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福臨門
書名: 九品十八級:帶個手機混明末作者名: 封他號本章字數: 2031字更新時間: 2021-07-22 19:22:23
馬老板非常明白得人得財的道理,所以立下了嚴格的店規店章:童叟無欺,貧富咸迎。
除了大餐之外,亦有家常菜肴,專門為接待那些阮囊羞澀的風雅之士。甚或販夫走卒,流浪藝人,進得門來也會收到笑臉迎接。
買賣不分大小,賺一文錢獲一份人心。福臨門的生意重要,可名聲信譽更重要。
朱豪一眾人等剛到福臨門,正在這時,家丁頭目毛勝一路小跑著,帶了一個人過來。
”參見朱閘官,我有我們家老爺的拜帖呈上。“
說著,這個一副家丁打扮的,二十幾歲的年輕小伙子,一低頭,雙手躬身呈上拜帖。
”你們家老爺是?“
”我們家老爺是防汛李千總“
朱豪打開這精致的拜帖,在劉小驢燈籠照耀下,看了一遍,沉思了一下說道:”既然李千總相邀,我三爺明天晚上必到!“
朱豪叫劉小驢打賞了,李千總的家丁,那個家丁喜笑顏開的,這個三爺也并不像,百戶說的那樣嗎。
“去去去…我們飯莊不是要飯的地方。”
福臨門飯莊門口有漂亮的伙計迎送,他們頭戴方頭巾,身穿紫色衫,腳下絲鞋凈襪,兩手恭敬交叉,看客人經過便道:“請坐!”
一個伙計攔住一個人,低聲的呵斥。
朱豪一幫人剛好要邁進福臨門,聽到飯莊伙計的呵斥聲,朱豪就停下來看看。
“我不是要飯的,我是到臺兒莊頭投親戚的,遭了土匪!”
那個身材矮小的人用有些稚嫩的語氣生氣地說。
朱豪上前問道:“怎么回事?”
伙計認識朱豪,忙堆著笑臉:“三爺,是您啊!這倆……乞丐……”
“我們不是乞丐!”乞丐聲音很低,似乎還沒有變聲,顯得孩子氣,脾氣卻很執拗。
“我有錢,為什么不能住店?”
朱豪瞬間就記起來,這個銅板是還是他給小乞丐的。
小乞丐的邊上還有另一位比她高半個頭的乞丐,頭發散亂低著頭在燈籠的側影里,看不出長相。
那個小乞丐的頭發披散在臉上,眼神從頭發的縫隙之中穿透出來,落在朱豪的臉上。
朱豪皺了皺眉,側著頭對跟過來的小吏來福嚴厲的訓斥他,“我叫你準備的粥跟干糧呢?”
來福大驚失色,其實來福想,楞頭青也就是這么一說,那還當個真!
現如今,我叫他誠惶誠恐,看著楞頭青犀利的眼神,撲通一下,一下子就跪了下來。
“三爺饒命,三爺饒命、”
要在以前,楞頭青可是說一不二,上前去救,可能是一頓暴打。
去年大旱,今年收成銳減,農民交完朝廷的公糧,加里就什么不都不剩了。
可為了活下去,從河南河北,山東帶著全家,逃到了運河兩岸。
討飯的沒有1000就有500,每人兩個燒餅,還有無限量的粥,來福想想都心疼。
楞頭青又沒給錢,這花的都是他的錢啊!
一行思,就給了小乞丐買了兩個燒餅,至于粥什么的,估計楞頭青說完就忘了。
來福也沒有當一回事,這一年多,楞頭青偶爾會這樣。
佐良玉突然開口小聲的說,“三爺您還沒給來福錢,來福這窮樣,哪有錢來施粥。”
朱豪聽完,嘴角不禁抽了抽,“劉小驢給他錢。”
用腳踢了來福一下,“別趴著,趕快去施粥。”
來福磕了個頭,立馬上爬了起來,臨走時偷偷的看了一眼左良玉,露出感激的微笑。
回過神來,朱豪說:“小二,人家有錢呢,你怎么有生意不做,要不得哦?”
朱豪說:“小二,人家有錢呢,你怎么有生意不做,要不得哦?”
伙計有些為難:“三爺,后天封閘,韓莊來了那么多人,一樓已經滿了,我也沒有辦法安排他呀!”
小乞丐沒有動,只是鄙夷的看著店小二。一只手抓著左邊的大乞丐。
朱豪突然發現,大乞丐用一雙怯怯的眼睛望偷偷的看著朱豪。
看見朱豪望了過來,立馬又低下頭。
朱豪到這一刻可以確定,這兩個大小乞丐都是女人。大的有點病殃殃的!
朱豪又發揚精神了,本著城管要幫助兒童婦女,救死扶傷精神,立馬安排到。
朱豪看看外面天色已經黑了,想了想:“你煮一碗熱面來,就叫她們蹲在門口吃吧!帳記在我頭上。還有給他們安排客房。”
說罷轉過頭了,問小乞丐:“你們要住幾天?三爺給錢。”
小乞丐猶豫了一下,往上她右邊的大乞丐,大乞丐伸出白嫩的手指,筆畫了一個五,然后抬眼迅速望了朱豪一下。
低下頭,三。
小乞丐立馬回頭望著朱豪,怯生生伸出了三只手指。
三天啊!
“告訴掌柜的,他們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錢到衙門去取。”
說罷朱豪,大踏步的進了福臨門。
一進門滿店的伙計個個聰明伶俐、干凈利索、嘴勤腳快,見三爺進來了,齊刷刷地喊了起來:
“三爺,樓上有雅座您哪……”一個伙計引導的他們幾個邁向二樓。
緊接著,福臨門大廳里,又是一片此起彼伏的叫喊聲:“涼拌粉皮,拉薄剁窄,多加芥茉,番椒,(辣椒)……”,辣椒順著運河一帶十幾年光景就,傳開了。
做生意講究紅火,飯菜飄香,刀勺亂響,滿堂鬧,顯得格外有生氣。運河上的有錢人好擺譜,把吃飯當成樂子,當成交際,當成份。
到這樣的飯店里,這么多人前呼后擁著,左右伺候著,聽著順耳,吃著舒坦,花錢不冤。
特別的有“爺份兒”。所以飯吃完了,都扔下幾個賞錢,玩的就是這個派。
明代并沒有實行酒禁的政策,政府也是鼓勵酒業發展的,酒稅也并入了商業稅中,沒有另外的收稅。雖然明代在酒水上收的稅很少,但積少成多,酒肆業的繁榮同樣是明代財政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
1樓大堂,好不熱鬧,行酒令,此起彼伏,一聽、哥兩好、三多多、四季(發財)、五魁首、六六(順)、七(個)巧、八匹馬啊(八色)、你吃酒啊、滿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