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咖啡種植園和雪茄作坊

7月6日 比尼亞萊斯

前一日租自行車的同時,我請薩帕特羅幫我聯系山谷徒步事宜。即使我使出渾身解數,向她說明我的急切需要,可說了半天,她也還是一句話都沒有聽懂。沒有辦法,薩帕特羅到鄰居家找來會說些英語的年輕女孩。最后,女孩告訴我,第二天上午9點,會有人來Casa接我。

9點鐘,來了一個身材粗壯、戴著巴拿馬草帽、穿著紅色背心和一條花方格短褲的男人。我和這個不茍言笑的男人進行了幾分鐘費勁地交流之后,我知道他是司機,我要坐他的車去徒步出發點。

他有一輛車體寬大的鮮紅色的老爺車。鮮紅色的方向盤,鮮紅色的皮座椅。車廂里四壁損壞嚴重,猶如剛被機槍無情地掃射過一般。我上車坐在司機的旁邊。他把一條白色破毛巾圍在脖子上,啟動汽車。幾秒鐘之后,我意識到,我坐進了蒸籠里。我們先去接到西班牙女子艾瑪·薩拉(Imma Serra),接著,去另一Casa接到一對荷蘭年輕夫妻。

我們的車往綿延曲折的遠方而去。廣大的原野,低矮起伏的山巒,被熱浪蒸熏的玉米地,眼前的一切,似乎被一種魔力所籠罩,更像一幅著墨淡雅的印象派的畫。汽車停在一條黃土路上。路邊站著一位皮膚黝黑、體格健壯的女子。我們跟塞麗娜(Serena)握手,相互自我介紹。塞麗娜是個樸實的姑娘,戴著寬邊草帽、大墨鏡,穿著黑白橫條的長袖T恤,緊身牛仔褲,黑鞋白襪。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齒。

古巴的大部分地區被地理學家稱為標準的石灰巖地形構成:不規則的石灰巖地形上鑲嵌著圓形的山巒,谷底平攤,懸崖陡峭,地下分布著迷宮般的巖洞。這種圓形山巒地質結構被稱為“草垛”結構。這種奇異的特征點綴著古巴如夢幻般美麗的自然風景。而這種美,在比尼亞萊斯山谷尤為突出。這里,肆意蔓延著一種無與倫比的野性的美。

在比尼亞萊斯山谷,有許多地下暗河和石灰巖洞穴。在常規的徒步中,參觀巖洞和暗河是必要的項目。我們要去的第一個地方,就是巖洞。我們所走的路的路面分為三種:第一是含有碎石的干燥堅硬的路;第二是蓬松柔軟混有樹枝樹葉的土路;第三是泥濘不堪非得攀著路邊的樹枝方能經過的路。穿過農田,翻過籬笆,幾頭牛、幾匹馬在草地上埋頭吃草。四面無人,只有焦躁不安的熱氣死死纏住我們。這天氣,耗盡我的精力,甚至耗盡我氣憤和抱怨的力氣。與其說我們在徒步,不如說我們是被罩在巨大的烤箱里不斷被翻來倒去的面包。四周都是一大片一大片被烤得熱烘烘的紅色土地。路邊隨處可見高高的稻草頂的屋子,屋頂呈陡峭的斜坡——那是用來晾曬雪茄煙葉用的。茅草屋搭得極為厚實,側面僅有一扇小木門供人進出。

塞麗娜一路指指點點:野芒果、野菠蘿……隨時可見地上滾落的黃澄澄的芒果,我們樂得撿起來往自己的包里裝。椰樹高聳入天,枝頭掛著累累的椰果。遠處的山上,有一棵大樹,開滿了銀白色的花,在碧藍的天空之下,閃著耀眼的光。我們都為之吸引,問塞麗娜,那白色的花叫什么。塞麗娜解釋說,那銀白色的不是花,是樹葉。那樹葉正反兩面為一綠一白。當風從一個方向吹來,樹葉為正面,呈現綠色。當風從另一個方向吹來,樹葉為反面,呈現白色。后來,我的朋友香告訴我說,這樹看起來像她在厄瓜多爾的MINDO雨林里拍到的Silver Live Secrovia。據厄瓜多爾當地導游說,這種樹非常罕見,僅在海拔1000~2000米之間的云霧雨林生長。可是,事到如今,我也不能肯定這樹是否叫Silver Live Secrovia,或者,根本是另外一種樹。

