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主板維修不是事兒(第2版)
- 趙中秋 徐海釗 豐曉強編著
- 2366字
- 2021-08-13 18:35:53
2.5 硬啟動過程
2.5.1 H61平臺硬啟動過程
H61平臺硬啟動過程簡述如下。
① 沒插電源前,由3V紐扣電池經過電路轉換給橋的RTC電路供電。
② 3V電池經過電路轉換,經過CMOS跳帽,給橋提供高電平。
③ 橋給晶振供電,晶振起振,產生32.768kHz頻率信號給橋。
④ 插入ATX,紫線輸出5VSB。
⑤ 5VSB一般經過穩壓器轉換,產生3.3V待機電壓給橋、I/O芯片、PCI-E插槽、網卡等。
⑥ 通常,I/O芯片檢測待機電壓正常后,發出待機電壓好(RSMRST#)信號給橋。
⑦ 觸發開關,進I/O芯片。
⑧ I/O芯片發出請求開機信號給橋。
⑨ 橋發出允許開機信號給I/O芯片。
⑩ I/O芯片拉低ATX的綠線。
電源輸出12V/5V/3.3V/-12V……
5V轉換為內存主供電1.5V,內存主供電經過穩壓器產生內存負載供電0.75V。
3.3V轉換為1.8V鎖相環供電,內存供電降壓為1.05V橋供電。
一般橋供電1.05V轉換控制產生總線供電1.1V。
總線供電降壓為管家供電0.9V。產生CPU供電(看CPU供電芯片的具體VBOOT配置)。
各路供電都正常、ATX電源延時發出灰線的PG給I/O芯片。
I/O芯片檢測電壓和PG正常后,發出PG給橋。
橋的25MHz晶振起振,橋讀取BIOS。
橋發出時鐘信號,橋發出PG給CPU。
CPU發出SVID信號給CPU供電芯片。
CPU供電芯片輸出或調整CPU供電。
CPU供電芯片發出PG給橋。
橋發出復位給I/O芯片。
I/O芯片發出復位給網卡、PCI-E插槽和CPU等。
CPU開始工作,通過橋讀取BIOS,開始自檢跑碼。
自檢過內存。
產生集顯供電。
2.5.2 H81平臺硬啟動過程
H81平臺硬啟動過程簡述如下。
① 沒插電源前,由3V紐扣電池經過電路轉換給橋的RTC電路供電。
② 3V電池經過電路轉換,經過CMOS跳帽,給橋提供高電平RTCRST#。
③ 橋給晶振供電,晶振起振,產生32.768kHz頻率信號給橋。
④ 插入ATX,紫線輸出5VSB。
⑤ 5VSB一般經過穩壓器轉換,產生3.3V深度睡眠待機電壓給I/O芯片和橋(VCCDSW3_3)。
IO檢測到電壓正常后,發出深度睡眠待機電壓好給橋(DPWROK)。
橋發出SLP_SUS#控制產生主待機電壓(VCCSUS3_3)。
主待機電壓供給PCI-E插槽、網卡、I/O芯片和橋。
⑥ 通常,I/O芯片檢測待機電壓正常后,發出待機電壓好(RSMRST#)給橋。
⑦ 觸發開關,進I/O芯片。
⑧ I/O芯片發出請求開機信號給橋(PWRBTN#)。
⑨ 橋發出允許開機信號SLP_S*#,其中SLP_S3#給I/O芯片。
⑩ I/O芯片拉低ATX的綠線(PSON#)。
電源輸出12V/5V/3.3V/-12V……
5V轉換為內存主供電1.5V,內存主供電經過穩壓器產生內存負載供電0.75V(VTTDDR)。
內存供電降壓為1.05V橋核心供電。
1.05V橋核心供電正常后,控制產生橋的數模轉換模塊的供電1.5VDAC。
產生CPU供電(H8X一般都設定為VBOOT=1.7V)。
CPU供電芯片發出信號給橋的SYS_PWROK。
ATX電源延時發出灰線的PG給I/O芯片。
I/O芯片檢測各路電壓和ATXPG正常后,發出PG給橋的PCH_PWROK和APWROK。
橋的25MHz晶振起振,橋讀取BIOS。
橋發出時鐘信號,橋發出PROCPWRGD給CPU。
CPU發出SVID信號給CPU供電芯片。
CPU供電芯片調整CPU供電到CPU需要的真正電壓值。
橋發出平臺復位信號PLTRST#給I/O芯片,I/O芯片發出復位給網卡和PCI-E插槽等。
橋發出CPU的復位信號PLTRST_PROC#。
CPU開始工作,通過橋讀取BIOS,開始自檢跑碼。
2.5.3 H110以上平臺硬啟動過程
H110平臺硬啟動過程簡述如下。
① 沒插電源前,由3V紐扣電池經過電路轉換給橋的RTC電路供電。
② 3V電池經過電路轉換,經過CMOS跳帽,給橋提供高電平RTCRST#。
③ 橋給晶振供電,晶振起振,產生32.768kHz頻率信號給橋。
④ 插入ATX,紫線輸出5VSB。
⑤ 5VSB一般經過穩壓器轉換,產生3.3V深度睡眠待機電壓給I/O芯片和橋(VCCDSW_3P3)。
IO檢測到電壓正常后,發出深度睡眠待機電壓好給橋(DSW_PWROK)。
橋發出SLP_SUS#控制產生主待機電壓(VCCPRIM_3P3)。
主待機電壓供給PCI-E插槽、網卡、I/O芯片和橋。
注意:3V待機電壓正常后,再降壓產生1V待機電壓(VCCPRIM_1P0)。
