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人的第一杯茶(入門級別)
- 耕而陶 靜清和
- 2982字
- 2021-07-22 11:57:43
雨水
雨水始華胭脂紅
櫻花紅時茶飲白
玉蘭花開春漸暖
·雨水始華胭脂紅
讀東坡的詩詞,我手難釋卷。無事閑誦一段:“不如歸去,做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茶亦醉人何必酒,捧一杯碧潭飄雪,暖手聞香,可慢慢細啜。碧潭飄雪茶,極具空間的美感,以杯為潭,展現春茶一芽一葉的翠綠清影。澄碧的湯色中,飄著如雪的潔白茉莉花蕾,似碧潭飄雪,又如一竿修竹青綠枝葉上的落雪。
碧潭飄雪是四川徐金華先生首創的。夏日三伏天,采晴天午后含苞待放的茉莉花,與高山上等的明前芽茶精工窨制而成。干茶綠中微黃,茶芽緊直勻整,布滿銀毫。雪白的茉莉花,一瓣瓣散落在其間。品飲茶湯,茶香清淡,花香沁人。春尖的清醇,茉莉的香魂,久違地讓人從身到心享受著詩意與茶品的溫馨。
碧潭飄雪的花與茶并現在水中,賞心悅目,這點區別于傳統的茉莉花茶。傳統茉莉花茶的窨制,一般先用新鮮的玉蘭花打底調香,增加花香的層次感與鮮靈度,然后再用新鮮的茉莉花,數遍去熏窨干燥好的綠茶。窨花的過程比較詩意,下午兩點摘花取蕾,運回茶廠保養,等茉莉花猛烈吐芳的晚上,讓茶美美地吸飽鮮花吐出的芳香。茶窨好后,篩分出花他用,只保留茶。所以傳統的茉莉花茶中,是看不到花的。
北方的雨水時令,枝椏上剛剛萌透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綠意。但溫暖的茶室內,我養的西府海棠,卻是占春顏色最風流,蕾吐胭脂,嬌媚幽獨。張愛玲曾說:“人生有三恨,一恨《紅樓夢》未完,二恨鰣魚有刺,三恨海棠無香。”可見海棠在她心中的分量。我反倒覺得,《紅樓夢》未完,正好給我們的想象和回味,留足了空間。而海棠無香,恰恰又是海棠的特點,淺紅并不妖艷,潔白而無傷感。我認為,海棠美得已經夠了。如果多了香,或香的不夠曼妙,都有可能接近庸俗。
我與曉東、玉晶、小敏四人,倚花品飲去年的茉莉花茶。此茶用梅占的芽頭窨制,茶中無花,松針一般挺拔的單芽滿披白毫,如銀似雪。高溫沖泡,水白清甜,入口茉莉花香飽滿。三水,玉蘭花的香氣出現。七水后,茶味淡,茉莉花的濃郁仍存。也知造物有深意,茶共海棠花下人。
有人說,茉莉花的香氣折了茶味,迷失了茶的本真。但從健康角度看,茉莉花辛溫,順應天地自然之氣,卻是最適合春季品飲的茶類之一。春天女士肝氣容易郁結,適量品飲茉莉花茶,濃郁的花香開竅,既能祛除冬天郁積在體內的寒氣,又能促進陽氣的升發,讓人身清氣爽。
有個性的缺點,是優點的延伸。海棠無香,成就了海棠的瀟灑富貴。花茶有香,反而具足了春天的味道。當我們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時候,殊不知事物都有自己的特點,缺憾可能是一種意猶未盡、有個性的美麗。
·櫻花紅時茶飲白
1982年的那桶政和茶廠的老貢眉,是楊軍先生贈送的,我視若珍寶。馬口鐵桶的斑斑銹跡,娓娓訴說著老茶一路走來的風霜雪月。撬開陳封的鐵桶蓋,一種類野菊的中藥香迎面撲來,我會忍不住深深地多吸幾次。歲月的陳舊氣息里,竟有些花香的清涼。干茶顏色紅褐,葉片呈不規則的碎片化,有指甲蓋的大小。清晰可見的芽頭,銀毫已經泛黃。老白茶珍貴難得,但貴不過沉甸甸的兄弟情誼。
好茶是用來品的,不是用于炫耀、示人和收藏的。茶再好,不去分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與垂涎已久的茶友約定,每次開啟這桶老茶,必須簽字留念,作好記錄。
今年的春天,來的似乎格外遲緩。我數次探香門前的那片櫻花林,只覺枝柯清寒,未見蓓蕾。一樣花開為底遲?
