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駕校轉型啟示錄
- 南新華編著
- 2934字
- 2021-08-12 17:33:18
十、駕校校長之殤
2017年11月20日,某地稅局大廳發生了悲催的一幕——駕校校長不堪重負當眾自殺以求解脫。一個堂堂七尺男兒,一個有一定實力的投資老板,為何出此下策?
2017,中國駕培市場上已經發生了許多值得大家深思的事件。
事件之一:“最好的駕校退出駕培江湖”。石家莊足利駕校是國內最好的駕校之一,駕校投資者何初江先生復旦大學醫學院畢業,又在日本攻讀五年,回國創業收購了足利駕校,經過何先生的著力打造,足利駕校成為國內最早實行一人一車預約培訓的駕校,在長達六七年的時間里,其小車的招生價格一直保持在5600元左右,比同城其他駕校的招生價格始終高出1000多元。這所駕校的教練員沒有招生任務,這所駕校是交稅大戶……這所駕校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可就是這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駕校,2017年居然轉讓了!是何原因?業內人士紛紛猜測,知情者透露轉讓的原因是何初江先生對國內駕培市場的失望。“失望”應該是這一事件的關鍵詞。
事件之二:“寧波一劍駕校出售”。2017年“五一”前夕,寧波一劍駕校這所有過風光甚至是輝煌的老牌駕校宣布將駕校出售,并發布了一封讓人看后五味雜陳、百感交集的“告一劍駕校全體員工書”。之所以出售,有“人老了,精力不如當年,身體狀況欠佳”的客觀原因,更有經營不轉型、管理不升級的主觀上原因,“失敗”應該是這一事件的關鍵詞。
……
2017年中國駕培市場上發生了太多太多的奇事、怪事、大事。這樣的市場足以讓人窒息!
2017年,駕培改革的全面鋪開使非“剛性學車”的學員等待觀望而減少,大量新駕校的誕生分食駕培市場既有的“蛋糕”,年滿18歲的“增量學員”創歷史新低,三個因素的疊加造成招生大戰更加慘烈。
有些地區是整個駕培市場出了問題,生存環境十分惡劣,覆巢之下沒有完卵,駕校慘淡經營,大面積虧損。在這樣的市場上僅靠一所駕校和幾所駕校的抗爭,很難起到作用,甚至還會導致悲劇的發生。
有些地區“黑駕校”數量之多,占有市場份額之大,讓人難以想象。山東省某市合法的駕校不到40所,據當地駕培業內人士估計“黑駕培”點有近千個,他們所招生的學員總量已經遠遠超過正規駕校,占到了整個市場招生人數的70%以上,合法駕校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嚴重擠壓。我們在呼吁合法駕校要行業自律,剪斷“黑駕培”的“營養臍帶”的同時,更渴望政府部門承擔起行業管理的責任,不管這些“黑駕培”當年是誰給他們提供了生存的“溫床”養虎為患,也不管這些“黑駕培”已成氣候,都不可成為政府部門不打擊或打擊不了的借口。保護合法駕培機構,打擊非法駕培點,維護健康有序的駕培市場是政府主管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不能推諉搪塞,不能缺位失位。一方面“黑駕培”沒有成本無所顧忌地興風作浪,擾亂市場,搶奪“蛋糕”;另一方面是要求合法駕校按學時培訓、按國標驗收,投資運營成本不斷加大。這種市場生態下,對合法的駕校而言,既不公平,也難以生存。
有些地區招生價格之低,“超低空飛行”時間之久,讓人不可思議。在國內駕培市場上,駕校數量之多、密度之大、價格之低、惡性競爭之慘烈,河南都名列前茅。在河南的許多地區,小車招生價格長期在2000元左右,根本無利可營,像開封小車價格在4000元的為數不多,開封價格之所以相對較高是因為運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設定了招生價格底線,并跟進了強力的監督處罰措施。在國內駕培市場上,像開封這樣的駕培行業主管部門太少了,我們聽到的卻是某個地區的駕校因價格上漲而被警告、勸誡,甚至被高額罰款的案例。招生價格長期“超低空飛行”不僅傷害了學員的利益,還傷害了駕校投資經營者的利益。服務行業的價格戰不同于制造行業的價格戰,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沒有贏家。不發生價格惡性競爭,不僅需要行業自律,更需要政府主管部門的引導。學員招生價格長期為2000元,甚至低于2000元的市場,足以讓駕校投資經營者窒息。
