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難念的經
- 青青志
- 辰鉥
- 4113字
- 2021-07-18 09:07:04
入秋后,天氣涼爽,樹上葉子日漸稀疏,樹蔭愈加斑駁,李家卻日益熱鬧起來。收租收禮,備禮送禮,里里外外,人來人往,個個忙的不亦樂乎!
秋糧入庫后,李家要外送的禮基本送到位了。但是仆人們并不能松口氣,剩下的就是要開始準備親戚家眷之間的禮。雖然說親戚的禮不比外面繁瑣精致,但是卻更細致講究。
就拿六位兒媳婦來說,每一位的娘家都要送到。至于給他們準備什么,李忠一早就到上房門前等著請示老太爺。連日勞累,今天老太爺起的有點兒晚。待他起床洗漱好后,一早站在門外等候的李忠忙請示:
“老太爺,各房太太中秋歸寧的禮單應如何置辦?今年是六太太來家的第一個中秋,要送六樣禮嗎?”
“嗯!要送六樣!一切禮物制備都按規矩來,每一家都不能馬虎!”
“是,老太爺!”
“今年的石榴和梨果大味甜,成色不錯,備些節后送給各位親家嘗嘗,就不要作為節禮了!”
“是!是!”
“你等等……”
剛要走的李忠又轉回身,等了一會兒,就聽老太爺道:
“算了,你去吧!”
李忠猶豫著慢慢走了出去。確定不會再叫他了,他才大踏步忙吩咐人準備節禮去了。剛走出上房門,就見李順在門外徘徊,他皺皺眉頭問:
“李順,一早在這里轉悠什么?等老太爺嗎?”
“不是,我在等你啊!”
“等我?有什么事兒?租收得怎么樣了?還有幾家沒交的?”
“走走,一邊去說!”
李順說著,神秘兮兮的拉著他來到沒人的游廊假山之后。
四顧無人,李順才道:
“怎么辦?石老二的老母親要不行了,他該交租原本準備好了,打算明天送過來。可是現在他老娘這樣,他想少交點兒,今天給她老娘做個月餅,還要留些辦理后事,說不夠的爭取明年補上!他找到我,苦苦相求,讓我給通融一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你看行嗎?”
“這……肯定不行,沒有不透風的墻,被老太爺知道了,會以為我們以往收租也從中作假;被佃戶們知道了,以后動則找我們通融,你說我們管還是不管?”
“這……管就沒個完,不管就可能到老太爺面前翻舊賬,總之一時的善心,終歸是沒個好!罷了……不管這些閑事了!”
“不過石老二的難處還是要幫的,畢竟他哥哥早就沒了,他光棍一人,確實難!這不馬上就中秋了嗎?我們就請示老太爺,早點兒發下人們的過節禮,可以把我的錢物拿些過去幫襯他。吃的就給他了,錢等他什么時候有了再還。”
“這樣好!還是老哥你想得周到得體。得了,我的那份過節錢物也給他些急用!”
“你把還未交租的佃戶名冊給我一份,另外收入、放出錢物數量名冊也給我一份。估計老太爺這兩天要盤查明細了。一時問起來,你我心中都該大致有個數。”
“好好!我再細看一遍還有什么漏失,回頭就給你送過來。”
二人說完,各忙各的去了。
第二天,大老爺、二老爺的秋季的俸銀與祿米發了下來。李忠忙把此事明白的稟告老太爺、大老爺和二老爺。
老爺喝著茶,聽著李忠的稟報,心中甚為滿意。盡管老大是二品,老三又比老大低一級,老三、老四暫且沒入仕,但是老五、老六天資勝過幾位兄長們,他們不久也可入仕,那時門庭榮耀更是云路鵬程啊!
前來送俸祿的眾人離開,老太爺忍不住跟老太太感嘆:
“我們沒有負祖上所望!眼前顯祖榮宗,已然足矣!老五老六的未來也將是長風萬里!還有老七……”
“你倒是滿心歡喜了,你也不看看大兒媳婦的臉色,都快陰沉下水了!”老太太瞥了一眼躊躇滿懷的老頭子,不滿的提醒道。
“她陰沉臉干什么?這個家里又沒少過她的份兒!目光短淺!”