⑥ 通常,I/O芯片檢測待機電壓正常后,發出待機電壓好(RSMRST#)給橋。
⑦ 觸發開關,進I/O芯片。
⑧ I/O芯片發出請求開機信號給橋(PWRBTN#)。
⑨ 橋發出允許開機信號SLP_S*#,其中SLP_S3#給I/O芯片。
⑩ I/O芯片拉低ATX的綠線(PSON#)。
電源輸出12V/5V/3.3V/-12V……
5V轉換為內存主供電1.2V,內存主供電經過穩壓器產生內存負載供電0.6V(VTTDDR)。
注意:H110芯片組主板使用DDR4內存,內存多了一個VPP2.5V,優先于內存主供電。H110芯片組主板與內存供電同一級別的還有VCCST電壓,為1V。
產生1.05V的VCCIO供電。
1.05V橋核心供電正常后,控制產生VCCSA電壓,并產生CPU供電的開啟信號,但一般不會產生CPU供電,VBOOT=0V。
CPU供電芯片發出信號給橋的SYS_PWROK,表示芯片已準備好產生CPU供電。
ATX電源延時發出灰線的PG給I/O芯片。
I/O芯片檢測各路電壓和ATXPG正常后,發出PG給橋的PCH_PWROK。
橋的24MHz晶振起振,橋讀取BIOS。
橋發出時鐘信號,橋發出PROCPWRGD給CPU。
CPU發出SVID信號給CPU供電芯片。
CPU供電芯片控制輸出CPU供電。
橋發出平臺復位PLTRST#給I/O芯片,I/O芯片發出復位給網卡、PCI-E插槽等。
橋發出CPU的復位PLTRST_CPU#。
CPU開始工作,通過橋讀取BIOS,開始自檢跑碼。
注意:H110芯片組主板自檢過內存后,CPU發出第二次SVID,控制產生集顯供電VCCGT。
2.5.4 AMD B350平臺硬啟動過程
AMD B350平臺硬啟動過程簡述如下。
① 沒插電源前,由3V紐扣電池VBAT經過穩壓器產生1.5V的V_RTC給橋內部的RTC電路供電。
② 橋給晶振供電,晶振起振,產生32.768kHz頻率信號給橋。
③ 插入ATX,紫線輸出5VSB。
④ 5VSB一般經過穩壓器轉換,產生3.3V待機電壓,給I/O芯片、PCI-E插槽、網卡和CPU供電。當I/O芯片檢測到3.3V待機電壓正常后,發出RSMRST_L給CPU。
同時3.3V待機電壓會經過轉換還會產生以下待機電壓:CPU的1.8V、1V和0.8V左右待機電壓,橋的1.05V待機電壓。
⑤ 通常,I/O芯片檢測待機電壓正常后,發出待機電壓好(RSMRST#)給橋。
⑥ 觸發開關,進I/O芯片。
⑦ I/O芯片發出請求開機信號給CPU(PWR_BTN_L)。
⑧ CPU發出允許開機信號SLP_S5_L、SLP_S3_L,其中SLP_S3_L給I/O芯片。
⑨ I/O芯片拉低ATX的綠線(PSON#)。
⑩ 電源輸出12V/5V/3.3V/-12V……
5V轉換為內存主供電1.2V,內存主供電經過穩壓器產生內存負載供電0.6V(VTTDDR)。
接著產生的供電,CPU的供電有1.05V的PCI-E控制器供電VDDP、1.8V的I/O端口供電VDD_18、CPU核心供電VDDCR_CPU、集顯供電VDDCR_SOC;橋的供電有核心供電VDD105和VCC25供電。
CPU核心供電電壓穩定后輸出高電平的PG。
ATX電源延時發出灰線的PG給I/O芯片,I/O芯片檢測各路電壓和ATXPG正常后,也發出PG。
I/O芯片發出的PG與CPU供電芯片發出的PG以及其他芯片發出的PG匯合一起,一路給CPU的PWR_GOOD,另一路給橋的PWR_GD。
CPU的48MHz晶振起振、橋的25MHz晶振起振。
CPU發出PCIE_RST_L給橋的PERST#和PCI-E X16插槽、M.2插槽,CPU發出LPC_RST_L給I/O芯片的LRESET#。
橋發出GPP_RST#,復位各路PCI-E設備:PCI-E X1插槽、網卡和USB 3.0芯片等。
所有供電時鐘復位正常后,CPU開始工作。
- Arduino入門基礎教程
- 零點起飛學Xilinx FPG
- 筆記本電腦使用、維護與故障排除實戰
- Python GUI Programming:A Complete Reference Guide
- 電腦常見問題與故障排除
- INSTANT Wijmo Widgets How-to
- Unity 5.x Game Development Blueprints
-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系統設計
- micro:bit魔法修煉之Mpython初體驗
- 從零開始學51單片機C語言
- 筆記本電腦應用技巧
- Blender Quick Start Guide
- 龍芯自主可信計算及應用
- Wireframing Essentials
- 嵌入式系統原理及應用:基于ARM Cortex-M4體系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