我們到了Gran Caverna de Santo Tomas洞的洞口。這個洞穴,是古巴第一大洞穴,也是美洲的第二大洞穴。洞穴的全長超過46公里,對游客開放的,只是其中的1公里。塞麗娜把荷蘭夫婦交給了專門負責洞穴探險的導游之后,就跟我和艾瑪在洞穴的入口一旁聊天。洞穴入口,參天的大樹枝葉繁茂、遮天蔽日,一股股涼氣從陰森森冷幽幽的洞口飄忽而出。我貪婪地大口呼吸一股股清涼,好讓被太陽曬得昏頭昏腦的自己儲存更多的體力。樹下坐著5個馬倌,正怡然自得地聊天,等待他們的客人從山洞里出來。5個人渾身都撲滿灰塵,鞋子上沾滿了黃土。5匹皮毛光滑體格俊美的棕色馬在離他們八九米遠的地方低頭休息。在離他們身后不遠的叢叢綠草里,我看見了幾株像白蝴蝶一樣的美麗的姜花,那是古巴的國花。

離開洞穴,我們4人在塞麗娜的帶領下,往不遠處的一個天然湖而去。塞麗娜說那里是游泳的好地方。到了那里一看,與其說是湖,還不如說就是一個小水塘。水不清澈,泛著泥沙。有些樹樁從水面上冒出來。還有些睡蓮的葉子飄蕩在水面。遠遠看著有幾個西方游客在水里慢慢游泳,看起來像是一只只懶洋洋的鱷魚在泥潭里游弋。

我跟艾瑪、塞麗娜坐在湖邊一棵大樹下,等待興致勃勃去游泳的荷蘭夫婦。大樹下一根橫躺的樹干正好成了我們的坐凳。跟我們坐在一起的,還有兩個身材修長的年輕男子。他們和塞麗娜一樣,也是導游。雖然熱得要命,可是他們穿著黑色長筒雨靴,長袖長褲寬檐帽,渾身上下遮得嚴嚴實實。當其中的一個男子摘下帽子,我才看清楚他那張無可挑剔、英俊無比的臉龐。

天氣悶熱潮濕,如同一口老潭。艾瑪摘下她的帽子,使勁地用帽子扇風,不停地在短褲上擦滿手的汗。艾瑪來自西班牙的巴塞羅那,是當地電視臺一檔電視節目的總策劃。40歲左右的她瓜子臉,身材瘦削。棕色的頭發扎成馬尾。長時間強烈的日曬讓艾瑪的皮膚粗糙黝黑。她穿著桃紅色的背心、軍綠色的短褲,戴著一頂橘紅色的棒球帽。

我跟艾瑪講那一年我在西班牙的旅行。我深情懷念的、我念念不忘的,是在巴塞羅那我所見的天才安東尼奧·高迪的建筑。他的米拉公寓,他的古埃爾公園,他的圣家族教堂……匪夷所思的設計,荒誕不經卻光芒萬丈。我對艾瑪說:“但愿我能夠活到圣家族教堂建成的那一天,那么,我推著輪椅也要去巴塞羅那。”