凝盼許久,那片櫻花樹一夜間花開,似錦嫣紅,枝盈媚眼。莫負春光韶華,一場華麗的櫻花茶會,在幽香淡淡的花影里開始醞釀。
無風的晴日,櫻花樹下,淡藍色的席布,在草地上鋪陳開來。紅泥小火爐上,水已沸騰。茶煙繚繞中,有花瓣飄落在席上,星星點點的粉紅。我把三十年的政和貢眉,用斑竹的茶則,小心翼翼地撥入紫砂壺中,扣好壺蓋,用沸水淋壺。然后再開啟壺蓋,讓老茶中的雜味受熱蒸騰而出,如此就可省去洗茶的環節。面對珍貴的老茶,我從內心不舍得去洗茶。
沸水沖瀹,茶一開湯,便是驚喜。湯色紅艷如花,藥香襲人,入口甜津津的綿滑。三水,藥香彌散,取而代之的是秋梨的果香。五水后,延緩出湯時間,木質腐熟的香氣與紅棗香漸次呈現。白茶,曾經清顏若雪,歲月讓它褪去青澀,時光滄桑了它的容顏,卻也公正地讓它內心豐盈,在水中燁若春華。
茶再濃,也會喝淡。蔌蔌衣巾落櫻花,淡紅的花瓣,紛落在影青葵口杯中,一片,兩片。淡黃色的茶湯里嫻花照影,那種古典的靜美讓我沉醉。把盞嚼一嚼茶湯里的花瓣,竟也清香得有點微甜。姑且叫它“櫻花茶”吧。
說起櫻花茶,前幾年我在大連做水處理工程時,日本的朋友贈送過我。據朋友講,在爛漫的三月,日本人把櫻花盛開的花瓣收集起來,采用古法用鹽浸漬保存起來,做成櫻花茶,作為相親會友的首選禮品。等需要泡飲時,先洗去櫻花茶的鹽分,再用透明的玻璃杯子沸水沖泡。干澀的花瓣會在杯中瞬間花開若鮮,香氣幽淡。品嘗期間,恍若自己徜徉在櫻花樹下。這時候,感受著櫻花清透柔美的氣息,喝茶啜飲的動作不由得會放慢,真怕把口里的花瓣嚼爛。
茶會結束,櫻花花開如雪,花落如雨。開與落,都是瞬間的決絕。昨日茶白如雪,今夕水顏如花。挽留不住的時光,在蹉跎中嫣紅了茶。賞紅櫻,一朝春盡,品白茶,如花美眷。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櫻如美人,紅顏易消歇。”歲月竟芳,茶與花境,令人唏噓。許多滋味,盡在茶盞,欲說還休。
·玉蘭花開春漸暖
鳳凰單叢,是烏龍茶家族里的高香茶。馥郁高揚的香氣,理氣解郁,很適合在春天里品飲。
說起鳳凰單叢,北方人比較陌生,它產于廣東省潮安縣的鳳凰山脈。鳳凰山是畬族的發源地,而畬族以種植烏龍茶聞名,鳳凰山的種茶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傳說南宋末年的小皇帝趙昺,南逃途經烏崠山,口渴難忍,侍從便從山上采摘新鮮茶葉,讓昺帝嚼食,茶的生津止渴,使趙昺精神倍爽,故賜名為“宋茶”。宋茶又叫宋種,韻味獨特的宋種,代表了單叢茶的較高品質。
單叢茶的魅力暫且不說,看看這些未列全的茶名,已足以使人心向往之了。黃枝香、蘭花香、杏仁香、桃仁香、桂花香、通天香、玉蘭香、柚花香、姜花香、夜來香、東方紅等等,令人目不暇給。涉茶不深的朋友,乍一看一定會說,這哪里是茶啊!簡直是“東風先遣百花開”。
2007年的冬天,為了解鳳凰單叢,我第一次登上了盛產單叢茶的鳳凰山。在葉漢鐘和黃柏梓老先生的陪同下,探望了鳳凰山唯一一株李氏先祖選育的黃梔香宋茶。
單叢茶花香優雅,滋味濃長,尤其是在谷雨和立夏前后采摘的玉蘭香,晚熟的茶種,普遍清幽馥郁,醇厚鮮爽。我有個女性朋友,嗜飲茶,更獨喜單叢的玉蘭香。相處久了,我問她為什么。后來她告訴我,在杭州讀大學時,玉蘭花開的季節,她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她說她之前并不飲茶,偶然在一次茶會上,遇到玉蘭花香的單叢,這種滋味,讓她從此不能自拔,漸漸地愛上了茶。
雨水時令,是玉蘭花開的季節。玉蘭花在清代《佩文齋廣群芳譜》里記載:“玉蘭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故名。”我喜歡玉蘭的潔白高雅、小枝帶綠的乖巧,一樹樹的花開,開得干凈透明。冷艷孤高的花瓣張合著,仿佛是花開的聲音。能讓人把起起落落的思緒,跌宕在玉蘭花的暗香里。
“春風乍起魂飄蕩,高枝朵朵情無限。”干凈靜美的東西,容易打動人的心靈。最美的,不是春天里花開的絢麗,而是經年以后,還能被淡淡地念起。想不到,我視之平常的茶,還能讓人喝出初戀的滋味。
一提到茶,我開始心怡江南了。我喜歡江南的竹樓深巷,春雨杏花,更期待隱隱青山里茶芽萌發。快驚蟄了,身未動,心已遠,準備打點行裝,深山問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