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馬帝國衰亡史
- (英)愛德華·吉本 (日)中倉玄喜
- 1377字
- 2021-08-03 15:14:12
拉丁語的普及和希臘文化的遺產
深諳語言會影響習俗的羅馬人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拉丁語在征服地的普及。正由于這一點,當時意大利、薩賓、伊特拉斯坎、威尼斯等地的方言早已被遺忘,成為過去時。
但是,東部行省的情況和西部行省并不相同,這一點極為棘手。在羅馬的全盛時期,這種差異并沒有那樣明顯,一旦開始衰退,它就逐漸變得顯著起來。
西方各國原本是經由征服者羅馬之手得以啟蒙開化的。這個地方的蠻族一旦臣服,立刻就會從征服者那里吸取知識和教養,結果使得維吉爾和西塞羅的語言——雖然產生了些許無可避免的鄉音——被廣泛普及到非洲、西班牙、不列顛尼亞、潘諾尼亞等地。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凱爾特語、迦太基語的語法,才會只有些許留存在高山地帶或者農民之間。
西方各行省的居民經由教育和學問被吹進了羅馬的氣息,另一方面,拉丁裔的行省居民則不僅接受意大利的法制,連風俗習慣也受到熏陶。就這樣,長年對羅馬帝國擁有的或者對其賦予的自由與名譽的期望得以如愿實現。
相對地,在羅馬人看來,不管是文學還是軍事,國威都因此得到應有的支持。圖拉真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帝,歸根結底,正是由于有這樣的背景。所以,假設大西庇阿當時還活著,他應該也不得不被承認和圖拉真同樣是羅馬人。
可是東方各行省,特別是希臘人,情況就和蠻族大不相同。希臘人早就經歷過開化和衰退,處事極為洗練,因此虛榮心特強,對本有的語言和制度非常執著,這個傾向即便在其祖先的活力完全失去后仍保存下來。雖然他們內心震懾于羅馬人的睿智和力量,但還是顯示出蔑視的態度,認為征服者的習俗是粗野的。
事實上,希臘語和希臘思想,其影響并沒有局限在狹小的國土內,經由殖民和征服,它們早已從亞得里亞海一直普及到幼發拉底河和尼羅河。
另外,亞細亞也稀疏分布著希臘的殖民城市,那是連綿不絕的馬其頓王朝的統治影響造成的。當時他們的奢華宮廷,表現出對希臘典雅風格和東方富麗風格的一種折中。至于上層階級之間,雖然作為臣民級別有所下降,但同樣的樣式也還是廣泛流傳。
以上大致介紹了帝國內拉丁語圈和希臘語圈的不同。
不過,這里還可以再加上敘利亞和埃及,特別是后者的文化圈。之所以將敘利亞和埃及劃為一個文化圈,乃是因為這兩個地區的蠻族繼續使用古代的語言,所以孤立于世界之外,進步明顯受到阻礙。因此,征服者輕視敘利亞的柔弱和懶惰,厭惡埃及的陰險和粗暴。雖然隸屬于羅馬,兩地卻幾乎沒有獲得自由市政的希望,也沒有獲得自由城市的權利。托勒密王朝滅亡后過了兩百三十多年,埃及才終于有了當地出身的元老院議員。
人們經常說羅馬人受到希臘技藝、學問的統治,這是無法否定的事實。的確,因為希臘一成為羅馬的行省后,直到今天依然受到歐洲各國人民推崇的希臘不朽文士,不止在意大利本土,就連在西方各行省,都立刻成為被熱心研究的對象而受到模仿。
不過,羅馬人并不是為了優雅的娛樂而扭曲健全的政治原則的民族,即使承認希臘語的魅力,他們還是堅決維護拉丁語的威嚴。不只在軍政上,就連在民政上,羅馬人也總是堅持只使用拉丁語。
就這樣,希臘語和拉丁語兩種語言,前者成為學問上使用的語言,后者成為公務上使用的語言,在帝國內分別服務于各自不同的領域。因此,當時只要是精通實務和學藝的人,任何人都能使用希臘語和拉丁語。由于有這樣的社會背景,所以不管是哪個行省,要想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當中找出既不懂希臘語也不會拉丁語的羅馬公民,那一定是很難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