艾瑪更多跟我談及她在東南亞的旅行,如數家珍,如癡如醉。艾瑪說,當她在東南亞各國旅行時,她能夠清晰地感受到來自佛陀無所不在的慈悲和智慧。“一沙一佛陀,佛陀的思想太偉大、太絕妙了。正是這種通俗樸素的智慧使得佛教偉大得令人壓抑。事實上,在所有的主要宗教里,只有佛教從容地包容整個宇宙。”這是美國作家安妮·迪拉德(Annie Dillard)對佛教的認識。我可以肯定,安妮·迪拉德的這段話,正是艾瑪想闡述給我的關于她對于佛教的點滴認識。

我們頭頂上的天空,讓2000年前看起來仿佛昨日,昨日又像今日,正如今日也會像明日一般。天空并不明媚,顯得有些破舊不堪。一片云朵飄了過來,又停住不動。四處是蜜蜂的嗡嗡聲。沒有風,樹靜止不動。我們都感受到熱的魔力——它的明晰與強大。

比尼亞萊斯山谷一日徒步的項目還含有參觀當地咖啡種植園和雪茄作坊。咖啡種植園建在一個平緩的鋪滿青草的山坡上。草地上有一片一片的小樹林。樹木都粗壯有力,枝葉繁茂。半路上,一個二十五六歲的英俊男人走過來迎接我們。他穿著明黃色的T恤,胸前的圖案是一只雙頭的藍色老鷹,姜黃色的長褲,戴著一頂黑色寬邊的草帽,濃眉,深陷的眼睛,淡淡的絡腮胡子。

山坡上有一間八九平方米的簡易橘黃色小房子,房子前面圍著一排半人高的木柵欄。小房子對面,是一個20多平方米的棚子。棚子里支著一塊長木板,當作桌子。桌子上放著一些農作物和水果,還有幾個用粗大的竹筒做成的煙灰缸。幾根紅薯掛在棚架子上。

青年男子帶我們來到小屋的后面,展現于我們眼前的是青黛的遠山,近處有蔥綠的原野,和玉米地。男子把他們種植的一棵棵咖啡樹指給我們看,然后,我們來到一塊半人高的木板前。木板一米見方。四周用木條圍起來。木板上是晾曬的咖啡豆。咖啡豆的顏色并不一樣。從深棕色,到棕色,到淺棕色。男孩讓我們抓起咖啡豆聞聞。在令人窒息的悶熱空氣之中,我聞到了濃郁的咖啡香味。木板的正中放著三個礦泉水瓶子分別裝著完整的咖啡豆、稍稍搗碎的咖啡豆以及磨成粉末狀的咖啡豆。男子用旁邊巨大的木質研缽向我們演示如何搗碎咖啡豆。“中國女士,你來試試。”他笑著說。我舉起木棒,使勁砸下去,卻并不見任何成效。

在比尼亞萊斯,時常可以看見農民戴著草帽,叼著粗大的雪茄,騎著自行車,或是騎在馬背上,在這樣孤寂的路上緩緩走過。

男人簡單地介紹咖啡從種植到采摘到研磨的經過,用的都是西班牙語。我和荷蘭夫婦聽得一臉茫然,好在有艾瑪當翻譯。男人說,在這里,一切和咖啡有關的工作都是人工完成,從而保證了采摘的咖啡豆大小整齊,成熟度非常接近,不含其他雜質。雖然前期工作很艱苦,但是這樣做,有利于咖啡豆的后期加工。他們采取的是利用陽光和通風等自然條件來干燥脫水,讓咖啡豆在陽光下暴曬一兩周。這樣的干燥方式讓咖啡豆完全順應自然。等咖啡豆曬干了,就去皮,搗碎。這樣的做出來的咖啡,就有它本身自然的柔和及平和的苦味。我們問起,這樣不是生產量很低,很費時費力。他說,他們的生產的咖啡只是針對游客出售和品嘗,并沒有大批量生產,所以也就無所謂。