老太太沒理會老太爺,聽說大兒媳婦吩咐墨兒過來看看歸寧之禮準備的如何了!就悄悄吩咐墨兒過她跟前報說大太太近來情形究竟。墨兒小心告訴老太太:
“別的都沒什么。只有一樣,大太太琢磨,論吃官飯,應當只有長房和二房,可是老太爺卻把他們的俸祿全部入公了。她說這么多年,大房二房為養家出了不少力,即便節日也不見多分撥點兒給他們。今年的中秋,六老爺第一次陪媳婦歸寧,怕是禮重于任何一房。不過她又認為那六太太家勢確實也值得這么做。只是她心中不快,并不能平息。大太太思前想后,覺得這苦水也只能跟二太太說,可是她又擔心二太太處事一向單刀直入,且得理不饒人,又萬萬直說不得……故苦悶!”
老太太聽了長嘆一口氣,打發墨兒回去交差了。墨兒走后,老太太不放心,晚間讓錢媽借故把銀兒叫來,細問二兒媳婦近來境況,尤其是這兩天的情形。銀兒也不敢隱瞞,悄悄告訴老太太:
“近來二太太無事就在房中生氣,不過是為娶進門的六太太不是張小姐而面子丟失。尤其這幾天動她則憂怨:她歸寧省親,家人提起表妹白貞,她不知道該怎么面對家人。她覺得張小姐沒能嫁進李家,不僅是張家的顏面掃地,也是她在李家顏面盡失。面對中秋歸寧送過節禮,她退避三舍,似乎很怕回去。”
老太太點點頭,賞了銀兒幾個新鮮果子,打發她回二房去了。
夜晚涼風習習,窗外桂花香氣時濃時淡。嗅著花香,老太太覺得一夜都沒有睡穩。清晨起來,秋菊和喜子伺候她穿戴梳洗時,就見雪兒來了。她看見這丫頭猶豫的神色,知道她有事要報,就讓她稍候。待丫頭伺候她穿戴完,就吩咐秋菊和喜子出去了。身邊丫頭出去,她對雪兒道:
“好丫頭,難為你能把我吩咐你的記在心上,一早就過來。說吧,什么事?”
“六太太似乎要歸寧省親!”
“哦,各房太太都要回的!不止是她一人。”
“她……她好像是要回去過中秋節,不止是歸寧送禮!”
“噢?我明白了,難為你了,為這個家著想。說,你想我賞你點什么?”
聽老太太這么說,雪兒連忙跪下了,道:
“老太太,六太太歸寧時,我得閑,懇請您能讓我回家去一趟!”
“好好!家里發生什么事了嗎?”
雪兒點點頭,忍著淚水道:
“我三個哥哥具已成家,三位嫂嫂嫌娘老了無用,不僅平常不給好臉色,就連過節也不會給口好吃的。”
“也許你多慮了,他們會給的。這不還不到中秋節嗎?”
“哪里會給!母親托人捎話告訴我,哥哥嫂嫂他們前幾日來家里翻東西,沒翻到什么可心的錢物,還罵罵咧咧的,摔打東西。”
“他們太不像話了!可是你回去又能怎么辦,你一個丫頭家家的?”
“李忠老伯說這兩天就要發下人的中秋賞了,我拿些回去給母親,讓她提前過節,好歹吃塊月餅!”
“那我讓李忠多拿兩個給你帶回去!否則別人吃著,你的給了家里人,自己只能瞅著別人吃了。”
“謝謝老太太!”雪兒磕過頭,退了出去。
小丫頭的話卻讓老太太陷入沉思,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們雖然不愁吃穿,可是僅僅這兒媳婦歸寧送中秋禮,就花樣百出,一位不想回去,另一位又是去了不想回來……唉……還不知道其他幾位有什么別出心裁的計劃。
吃過早飯,為避免兒媳們鬧出什么花樣,老太太跟老太爺商量今年讓兒子們陪兒媳婦歸寧。老太爺一聽就瞪圓了眼:
“家中事務繁雜,他們都走了,誰來操辦?”
“快去速回,又不是住下不回來了!”老太太依然平心靜氣。
“凈閑著沒事找事!”
“沒事找事?天天說女人頭發長見識短,也不知道水見識短!老五老六說話間就要出去謀事了,多和親家往來有益。就說梅家,去一趟,就多熟一分,以后若是有什么事,就好說些了不是!”