有些地區駕校增長數量之快、之多,審批效率之高,讓人咋舌稱奇。隨著駕培市場的進一步放開,隨著新辦駕校從審批到備案的推行,本來就擁擠不堪、培訓能力過剩、吃不飽的駕培市場,又前仆后繼地涌進新的投資者。華中某省會城市,2015年、2016年平均每年出證25萬個左右,2015年駕校不足30所,2020年已有130多所,駕校增長數量之快、之多,審批效率之高,讓人咋舌稱奇。河南某個古都城市,由于突擊批了一批駕校,導致每個縣的駕校有20多所。這些新增的駕校由于以前沒有市場上的影響和口碑,又急于回籠資金,于是一誕生就打價格戰,使得該地的招生價格“飛流直下”,當地的駕培市場也從此進入了“春秋戰國”的動蕩期。“堅持開放競爭”是《關于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確定的四個基本原則之一,這沒有錯,但是開放不是沒有條件,我們是否嚴格執行了準入標準;競爭不能無底線,我們是否進行了有效的監督管理。放任自流的駕培市場絕不是改革的初衷!
要勇于面對駕培市場的“新常態”。駕培行業十幾年前曾被認為是暴利行業,也有過野蠻生存、粗獷發展的時期,十幾年的時間,市場從短缺到飽和,從飽和到過剩。雖然已經過剩了,但還是不斷有人以大無畏的精神撲向這個市場,市場卻由暴利到微利,由微利到虧損。投資泛濫、惡性競爭導致了駕培行業的生態被破壞,惡性循環,前景黯淡。駕培行業在大多數地區已經地地道道地淪為了“苦菜花”。
花無百日紅,風云在變幻,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舊的常態逐步成為歷史,新的常態逐步形成。
狼少肉多、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沒有競爭、順風順水、全行業盈利的賣方市場一去不復返了,隨之而來的是“找廁所不好找,找駕校容易”(武漢一校長的描述)、狼多肉少、餓狼成群、惡性競爭、逆境生存、盈利艱難的買方市場。
等客上門、膽大的掙大錢、情商高會搞關系的多掙錢的經營模式一去不復返了,隨之而來的是主動出擊多管齊下立體招生、智商高懂管理會經營的才能掙錢的經營模式。
培訓沒學時、考試沒周期、場地無要求、班型不強制的行業管理模式一去不復返了,隨之而來的是培訓考試有大綱、場地建設有國標、預約培訓預約考試、先培后付的行業管理模式。
不管培訓數量、不管招生價格、不管營業收入只交為數不多的定稅的稅收模式一去不復返了,隨之而來的是營業稅、所得稅(企業、個人)、增值稅、教育附加稅、土地使用稅等。
……
新常態:“新”就是有異于舊質;“常態”就是時常發生的狀態。新常態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對穩定的狀態。這是一種趨勢性的、不可逆的發展狀態。
一切我們津津樂道的駕校經營好時光已經過去,失不再來,一切讓我們駕校經營管理者不適應、不熟悉的新政策已經頻繁出臺,而且還將繼續接踵而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每一個駕校的經營管理者都要保持兩個戰略清醒:一是對行業的發展趨勢有清醒的認識,再也不能摸著石頭過河,不能只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上市公司東方時尚駕校正在加快連鎖化的步伐,車輪駕考通等互聯網公司攜帶風投資金在與傳統駕校一試身手,駕培市場在轉型,駕培市場在分化;二是對自己的管理優劣勢與經營風險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清楚你是否能夠打造職業化的員工隊伍,你是否能夠進行科學化的管理,你是否能夠進行差異化的經營,你是否有能力承受駕培“新常態”的挑戰。
雞叫了天亮,雞不叫,天同樣會亮,關鍵是你自己是不是醒了。該來的終將都會來,該去的終將都要去,在對當前經營困難的駕校校長致以深深的同情之時,我們也要好好地思考未來的路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