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理心的力量:非暴力溝通的奧秘
- 董國臣
- 846字
- 2021-07-22 17:16:12
非暴力溝通的“形”和“神”
學習非暴力溝通,如果你只看到了形,只學技巧,只模仿,有可能你學的技巧無效,甚至有可能效果完全相反。就像中醫治病一樣,如果他本來就是堵塞的,你還給他補;他本來就是虧空的,你還給他疏,這樣只能使他的病情加重。
我們所說的“形”和“神”,就是非暴力溝通的技巧和道。不少關于“非暴力溝通”的讀書會,甚至專題工作坊,基本上講的都是“形”的內容,告訴你應該怎么說話。
假如你是一個媽媽,回到家一推開門看到孩子把玩具扔到沙發上、地板上、墻角里……以前你的說話方式就是:“你不是個好孩子!我不喜歡你啦!”學了非暴力溝通,老師教你要按照四要素來說話,比如:“我回到家推開門,看到地板上有三個玩具、沙發上有四個玩具(觀察),我有點生氣(感受),我之所以生氣,是因為我特別看重承諾和整潔(需要)。所以你現在愿意把玩具收拾起來,放到玩具籃里嗎(請求)?”
很多人認為學非暴力溝通,就是學這樣說話。這樣說話,很可能別人用了有效,你用了無效。我不否認這樣說話的效果,但是這樣說話最多三成有效。那么,為什么七成是無效的呢?因為只是學到了“形”。
比如剛才的例子,如果有效,很有可能這個媽媽和孩子的關系還算不錯,或者孩子特別小——孩子很小的時候還沒有跟媽媽形成很大沖突的情況下,你這么說是有效的。如果孩子上學了,很有可能已經有了反抗的意識和力量,或者你們的關系存在沖
突,那么這么說就很有可能是無效的。
所以,非暴力溝通的“形”就是對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這四個要素應用的一系列方法,就是我們關注的技巧。
“形”背后的“神”是什么呢?它指我們是否有能力看到表面形式之下的人的連接,而且把注意力放到連接的層面上。它是我們說的非暴力溝通的“道”,指人與自我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關系就是“道”。
這是學習非暴力溝通需要特別注意的關鍵點,我也希望大家在接觸任何東西,或者學習任何學問的時候,都注意這點——形意合一、形神合一、技巧和道合一。你要抓住背后的“道”,“道”應用得好的時候,技巧才會用得熟練,所以兩者都不可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