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二

過去20多年我經歷過多個行業、多個業務領域的轉型。2015年,我開始做私人董事會領教,累計輔導帶教了50多位民營企業家,主要集中在5億~100億元規模的企業。我還長期深度輔導帶教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和上百位高管,如今已步入第六個年頭。

在這些個人經歷和帶教經歷中,我發現,每個企業在各種業務問題的背后,都是組織的問題;而組織問題的背后,是人才管理的問題;人才管理問題的背后,則是從上到下的領導力問題。

這些問題首先表現在,管理者對自己缺乏客觀清晰的認識,從而無法客觀管理自己。企業的高管們首先是普遍表現出“迷之自信”,僅憑職務高低、權力大小決定事情的對錯。這其中有很多是因內心自卑、缺乏安全感引起的假自信,甚至自大自負、剛愎自用、不尊重專業、聽不到真實的聲音。其次是不能做到真正全面客觀地了解他人,無法影響并管理他人的內心,只是領導意志的灌輸與強壓。我看過很多企業家和高層管理者的個性測評數據,用于做事的執行力與戰略思維普遍是強項,但用于帶人的影響力普遍是弱項。

很多民營企業家在這種既缺乏自我認知,又缺乏對他人了解的情況下,對組織和人才管理還處在“團伙”的階段,這其中又存在以下三個突出現象。

第一,根據個人喜好招募人才

在對外招聘人才時,從老板開始的各級管理者,都是依據個人內心的喜好標準來評價人才,對公司、部門和崗位需要何種人才沒有清晰的標準,人力資源部門基本起不到專業作用,只是落實領導安排的各種人事處理手續。

老板招人時可能就因候選人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行為、某一個資源或某一個知名企業背書,就馬上錄用并安排在高層管理崗位上。管理者加入公司后,不知道老板到底要干什么事情,企業也不知道未來想讓他干什么事情。有的還張冠李戴、“亂點鴛鴦譜”,本來是想招來做人力資源的,錄用后卻安排去做供應鏈了。

這種混亂的人才招募工作,會導致進入公司的新人很難在崗位上做出成績,其結果就出現兩個現象:要么有能力的人受不了這種混亂的情況,來了又走了;要么沒有能力的人憑著會討好老板而留下來了。

第二,憑借個人印象管理人才

很多老板對企業內的人的管理,也都是基于印象的籠統評價,沒有對個人能力和績效的客觀評估。比如,有一位老板特別喜歡他的其中一名高管,認為其能力很強,不斷讓其晉級。當該高管被派去獨立管理新業務時,卻虧損嚴重,后來通過專業測評和評估顯示其執行力和其他很多項能力都很弱。老板認為的執行力是聽話、速度快、強勢、會罵人,但這些特點并不能把事情干成。

我看過很多企業的績效考核,指標一大堆,但并沒有聚焦驅動業績的戰略重點,考核內容缺乏量化的硬數據,與企業未來戰略脫節,后臺體系非常過程化、事務化,與一線經營成果脫節,偏管理過程、事務與控制,而缺乏服務經營創造價值結果。

到年底考核的時候,也不看績效表現與目標的真實差距,靠老板印象、感覺排出ABCD。處于“團伙”階段的老板,特別喜歡這種評估方式,年終獎也是根據個人印象、感覺在年末以私下“一對一”發紅包的方式來給予,認為這樣才能達到讓下屬聽話和忠誠于老板個人。當企業規模擴大以后,老板自身的這些管人與用人的觀念和行為就成為企業成長的障礙。

第三,通過加薪晉級獎勵人才

很多民企管理者提拔下屬的目的都是加薪或平衡。企業沒有對人才進行過評估,相當于所有人不用培訓、練習。

很多企業領導一大堆,其官銜都很大,但大部分都是不勝任的。這印證了“彼得原理”所描述的,雇員總是趨向于被晉升到其不稱職的地位,最終企業里大量充斥著不完全勝任崗位的領導。在這種情況下,每層管理者只能“降維使用”:總經理做副總甚至總監的事情,總監做經理甚至員工的事情,經理基本上就是一個業務骨干。

這樣的企業只有基于名片職務的人才梯隊,而沒有拉姆·查蘭提出的基于勝任力基礎上的真正“領導力梯隊”。這種管理錯誤的現象,還會導致企業管理的“帕金森定律”:二流上司造就三流下屬,一個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就形成了。

所有這些問題,其實都只是一個表象。這些問題背后的根源,在于企業家和管理者的用人不當。為了幫助民企老板解決這些問題,近五年來,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思考如何去真正認識人才,如何打造高績效的高管團隊,如何打造領導梯隊形成可持續成長的企業,并幫助企業一把手突破個人的領導力。

在此期間我應用過十幾種測評管理工具,它們各有特點。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學習了夏勇軍老師的“領導力覺醒”課程和CPI (Comprehensive Personality Inventory,全面個性測評)工具認證。然后我開始在輔導帶教中應用,感覺簡單實用,對企業的管理者很有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全面地對人才進行評估,除了39個維度的分析,還可以兩兩組合,有很多變化,可以很細致地分析每個人的個性特質。

二是人崗匹配的基本思想,可以把測評結果和各種不同的崗位進行關聯分析,看到不同行業、企業、團隊和崗位對人才的差異化要求。三是評估結果的量化,不僅可以用于發展人才和團隊,還可以用于橫向比較,輔助對人才的選拔和盤點。

四是在測評基礎之上,幫助企業家和管理者深入了解自我,結合對崗位的分析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差距,并引導他們思考管理的根本目的、發展的有效手段,促成個人行為由內而外地改變。

當今世界,危機四伏、動蕩不定,商業格局充滿變化。社會對企業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對個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環境下,那些能夠不斷審視自我與環境、持續學習和進步的人,才能迎接挑戰,脫穎而出。

當然除了企業家和高管的問題,企業里的每個人也都同樣面臨著挑戰,無論從事何種崗位,都需要不斷地成長。而在這個過程中,個人是否清晰了解自己的特點、優勢和不足,是否能夠審時度勢、了解企業和崗位對自己的要求并有清晰的方向,是否能夠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動并實現真正的能力素質提升,這三方面的問題影響了個人的成長力水平,決定了個人可以成長的速度和高度。

《成長力覺醒》是一本自我探索的引導書,它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期望每個人都能獲得職業的幸福。雖然這一主題是人文的,但書中使用了大量的推理,介紹了一些非常專業的心理學概念,乍看似乎與個人發展沒有關系,但讀完之后才會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發展方向。

希望每位讀者都能獲得覺醒自我的成長力!

王泉庚,領教工坊領教,時朗企業發展(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家港股和A股大型上市公司首席戰略與組織導師,美特斯邦威原董事總裁,好孩子(中國)商貿集團原執行董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句容市| 喀喇沁旗| 观塘区| 乌拉特中旗| 长沙县| 乐业县| 大英县| 华坪县| 佛坪县| 志丹县| 凤冈县| 翁源县| 郴州市| 临海市| 井冈山市| 长兴县| 张掖市| 崇信县| 辉县市| 平潭县| 达拉特旗| 简阳市| 陆川县| 乐清市| 太原市| 德昌县| 垦利县| 汪清县| 增城市| 沁水县| 贵阳市| 酉阳| 鸡东县| 贵港市| 涪陵区| 曲靖市| 垣曲县| 大安市| 大田县|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