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設計流程

整個電路板的設計流程可分為下列3個主要部分。

1.前處理

此部分主要是進入PCB設計前的準備工作。

(1)原理圖的設計:設計者根據設計要求用Capture軟件繪制電路原理圖。

(2)創建網絡表:繪制好的原理圖經檢查無誤后,可以生成送往Allegro的網絡表,網絡表文件包含3個部分,即pstxnet.dat、pstxprt.dat和pstchip.dat。

(3)建立元器件封裝庫:在創建網絡表之前,每個元器件都必須有封裝。由于實際元器件的封裝是多種多樣的,如果元器件的封裝庫中沒有所需的封裝,就必須自己動手創建元器件封裝,并將其存放在指定目錄下。

(4)創建機械設計圖:設置印制電路板外框及高度限制等相關信息,產生新的機械圖文件(Mechanical Drawing)并存儲到指定目錄下。

2.中處理

此部分是整個PCB設計中最重要的部分。

(1)讀取原理圖的網絡表:將創建好的網絡表導入Allegro軟件,取得元器件的相關信息。

(2)擺放機械圖和元器件:先擺放創建好的機械圖,然后擺放比較重要的或較大的元器件,如I/O端口元器件、集成電路,最后擺放小型的元器件,如電阻、電容等。

(3)設置電路板的層面:對于多層的印制電路板,需要添加電路板的層面,如添加VCC、GND層等。

(4)進行布線(手工布線和自動布線):手工布線可以考慮整個PCB的布局,使布線最優化,但缺點是布線時間較長;自動布線可以使布線速度加快,但會使用較多的過孔,有時自動布線的路徑不一定是最佳的,故經常需要把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

(5)放置測試點:放置測試點的目的是檢查該電路板能否正常工作。

3.后處理

此部分是輸出PCB的最后工作。

(1)文字面處理:為了使繪制的電路圖清晰易懂,需要對整個電路圖的元器件序號進行重新排列,并使用Back Annotation命令,使修改的元器件序號在原理圖中也得到更新。

(2)底片處理:設計者必須設定每一張底片是由哪些設計層面組合而成的,再將底片的內容輸出至文件,然后將這些文件送至印制電路板生產車間制作電路板。

(3)報表處理:產生該電路板的相關報表,以提供給后續的工廠工作人員必要的信息。常用的報表有元器件報表(Bill of Material Report)、元器件坐標報表(Component Location Report)、信號線接點報表(Net List Report)、測試點報表(Testpin Report)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青川县| 东阿县| 辽阳市| 喀什市| 淮南市| 澄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台湾省| 余干县| 龙川县| 林周县| 太仆寺旗| 池州市| 土默特右旗| 宣城市| 叙永县| 永新县| 增城市| 南平市| 盐城市| 民和| 游戏| 清水县| 施秉县| 云浮市| 布尔津县| 日土县| 彭泽县| 凤山市| 郯城县| 蒙城县| 蕉岭县| 新竹市| 交口县| 钟山县| 临猗县| 当涂县| 怀远县| 桂阳县| 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