1748年,咖啡由多米加傳入古巴。古巴土地肥沃、氣候濕潤、雨水充沛,是咖啡種植的天然寶地。適宜的自然條件為咖啡樹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環境,咖啡在這里得到很好的種植和發展。古巴最好的咖啡叫作Cubita,其種植區位于中央山脈地帶。因為這片地區除了種植咖啡外,還有石英、水晶等珍貴礦物出產,所以又被稱為水晶山。水晶山與牙買加的藍山山脈地理位置相鄰,氣候條件相仿,因此又被稱為“古巴的藍山”。Cubita平衡度極佳,苦味與酸味有很好的配合,細致順滑,清爽淡雅。

我們坐在棚子下的木板前,喝這里自產的咖啡。比尼亞萊斯山谷夏日狂熱的風從四面吹來,混著干枯的煙草味與咖啡四溢的香味。我往咖啡杯里加了不少赤砂糖,于是,入口的咖啡甜蜜、醇厚,令人迷醉。也許是因為量少——只有1/4小玻璃杯,我們非常珍惜,細細品味。大家都沒有說話,各自想著各自的事。

在恐怖的陽光之下,我們朝雪茄作坊走去。干燥的紅土地被長時間烘烤,仿佛已經熟透。我們被四面夾擊,酷熱難耐。一切都看起來不動聲色,不動聲色地一如既往的炎熱。我們走過大片大片的煙草種植地。

在古巴的東部、中部和西部,都有煙草的種植。但是,最著名的煙草是來自這里——比那爾德里奧省,比尼亞萊斯山谷就屬于比那爾德里奧省。比那爾德里奧理想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是煙草生長最好的地方。這里理想的氣候和土壤,加上幾個世紀種植的經驗,造就了世界上最好的煙葉。在這里出產的最好的煙葉的最好的部分,會用粗棉布罩起來以防太陽光直射,送到哈瓦那的雪茄生產工廠,制成世界名牌的雪茄,如Cohiba、Monrecristo、羅密歐與朱麗葉。古巴每年大概有1000萬支雪茄出口,為古巴帶來500萬美元的外匯收入。煙草業理所當然成了古巴的頭號賺取外匯的行業。

古巴開始種植煙草的時候,當地的泰諾人用凹陷的木頭制成煙管來吸煙。直到今天,留著小胡子、精心侍弄煙草的抽雪茄的男人形象定格為古巴人的典型形象。在古巴,有兩大種類煙草:一種是托羅霍,它種在一層層的纖細的防蚊網下邊來躲避強烈的日曬并保證煙葉長得光滑柔軟,這種煙草用來包裹雪茄的外皮;另一種是克留爾羅煙草,它直接生長在日光下,強烈的日曬激發出煙草吸收土壤的養分,并促使其產生濃郁的味道,這種煙草用來制作雪茄內部。

煙草在生長季節需要連續的日曬和極少的雨水。停雨后的10月到1月是黃金季節。種子播種在沙子和木灰混合的土里,上邊蓋上草,一旦種子發芽就把草挪開。45天后,發芽的種子被移植到田地里并一排排鋪開。

生長過程中的煙草需要無微不至的精心呵護。農民們甚至用和煙草說話的方式來刺激它們生長。當煙草長到1.5米高時,就要在開花前把中間的芽掐掉來促使煙葉的生長。煙葉成對生長,每棵煙葉上有6對或者6對以上的煙葉。根據煙葉的不同部位從1月到3月要經過6個階段的收割。最下面的葉要最先用小鐮刀,一對一對地割掉。上邊的葉要間隔一個星期再割。最上邊的葉子最后割。

塞麗娜帶我們去的雪茄制作作坊,距離咖啡種植園大約有一個小時的徒步路程。我們沿著一條延伸在紅土之間的土路,向遠方更寬闊的令人疲憊的紅土地進發。腳下有被陽光曬得失了水分的青草發出的苦澀的氣味。高高的棕櫚樹、芭蕉樹,在轟熱的空氣里靜止不動。被太陽曬得發白的天空下,有一片雜草叢生的小水塘。

