桦南县| 铜鼓县| 岚皋县| 长岭县| 如东县| 宝清县| 克东县| 平陆县| 乐昌市| 修文县| 连云港市| 绍兴县| 彰化县| 西林县| 双江| 琼海市| 平江县| 慈溪市| 元阳县| 北海市| 濉溪县| 健康| 南涧| 乡宁县|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