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親兄弟明算賬
- 亂世時空劫
- 蔡甸熱干面
- 3548字
- 2021-08-31 08:00:00
羅津莀派人向梁皇后一方面報喜,另一方面懇求梁皇后派人送糧草過來。而且羅津莀還打算跟梁皇后算一算賬。親兄弟都得明算賬,岳母和女婿之間是不是也得一樣?可惜羅津莀打錯了算盤,梁皇后只簡單地回復了一句:知道了。
為了維持三萬多人的吃食,羅津莀只得允許部隊外出攻占其他村莊和縣城,自行劫掠。好在大漢那邊收到人口以后,給他送來了不少糧食,足夠三萬人維持十天的消耗。十日之后呢?羅津莀急得團團轉:再這樣下去,即使現在立即回頭,這糧食也不夠吃的。那只能繼續往北劫掠才行,否則這幫人最后要鬧起來。
羅津莀最后決定讓自己的五千人馬留守云州。命一萬西夏軍隊向東北往張家口方向劫掠,另外一萬人馬向正北面劫掠,最后一萬人馬折返保德縣,然后沿清河一線向北劫掠并控制清河水道。反復告誡這些西夏騎兵的將領,只劫掠,不要攻城。
這些西夏騎兵離開后,羅津莀立即感覺輕松了很多。反正現在云州城內的糧食夠自己的隊伍吃很長一段時間了。他相信,這些出去的西夏騎兵肯定不會完全聽他的。讓那些西夏騎兵出去禍害北遼去,就算是他們造反,也跟自己沒關系。反正他是不打算管這些閑事。
過了十幾日,才有第一批糧草從清河水路運到保德縣,由專門的隊伍分別押送至朔州和云州。
派出去的西夏騎兵隊伍也陸續回到了云州。往東北去往張家口的騎兵貪功冒進,意圖攻下張家口的城池。結果城池是攻下來了,自己損失了大部分兵力。只帶回了兩千人馬,丟失了大量槍械。羅津莀直接把該隊的將領給解職了,關押了起來,回去再定他的罪。
往北面去的將領運氣不錯,沒費什么力氣就攻克了一座城池。只是城里面窮得叮當響,沒搶到什么寶貝。羅津莀照樣把該隊的將領給解職了,關押了起來。沿清河一線向北劫掠的將領沒有攻克城池,也沒搶到寶貝,但是搶到了不少糧食帶了回來。羅津莀對這個將領甚是滿意地點點頭。
羅津莀就順勢安排這個將領留下一萬騎兵守城。給守城部隊留下足夠的彈藥之后,他就帶著剩余的部隊和自己的五千人馬返回興慶府。梁皇后那種“賴皮”的態度,讓羅津莀實在不愿意在云州久待。
……
“陛下,我們已經失去了云州和燕州。西夏攻下了云州,漢朝攻下了燕州,現在整個西京道都在他們的威脅之中。西夏軍隊里面出現了漢朝軍隊所用的火器。那些火器甚是厲害。另外在遼夏云州城外野戰之中,五皇子不知所蹤。”
“嗯,朕知道了。朕這次失策了,沒想到夏漢兩邊會相互協同。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識破計策的。按道理兩地京城相距甚遠,兩地之間的消息傳遞很是需要時間。就算不能阻止他們進攻云州和燕州,讓他們雙方之間相互猜忌也行。夏漢兩國之間是如何建立信任關系的,目前有什么確切的消息么?”
“陛下,探子來報說:有一個叫羅津莀的人,原本是漢朝的榮國公,也是出使西夏的使臣。后來被西夏梁皇后封為定邊王,迎娶西夏十三公主,最后留在了西夏。他所率領的軍隊被稱作神火軍,其中西夏騎兵三萬,從漢朝招攬雇傭過來人約五千。這些士兵使用的武器都是漢朝的武器。”
“看來,漢朝不僅僅提供了武器,而且還直接派軍隊參與其中。王爺,可有什么辦法離間他們之間的關系?”
……
羅津莀領兵回到東岸,安排好后,就直接入宮覲見皇后。
“賢婿,沒經本宮允許,你怎么自己就回來了?”
“岳母大人,我想兩位夫人了。”
“說實話!別跟我耍心眼。”
“岳母大人不給吃的,那么多人擠在云州那個地方,遲早要出事。另外,小婿想回來跟岳母大人算一筆帳。”
“什么帳?”
“這次消耗炮彈和機槍子彈甚多,要求撥銀子補充彈藥。另外,騎兵也損失不少,也需要補充人員,槍械和彈藥。”
“需要多少銀子?”
“神火軍主要需要補充炮彈、步槍子彈和機槍子彈。需要采購費用一百萬兩白銀。騎兵那邊主要是補充步槍和步槍子彈,八十萬兩。總計一百八十萬兩銀子。”
“這么貴?賢婿咋不去搶錢呢?”
“岳母大人,我這可是最低價了。童叟無欺。”
“賢婿先找漢朝補一下武器彈藥,帳先賒著。”
“那下次有什么事情,岳母大人可不要找我了。我可沒這個臉去賒賬。”
“那本宮先給賢婿五十萬兩,剩下的先賒著。”
“那小婿只得去把來福客棧賣了,湊齊這些錢。然后逢人便說:小婿不忍梁皇后賒賬打下云州,特此捐助。”
“你!……”
“本人還準備下次開朝會的時候,端個碗來。”
“你要干啥?!”
“乞討啊!向各位臣子乞討,讓他們為梁皇后的事業捐助。”
“你!……你不嫌丟臉?”