經過這一個小時的翻柵欄、穿田地、踩泥濘、過小溪,我們終于坐在一棟綠色木屋前等待。四處濃蔭,仍舊悶熱難當。我連眨眼和呼吸的力氣都即將消失殆盡。所有的熱都懸浮在我的四周,都死死地黏附在我的身上。

在轟熱中煎熬了半小時左右,輪到我們走進煙房。塞麗娜之前告訴我們,所有的煙房都是坐東朝西排列,這樣從早到晚可以接觸到更多的陽光。這間大約有200平方米的木質棚屋,用棕櫚樹的樹葉把屋子上部遮得嚴嚴實實。棚屋用并不粗壯的木頭支撐,四周用幾乎同樣直徑的三根木頭從上至下固定,作為圍欄。木頭搭建的架子上,晾曬著深棕色的煙葉。收割的煙葉被縫在一起搭在架子上,有秩序地放在煙房里。一個戴著橘黃色牛仔皮圓帽、腳蹬一雙雨靴的男人坐在那里等待我們。

男人個子不高,1米70左右,很壯實,有和煙葉一樣的深棕色的皮膚。他帶著我們,在煙房里簡單地走了走,指著晾曬的煙葉說,煙葉要在這里進行大約60天的風干,這段時間煙葉會失去大約80%的水分。顏色會變得金黃,碧綠的葉綠素轉化成棕色的胡蘿卜素。

他指著地上的幾個木箱子接著說:煙葉風干后,捆成捆放進木箱子里,送到分揀房里進行為期3個月的發酵。這個過程可以降低煙葉里的尼古丁含量。煙葉進行分類后送到工廠加濕,然后再進行60天的發酵。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去除煙葉里氨的成分以及其他雜質。煙葉風干后打成大包,用棕櫚樹皮包裹以保持煙葉的潮濕。這樣經過大約4年的時間,就可以把煙葉制成世界上最好的雪茄了。他強調說,好的雪茄就像好酒一樣,需要在一定的濕度和溫度中發酵,發酵時間越長,口感越佳。雪茄是一種有生命的東西。

棚屋門口,有一張4米長、半米寬的木板搭的桌子,左右兩邊有兩張用木板搭起來的凳子。桌子上擺著八支裹好的雪茄,一瓶哈瓦那俱樂部出產的朗姆酒,幾個玻璃杯,一把巨大的黑色剪刀。

男人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支比我的大拇指還粗的雪茄。我們都點燃了手中的雪茄,一起吞云吐霧。我第一次吸雪茄,根本不知道如何抽雪茄。正確抽雪茄的方式是只吸到口,而不同于吸煙把煙吸進肺部。同時,抽雪茄不能狂抽,避免雪茄燒得太快或太熱。有規律的每次一小口地抽,慢慢享受,更不要將雪茄變成一團火球。保持雪茄穩定的火候,才能盡情發揮其芳香。一次抽不完的雪茄,留到下次再抽,不是不體面的事。

男人在桌前坐定,我們圍坐著,看他制作雪茄。他從一個袋子里取出3片一個手掌寬、一尺來長的煙葉。首先,他給我們看他將作為主料的煙心煙葉,它置于雪茄的最里層,由單片的煙葉折疊卷起,以便能夠均勻燃燒,雪茄的味道主要由煙心決定;然后,他給我們看將用于雪茄最外層的卷紙煙葉,比之前的煙葉顏色稍深;最后一張煙葉,則將作為固定煙心的捆扎煙葉,將煙心纏繞卷起。每支雪茄的口味,全靠卷煙工的手藝。他讓我們分別聞了聞煙葉,讓我們記住三片煙葉不同的味道。

他用西班牙語為我們解釋他手中的工作,艾瑪用英文為我們翻譯。他說,一支雪茄煙的好壞取決于煙葉的混合方式、包扎的手法和外卷煙葉。那些著名品牌的雪茄都有特制秘方。每一家雪茄工廠都有一位制作雪茄的大師。大師的工作看起來很簡單實則相當不易:為每一種雪茄匹配相稱的外卷煙葉。

