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夫人
(1987-09-06)
松卿:
我應當帶一個茶杯來的。美國的茶杯很不好用。就像咱家那種美國大學校杯一樣,厚,笨。像校杯那樣的杯子要五塊多美元一個!美國的東西貴得驚人。一盒萬寶路香煙,在香港只要8元港幣(免稅商店只要6元半),在美國本土卻要1.2$。如果小仉[1]還沒走,你讓她在北京盡量把東西買全了。——如經香港,可在香港買。香港是購物者的天堂。
剛才接陳若曦[2]從柏克萊打來的電話,臺北的新地出版社要出我的小說選,用美金付版稅,按定價的8%計。出版社要我一張照片,一個小傳和評論我的文章。小傳我可在這里寫好寄給香港的古劍。照片家里能找得到么?評論文章找一兩篇(出版社只是參考用)。評論要復印,留底。照片和評論都寄古劍。照片如找不到,我可在這里拍了寄去。
我在這里很好。聶華苓常打電話叫我們晚上上她家聊天。見到幾位臺灣作家。詩人蔣勛讀過我一些小說,說是很喜歡。過兩天陳映真要來。此人在臺灣是大師。
我的講話中英文本都交給聶華苓了。“我的創作生涯”,我不想照講稿講,太長。另外準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短稿:作家的社會責任感。有一個中國留學生為我口譯。我要把發言稿先讓他看看,因為稿中引用兩句杜甫的詩,他得捉摸捉摸。
我這兩天在看安格爾的詩和聶華苓的文集。
如從家里寄照片到香港,要兩三張,——包括生活照。港臺的風氣,作品前面有七八張照片。
昨天我已為留學生炒了一個魚香肉絲。美國豬肉、雞都便宜,但不香,蔬菜肥白而味寡。大白菜煮不爛。魚較貴。
很想你們!在國外和在國內旅游心情很不一樣。
曾祺
九月六日(一九八七年)
[1] 小仉,即仉乃華。
[2] 陳若曦,生于 1938 年,臺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