“小婿以為自己臉皮已經很厚。現在看來還有更厚的。”
“你!……這西夏才是你的家,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說完,梁皇后把袖子一甩,把羅津莀扔在原地,自己走了。
羅津莀也不理會梁皇后,自己跑向景蘭宮,給兩位夫人報平安去了。
……
第二日,梁皇后召開早朝,決定自我贊揚一番功績。做為奪取云州的主帥,羅津莀必須得參加。梁皇后怕羅津莀在朝堂之上生出事端,囑咐宮中使者對羅津莀搜身,如若發現鍋碗瓢盆之類的一律收繳。
毅宗陛下和梁皇后端坐于正殿之上。梁皇后開口說道:
“此次收復云州,我國又獲得一塊水草豐盛之地。實乃可喜可賀之事。”
群臣一起恭賀道:“恭賀陛下和娘娘!”
“另外,我國完全掌握了清河中游的水路,有利于夏漢雙方的貿易往來。此乃第二件喜事。”
群臣一起恭賀道:“恭賀陛下和娘娘!”
“此次云州一役,全仗定邊王羅津莀指揮有方,十日之內便攻下云州。并且在云州城外消滅北遼騎兵五萬余人。”
羅津莀趕快出列,向梁皇后抱拳拱手行禮道:“此次云州一役,皇后娘娘神機妙算,讓我等及時出兵,打了北遼一個措手不及。想必他們一時不敢再招惹我國。”
“在國庫空虛之時,為了此次出兵能夠獲得成功,娘娘煞費苦心,向漢朝賒賬一百八十萬兩白銀購買武器彈藥。為表忠心,鄙人愿意帶頭出售來福客棧,捐助給西夏國庫。望各位臣工積極響應。”
其他臣子一聽還有這事?都開始交投接耳:國庫空虛?需要捐助?開玩笑嗎?
一戶部官員趕緊出列說道:“國庫空虛?定邊王的說法不屬實。鄙人負責國庫事宜,并沒有支付不了一百八十萬銀兩的道理。望皇后娘娘明查。”
“皇后娘娘親口對鄙人說的,豈能有假?”羅津莀故意裝糊涂道。
“你!……給我閉嘴!來人,拖出去打二十大板。”一場好好的慶功朝會,硬是讓羅津莀給攪合了。
殿中的禁軍過來倆人架著羅津莀去廣場上受刑。禁軍裝模做樣地打了二十大板,然后就把他扔到了景蘭宮里面。兩位夫人一看羅津莀的屁股上被打得皮開肉綻,心疼得很。趕緊叫來太醫,給羅津莀上藥。
“你們的娘既賴皮,也夠狠!”羅津莀對著兩位夫人說道。
“那你就不要惹她嘛。”十三公主有些怨氣。
“不給她點顏色,她下次就會得寸進尺。親兄弟都還要明算賬呢,這岳母和女婿之間要不要把帳算清楚啊?”
“你就不能換個場合?”蓋亞也有點怨他。
“她臉皮比我還厚,換個場合她就跟我和稀泥。”
突然宮中使者高聲喊道:“皇后娘娘駕到~~~!”
蓋亞和十三公主還沒來得及迎接梁皇后,梁皇后就已步入到臥室內。
“賢婿,為何今日非要在朝堂之上頂撞本宮?”
“皇后娘娘,先恕小婿傷重不能起身行禮之罪。今日朝堂之上并非頂撞啊,小婿乃實話實說。”
“哼!……算了,本宮也不跟你計較這些了。本宮已經給你安排好了住宅,你和十三公主就先搬過去住吧。蓋亞還是先留在宮中,她需要有人細心照顧。”
“岳母大人,那一百八十萬兩銀子的事情……”
“休得再提!我已經答應給你五十萬兩。剩下的,你自己看著辦。”
“這可不行,這打一次仗就虧一次本。岳母大人,您覺得我的臉皮能值多少錢?”
“本宮知道這些槍械和彈藥都來自你們的南岸工程。趙燁不是在負責南岸工程么?你倆的關系不是親如兄弟么?找他賒賬就那么難么?”
“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啊!”
“不是本宮不舍得那一百八十萬兩銀子。本宮覺得你這小子胳膊肘往外拐,盡幫別人賺錢。本宮一旦答應下來,后續還不知道你會不會換著方地從本宮這里要錢。這么小的一仗在你這里就要花費一百八十萬兩,那后續還不得上千萬兩?”
“這算啥呀!日本甲午海戰勒索清朝兩億兩白銀哪!您說說:您是覺得花兩億兩買武器彈藥劃算,還是賠款劃算?”
“本宮要是一年能收入兩億兩白銀入庫,也就直接付款了。現在西夏國小力薄,每年國庫收入也就兩千萬兩白銀左右。哪像漢朝每年光軍費就近億兩白銀。”
“算了……算了……本宮不跟你爭了。你幫本宮發封電文給元老院,就說本宮愿意成為元老院一員,效忠元老院。請元老院看在同是穿越者的份上,支持西夏的穩定和發展。一個穩定和強大的西夏,絕對是元老院的好幫手。希望元老院能夠低價供給武器彈藥,包括重武器。”
“岳母大人,發電文沒問題,支持您的事業也沒問題。但是您是不是也得有所表示啊?”
“噢?!賢婿覺得什么樣的表示比較合適?”
“把鐵路修到興慶府東岸。神火軍再增加一萬人。還要在東岸開設工廠。最后要把蓋亞和十三公主都放出來,讓她倆和我一起住在宮外。”
“哼……給你點顏色,你就開染坊!這些事情是本宮一個人能做到的嗎?”
“皇后娘娘,您不是西夏的規矩嘛。您答應了,他們敢說個不字?誰敢說不,我可以安排他們全家到海苔島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