“這倒也是!梅家雖好,這六媳婦,唉……”
“現在不是說她的時候,是說過節兒媳婦們歸寧!”
“就讓老五老六各陪媳婦回去行了,其他人就不要湊熱鬧了!”
“你這就太自以為是了。單單他們兩房破例,你讓大房怎么說?二房能呢?三房也不會愿意!四房嘴上不說什么,心里也不會痛快。照我說,就準允他們都一起回去,盡早一起回來,誰也不會挑理!”
“唉……”老太爺嘆了口氣,沒再反駁,起身出去了。
見老太爺默許,老太太晚間把成家的兒子們叫到上房,吩咐他們提早準備陪媳婦歸寧,特別囑咐他們速去速回,同去同回。他們無論愿不愿去,都不好違抗母命。何況他們知道,這事由母親吩咐下來,自然是被父親默許了。議完歸寧之事,弟兄們各自散去回房去。李榮卿站起來,卻被母親叫住了:
“榮卿,你留一下,我還有話問你!”
李榮卿站著略微一愣神,又坐下了。他面容板滯,看著母親,等著她開口。但是老太太并沒有馬上說什么,而是喝了幾口茶,才緩緩道:
“你媳婦前些日子三更半夜的拿著大包小包要出去避難?她這位長嫂就這樣帶頭的?她在這里過了這么多年,還沒轉過神來嗎?當這里這是家啊,還是客棧啊?”
母親雖然語氣平緩,但是責問還是毫無異議。他聽了又一愣神,心中疑惑,這家里怎么比外面還復雜,那天自己雖然沒說任氏,但是他知道,她一向比自己更謹慎,可是僅僅是有一點兒影子的事情,紛亂多日后,居然也能傳到上房,還被責問起。他感到心情煩亂,就息事寧人回答母親道:
“娘,當時就說她的不是了,而且那日她也沒走!”
“回去告訴她,她要走,只管走!也不用偷摸著!隨時都可以走!”
“娘,何必跟她置氣,我回去替您多管教她就是了!”
“不是我說她,她是長房的大嫂!要時時處處為這個家著想!一天到晚就想著自己,那還是長房的人嗎?還是大嫂嗎?”
“是,母親教訓的是!”
母子二人又說些家常,李榮卿看時間不早了,道了晚安從上房出來。他慢慢踱步回自己房去,每走一步,都感到莫名的身心怠倦。他煩躁家中口舌眾多,卻又輕易將誰治理不得,即便是丫頭,也因為各房的主上而需慎言慎行。他心中感嘆:看來李家老祖宗早有先見之明,否則怎么會定下翡翠李子擁有人不必識字的家規。女人識字,又多了一個折騰是非的手段。只字不識便是最好!
他邊走邊琢磨這事兒一定是妯娌想方設法傳到上房的,弟兄們再怎么說也不至于過到相互挖坎阱,回去跟任氏什么都不要提起了,否則,又是一場妯娌大戰,而且扯瓜拉秧,沒完沒了。
李榮卿盡量遮掩讓大事化小時,李賡卿卻在房中叮囑夫人季氏道:
“張家表妹的事你不要再耿耿于懷了!和其他房對峙逞強,不會有你的好處!”
“又怎么了?我何時逞強了?”
“你呀!大嫂可比你精明多了吧?”
“那倒是!”季氏翻了翻白眼道。
“剛剛,在上房,長房被母親訓了一頓!”
“大嫂被訓了?”
“是大哥被訓了,因為大嫂的緣故!”
“這個家,終究是你過日子的地方,張家不過是親戚。你為親戚,在自己的腳下挖坑,不是傻嗎?”
“……”季氏瞪了丈夫一眼,沒說話。
“再說,梅家也不是我,以及我們一家惹得起的門戶。你就不要再摻和老六的事了。”
“是!我會盡量……唉?老太太訓大哥,你在場竟沒被說?”
“我沒在場,娘讓我們走,只留大哥訓話。我走半路,想起明天出去,問問娘需不需要帶什么她想要的東西回來,折回去問她,在窗外聽見的。”
“呵呵……想不到二老爺也會聽窗根了!”
“休要亂說,大哥被訓尤其不要跟他人提及!”
“是,知道了!二老爺!”