經過曬干和發酵處理的煙葉在準備制作雪茄時,要重新濡濕,以恢復彈性。接下來,將煙葉鋪平展開,去掉葉子上的脈絡。根據煙葉的大小把煙葉分開,再根據顏色、質地和質量分成不同等級,共有11~15個等級。分好類的煙葉再由卷煙工人卷制成雪茄。

簡易的木桌是男人的卷煙操作臺。陽光落在桌面上,金色耀眼。轉眼之間,男人從侃侃而談轉入凝神定氣,似乎一下子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他說,一位技藝高超的雪茄大師,必須有神授般的靈感和手法。而一個技術嫻熟的卷煙工人,則必須有熟練的操作手法,也就是在制作過程中,保證雪茄既不太緊,又不太松的關鍵。在古巴,尤其是在比那爾德里奧地區,煙草的種植、干燥,卷煙葉的整個過程,通常以一個家族為單位進行。一般來說,像他這樣的煙草工人,都繼承了家族的傳統工藝,要經過正式的拜師學藝,從制作小型的雪茄開始,逐漸過渡到大支或者特制的雪茄。

艾瑪問他,是不是像他這樣卷好的雪茄就可以出售了?男人說,雪茄被截成固定的長短之后,還需要進行煙熏。煙熏之后,要根據雪茄的顏色將制作好的雪茄分為6個等級,從綠棕色到深棕色。接著,雪茄被存放在一間涼爽通風的房間里,再放進松木或者雪松木做成的盒子里。

結束一天的參觀和徒步,等回到Casa,我發現我的雙腳都被磨壞了。在院子里晾好衣服,轉身,我看見薩帕特羅的孫子麥克在院子里玩氣球。麥克背上長滿了痱子,并且還有一大片的紅疙瘩,觸目驚心。我只是看著都覺得渾身發癢。我回屋拿出帶去的花露水交給麥克的媽媽,告訴她要給麥克洗澡,然后把花露水抹在長痱子的地方。

我在Casa的門口跟薩帕特羅一家人聊天。薩帕特羅在選米,把大米中的石頭和壞掉的米粒選出來。薩帕特羅的兒媳抱著麥克坐在窗臺上。薩帕特羅丈夫的哥哥和妻子坐在門口的地上,薩帕特羅的婆婆坐在旁邊一把塑料椅子上,用厚紙板扇著風。

前一天幫我和薩帕特羅做翻譯的隔壁女孩也過來玩。穿著時尚的女孩20歲上下,金黃色的頭發,鮮亮的桃紅色的緊身T恤,緊身5分牛仔褲,手里握著一部用厚實的手機殼嚴加保護的iPhone 4。大家把目光集中在我身上:先一致贊嘆我的人字拖好看,接著又一致贊嘆我的布睡裙好看,最后,大家把目光鎖定在我的iPhone 6 plus上。女孩子莊嚴地捧起我的手機,一邊嘖嘖贊嘆,一邊懷著羨慕之情,把手機看了又看。

在旅行時,我喜歡美味佳肴,也不介意難吃的甚至單調的飯菜。在我過去的旅行中,我從來沒有因為飯菜影響心情。可是現在,我發現我自己竟然為昨天的晚餐而心灰意冷。想起昨天吃到的噩夢般的晚餐,我情愿餓一頓都不想再面對一次。然而,在恐怖毒烈的太陽下徒步了整整一天,我已經餓得直不起腰。

我找到薩帕特羅,讓她給我3個雞蛋、4個西紅柿,1根雞肉火腿腸。外加一碗飯。我告訴她,我要自己做晚餐。我在廚房輕松愉快地忙碌,薩帕特羅家所有的女人在旁邊默默地圍觀注視。等我的西紅柿、雞蛋、火腿腸蓋澆飯做好,廚房里彌漫著令人心醉神迷的香味。我邀請她們品嘗。她們排著隊,一個一個用手從盤子里抓起一點蓋澆飯放進嘴里。再看她們每一個人,無一不為我的蓋澆飯所傾倒。我坐在院里的亭子里享用我美麗動人的蓋澆飯。幾臺電風扇從不同的角度給我送來熱烘烘的晚風。冰凍的蘇打水、香氣襲人的蓋澆飯,我心滿意足得無法自持,我的人生一下子就圓滿了。

我計劃第二日清晨5點起身收拾行李,6點鐘達到車站。我請薩帕特羅幫我聯系一輛出租車,但是薩帕特羅說,我離開的時間太早了,沒有司機愿意那么早接生意。所以,我必須自己拖著笨重的行李箱,走一段不算近也不算平坦的路。因為走得早,我讓薩帕特羅把我兩天的賬單結了,總共是59庫克,我多給了她1庫克,拜托她用1庫克幫我買一瓶礦泉水。她非常爽快地答應了。等我散步回來,薩帕特羅遞給我一瓶礦泉水。我驚訝地發現,瓶子是被打開過的。我問她這是怎么一回事。她輕描淡寫地回答說她打開喝了一點。我更驚訝了。她使勁地比畫著向我解釋說,她沒有用嘴直接對著瓶口喝,她是把礦泉水倒在杯子里喝的。我徹底驚訝得不知道說什么好。

打開空調機,轟隆隆的聲音在黑夜里急速擴散。我的靈魂被這驚心的轟響攪得有些張皇失措。我寫了日記,讀了幾頁書。倦意襲來。關燈,躺了許久,卻無法入睡。我起身走到窗前,關掉空調。世界安靜了,可是,滾滾的蜂擁而至的熱浪漫無邊際地向我氣勢洶洶地撲過來。我依然無法入睡。我又起身打開了空調。

被“轟炸”一會兒,我再次起身關掉“轟炸機”,想趁著尚未褪去的涼氣趕緊睡著。睡著了,就感覺不到熱了。哪知,半夜里,我再次被轟鳴聲驚醒。我確定我并沒有開空調,那么如此巨大的聲響來自哪里?我屏息聆聽,聲響來自不遠處。我撩開窗簾往外看,難道半夜有人在用攪拌機?后來我確定了,恐怖的聲音是來自臨近Casa的空調。

我索性起身,打開燈,再次把空調機打開。在雙重的震耳欲聾中,我把吊帶牛仔背心翻出來,再找出針與線。我要把稍稍有些長的吊帶收短一些。我不動聲色地在昏黃的燈下飛針走線,借助一個個細密的針腳,慢慢填補沉寂內心。酷熱仿佛把時間鎖住,時間在我旁邊,不動聲色。時間才是真神,不動聲色地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轉眼間就滄海桑田。什么都在時光里潰不成軍。在時間里,什么都是驚鴻一瞥,曾經以為的刻骨銘心,轉眼就轉為奇妙的無常。永恒的東西至少我看不到。墻上趴著的那只大蜘蛛,說不定前世也有一場傳奇。現在此時,我回憶起古巴,回憶起比尼亞萊斯山谷,是迷茫的一片,是那一個深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南| 祁阳县| 策勒县| 安龙县| 荃湾区| 长岛县| 大新县| 内黄县| 尼木县| 尤溪县| 牙克石市| 金溪县| 阜新| 南通市| 福贡县| 娱乐| 永昌县| 青河县| 潞城市| 平凉市| 瑞丽市| 神农架林区| 黄大仙区| 图片| 鲜城| 中超| 锦屏县| 九龙坡区| 嘉荫县| 台东市| 旺苍县| 夏河县| 宜宾市| 宁陕县| 新安县| 于田县| 彭泽县| 克什克腾旗| 略阳县| 翁源县| 盘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